伴隨著全球影視文化的提升和發(fā)展,在過去的2019年里,層出不窮的電影中,都有哪些值得大家一睹為快,甚至值得二刷的良心力作呢?今天,筆者就給大家推薦下,在過去2019年看過的全球十部高分電影,看下你看過哪幾部?影荒的你可以選擇收藏。(按照豆瓣評分排序)
1、《愛爾蘭人》
豆瓣:8.9
影片點評:三個多小時片長,橫跨一個月,拼湊著碎片時間,終于看完了這部黑幫史詩。年近八旬的德尼羅出演壯年頂級殺手,盡管都是小幅度的動作戲,場面還是略顯尷尬。幾個老爺子們飆戲真無敵了。愛爾蘭人走在時代前列,又走在時代的影子里。當大潮汐褪去,他變成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男人,但他的潮汐再也不會退了,一浪一浪直到死亡。大概這就是吸引觀眾眼球的魅力所在吧!ps:雖然奧斯卡顆粒無收,但仍舊值得大家一睹為快!
2、《寄生蟲》
豆瓣:8.7
影片點評:用“寄生蟲”這個詞形容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一家人實在太貼切了,他們?yōu)榱松娑纳谏狭魃鐣臉闵玳L家中,本以為不用再為生活擔憂,卻發(fā)現(xiàn)這不屬于他們的東西,也終將失去。電影中演員的演技無可挑剔,背景音樂也恰到好處,夜晚的場景似乎更多一些,大概用于表現(xiàn)“寄生蟲”的不可告人。這部電影諷刺上流社會和底層人們的生活差異之大,底層的人們?yōu)榱松嫔踔磷韵鄽垰ⅲ瑢游镄员憩F(xiàn)得淋漓盡致。一部難得的揭露現(xiàn)實的好電影。
3、《小丑》
豆瓣:8.7
影片點評:整片看的好壓抑,我也傾向于Arthur人格被Joker一步步的殺死。虛構的哥譚市里沒有現(xiàn)實中的正義,暴力才能燃燒。骨瘦如柴的Arhur腳步沉重,“破繭”而出的Joker優(yōu)雅又輕盈。華金對角色的演繹真的太棒了,鏡頭也很棒。雖然后期回想起來確實不少刻意的設計,即使無法堪比神作,但也絕對是非常優(yōu)秀的作品。個人覺得比《寄生蟲》更值得一座奧斯卡。
4、《婚姻故事》
豆瓣:8.6
影片點評:太真實了,確實是這個人的風格,瑣碎又真實。但是相比他之前的作品我很喜歡這個故事。在一段親密關系中如何獨立尋找自己的定位,在一個家庭中父親和母親的義務,中間涉及到的問題很多,但它并不討論他們,只是把這些問題全部展示了出來,真實的婚姻故事。而或許這就是生活,痛苦和掙扎是常態(tài),而幸福就是喘息中的縫隙。ps:此類型片的上限,演員演技超棒。
5、《痛苦與榮耀》
豆瓣:8.5
影片點評:在這部自傳題材的電影中, 看到了班德拉斯、克魯茲和阿莫多瓦的惺惺相惜,看到了阿莫多瓦對電影的熱愛、對人生的眷戀,以及對老去的無奈。可貴的是,阿莫多瓦并未將這些情感濃墨重彩,用一種淡然和平凡的態(tài)度去看待自己的古稀之年。該片雖然沒有關于我母親的一切及對她說斬獲的榮耀多,但卻是阿莫多瓦的一個注點:真正卓越之人,”在不利于艱難的遭遇里依舊百折不撓。”
6、《復仇者聯(lián)盟4:終局之戰(zhàn)》
豆瓣:8.5
影片點評:看完《復聯(lián)4》,百感交集,甚至有點眼睛濕潤。影片故事的結局仿佛從故事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注定,所有人都沿著那根鋪好的線往下走,那一個個超出意料的細節(jié),一個個令人驚訝的連接,本以為會是一個個無厘頭去故事的拼接,沒想到那是一個完整的世界。十年過去了,當尼致敬了復聯(lián)一的場景,從復仇者大廈一躍而下,我就知道,屬于我們的漫威十年,再也回不去了。
7、《哪吒之魔童降世》
豆瓣:8.5
影片點評:中國動漫不缺畫工,缺的是立意,不擅長把故事講好,痕跡太重。這部卻讓我看到了我們國漫的潛力和希望。以神話故事為基礎,底子比較好,編劇也頗有水準,值得夸獎,跳出了傳統(tǒng)國漫的套路,加入了幽默搞笑的元素,親情友情的展現(xiàn)也很自然,不讓人反感。“生而為魔”卻“逆天而行斗到底”,“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成長經歷也很有感染力。
8、《陽光普照》
豆瓣:8.4
影片點評:“陽光普照”,電影幾乎是反諷式地用了這個題目,一樁又一樁沉痛的打擊紛沓而至,無論是逃避還是面對,都毫無“陽光”可言。無論是楊德昌的電影,還是這部,往往有一種堅韌的精神在,人在如此千瘡百孔的情況下依舊努力地維持下來。這份維持的力量,是無法言表的愛。有點像是回到了看日本片《一 一》的感覺,近三個小時的片長,看完后沉浸一種平靜的惆悵的情緒中。
9、《少年的你》
豆瓣:8.3
影片點評:一直慕其名,今天才看。感覺剛開始拍的一般,越往后漸入佳境。原作是否抄襲不論,至少電影沒問題,只是某些情節(jié)和設定的類似而已。易烊千璽和周冬雨的演技很棒,最后的結局嘛,不能算最好,已經是很好。演未來那個姑娘挺驚艷的,警察的話很難評判。至于校園霸凌,我覺得有點難以理解,更多不是不是預防吧,要從原生家庭的源頭說起。總之,電影是個好電影,愿所有少年都能像小雛菊那樣綻放!
10、《唐頓莊園》
豆瓣:8.1
影片點評:看起來是happy ending,但愛爾蘭獨立、同志解放、王室改革、以及各種社會運動都已經在逐漸醞釀中。最難得的是,電影用一種溫和而非激進的方式來處理這些話題,在傳統(tǒng)與變革之間找到一種微妙的平衡,這也是我們真實社會中所最為缺失的,就像瑪吉·史密斯那句臺詞:我不太贊同,但是我理解你。這也是編輯和導演想要由電影傳遞的一種態(tài)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