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什么是愛情”的答案不下百種,而始終莫衷一是。匈牙利作家莫爾說:“愛情是什么?世界上所有聰明的人,都無法向感受不到愛情的人說明它是什么!”瑞典文學家斯特林堡認為,“最美好的,也是最痛苦的就是愛情!最高貴的也最低賤的就是婚姻和家庭!”巴爾扎克認為,“所有的性欲本質都是自欺欺人。”雨果宣稱,“人有肉體,這肉體就同時是人的負擔和誘惑。人拖著它,并受它支配。”
當我們引導眾人探求婚姻的和諧與幸福時,往往忽略性生活的層面,去追求性以外的情感的個性、生活的情趣。似乎所有的夫妻間性生活的不和諧、不美滿,都可以通過非性生活意義上的夫妻感情得到彌補。似乎追求性刺激與和諧,成了導致婚姻不美滿的罪魁禍手,因而不應該“以貌取人”,不應該從性感魅力的角度去選擇和要求自己的配偶。
人類的祖先,自從茹毛飲血、刀耕火種的時代,就開始了對美的追求。貝殼串成了最原始的項鏈,樹葉作成了最早的“時裝”,火光映紅了他們舞蹈的身影,勞動中的呼喚與號子組成了最初級的樂章。可以說,自從有了人類的勞動與社會生活,就有了對藝術的追求和美的創造。
山川、河流、森林、雪原、湖泊、大海,就連荒漠與沙洲,都被賦予藝術的想象。早于人類誕生億萬年而存在的大自然,自從有了人類,自從有了人類的藝術追求而變得無比生動,美不勝收。
完美的性生活是性、情和美三者的有機結合。如果有人認為:性+情+美=婚姻,這也是不妥當的。因為婚姻的含義要廣泛得多。而就性生活本身而言,就應該是包括美的。包括人的審美情趣、審美意識,包括美的創造和藝術修養。這才是真正完整的、屬于人的性愛生活。
只有讓美在性生活中蕩漾,達到審美需求與與性欲、情感滿足的一致,才是真正的性生活的滿足,幸福和甜蜜才會在性生活中真正得到領略,從而使生活充滿豐富美好的體驗、回味和向往。愛情需要兩性的結合,而愛情也可能在性的交往中毀滅。只有美和藝術之花,在性生活中開放,才能使愛情在性生活的美滿中得到哺育。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牢固的,沒有性生活的婚姻是危機四伏的,而沒有美和藝術的性生活,就會走向乏味,走向枯萎,走向干涸,就會缺乏動力和生機。一個聰明的人,熱愛生活的人,一個追求幸福以至于追求成功的人,一定是在性生活中注滿激情和靈感,領略甜蜜和愉悅,創造生動和精湛的人。
性生活,我們人的性生活,早已超越動物本能的意義,進入人的情感世界,進入社會生活和文化觀念所決定的人的精神世界,當然也就必然進入了人對藝術和美的追求。而遺憾的是,多少人在潛意識中抽掉了美,或者在不自覺中忽略了美,他們還不懂得培養和調動自己的一切靈感和手段、一切精神上技巧上的藝術潛力,在性生活中探索美,發掘美,創造美。
兩性之間的和諧點,如果僅僅建立在性的自然屬性、本能屬性上,不僅難以完全建立,而且極易破裂。而如果僅僅建立在情感的交流的、性格的一致上,也不僅難以完全建立,而且是單薄的、缺乏后續能源的、缺乏更新和調整動力的。只有當兩性在審美的意義上,在藝術的層面上找到了和諧點,建立和維護這種和諧點,才是永恒的。因為,人的性生活,從其本來意義上看就是追求愉悅、美好、生動、甜蜜的生活樂章。而美,是這種樂章的主旋律。一切失落了美的“和諧”,都是失落了主旋律的配器和演奏。
性生活,只有有了美的孕育、美的陶冶、美的升華,才會是人身心健康的“溫柔鄉”,而再不會是鴉片一般的毀滅健康、傳播瘟疫、損耗精力、泯滅青春的“煙花巷”。
對美的追求,永遠是引導人們向上的力量。真與善,只有在和美的結合中才構成人類永恒的、完整的價值體系。而性生活也只有注入美,才能在人類價值體系的追求中找到位置。人們從自身精神世界的升華、美化著手而進行的“精神文明建設”,才會在性生活這實際而廣泛的層面上,找到堅實穩固的基礎。精神世界的美化環境、清理污染、生態平衡,只有在精神世界本身的“綠化”、“美化”中來實現。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讓美在性生活中蕩漾,是人類精神文明建設中一項深刻的“綠化工程”。讓美在性生活中蕩漾,是人類前自千萬年,后至萬千年對美的追求當中一個深層的、基本的領域。讓美在性生活中蕩漾,是人類自我拯救、自我完善,向人性全面美化發展的必經之途,不容忽視,無可回避。
對每一個人來說,只有在性生活的層面上充滿美的領略與創造時,才會對他(她)人格的完美、性情的修養、精神的豐富、品味的高雅、行為的高尚、感情升華等等,起到實實在在的作用。
人類,將在性與美的結合中,孕育出一個新的生命境界,走上一個新的臺階。人類是造物主了不起的杰作,人類具有高貴的理性,有偉大的力量,有優美的儀表,有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人類就像天使,在智慧上像天神。他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