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阿波羅13號》,對其中的驚險情節印象深刻,而現實中的阿波羅13號所發生的意外,甚至比影片所表現出來的還要更加危險。不過幸運的是,最終通過宇航員們的努力,雖然放棄了登月,但最終全都安全返回地球。
阿波羅13號突發事故
阿波羅13號是美國阿波羅計劃中的第三次載人登月飛船,然而阿波羅13號卻在登月途中放棄了,這是因為,就在阿波羅13號發射后的第二天,飛船還并未到達月球的時候,竟然意外的服務艙發生爆炸,重創阿波羅13號,造成水、氧氣的外泄,同時損壞了船上的電池組及二氧化碳過濾設備。
于是,在以保證宇航員生命為優先的前提下,地面控制中心下令阿波羅13號放棄登月,繞至月球背面利用彈弓效應返回地球,同時為避免二次損害,阿波羅13號指令艙奧德賽號被關閉,宇航員全體轉移至沒有在爆炸受損的登月艙水瓶號,并在那里駕駛飛船返航。
阿波羅13號的事故也令地球上數以萬計的科學家、工程師自發地聚集到一起投身于拯救阿波羅13號的行動中,他們在地面上利用天地通話,為宇航員解決一道又一道擺在面前的難題。
阿波羅13號的驚險返航
阿波羅13號的整個返航過程,是極其危險的,最讓指揮人員頭痛的問題之一就是阿波羅13號登月艙是為兩位宇航員生存兩天準備的,而三位宇航員需要它提供四天的生存保障。可以說,宇航員們是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為節省電力,宇航員們做出了一個危險的決定,關掉飛船上的計算機、導航系統和其他電力設備,當加熱設備關閉后,登月艙中的溫度急劇下降,盡管他們穿上了宇航靴和剩余的內衣褲,但仍然凍得無法入睡。沒多久,他們又遇上了另一個致命的危險,登月艙中的小型空氣過濾器無法處理3名宇航員排出的大量二氧化碳氣體,他們面臨中毒身亡的危險。
這些宇航員在NASA科學家的指導下,用一些粘性膠帶、一塊從飛行手冊后面撕下的紙板以及從他們太空內衣褲上扯下的一些塑料片,做成了一個幫助空氣過濾器更有效工作的粗糙適配器。由于登月艙中的自動導航系統已被關閉,宇航員可說是通過手工導航返回地球的。
阿波羅13號事故原因
1970年4月17日,也就是事故后的第三天,指令艙奧德賽號成功返回地球。而阿波羅13號事故發生的原因,讓人們非常的好奇。當時,就在斯威格特撥開搖晃2號氧氣罐按鈕的瞬間,電流從經由一根電線流向了氧氣罐內部,這根電線外層由特氟龍材質包裹,本來應該有良好的絕緣效果,不幸的是,因為一系列的錯誤,導致它在火箭升空之前就被損壞了。
阿波羅13號上使用的2號氧氣罐曾被安裝在阿波羅10號服務艙上進行測試,在1968年10月21日的一次改裝過程中,由于一根螺絲脫落,導致氧氣罐下落了大約5厘米,但是這次小事故看上去并沒有給氧氣罐造成太大損壞,因此它又被拆下來,安裝在阿波羅13號服務艙上。沒想到就是這個,導致了阿波羅13號的事故。
阿波羅登月計劃
1967年1月27日,當阿波羅1號在實際發射場景的模擬檢測時,在純氧壓力情況下,用自身電力驅動并操縱飛船,三名宇航員在艙內模擬操作。不幸的事發生了,密封的飛船里面起了火,三十秒內奪走了他們三人的生命,事故的原因是格里森(Grissom)座椅底下的電線漏出的一點火花,在氧氣的助燃下蔓延開來,這是NASA自成立以來遭遇的最嚴重危機。NASA對此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調查,對阿波羅飛船的里里外外,重新設計了一邊,增加了漏電保護,使用防火材料,還增加了一個緊急逃生艙口。
大約兩年以后,阿波羅7號圓滿的完成了阿波羅1號,在地球軌道測試指令艙的任務。
1968年12月21日,阿波羅8號(Apollo 8)發射,這是人類第一次離開近地軌道,并繞月球航行的太空任務。阿波羅8號同時還是土星5號火箭的第一次載人發射。飛船在3天后到達月球,繞月飛行了20個小時。
這可能是這個世紀,最偉大的照片之一了,在月球上捕捉到真實的地球。
阿波羅8號的成功返回為以后的阿波羅系列任務奠定了基礎,但是僅僅繞月是不夠的,NASA還需要能登陸月球的飛船。
1969年3月3日,阿波羅9號(Apollo 9)發射,這是阿波羅計劃中第3次載人飛行任務,。也是土星5號的第二次載人發射,和阿波羅登月小艇(LM)的第一次載人發射。
1969年5月18日,阿波羅10號(Apollo 10)發射,這次是登月著陸過程的全面預演,在測試中,登月艙離月球表面僅15.6千米。成為第一個或第二個登上月球的人,在那時對執行任務的NASA宇航員來說并不重要。
阿波羅7號 8號 9號 和10號都出色的完成了任務,每次都完成了重要的任務,給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表面提供了所有必須信息。
1969年7月16日,在約翰·肯尼迪總統提出了登月計劃8年1個月22天以后,阿波羅11號(Apollo 11)發射。這是阿波羅計劃中的第五次載人任務,是人類第一次登月任務。
1969年7月20日,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與巴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成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類,阿波羅11號降落在月表靜海附近,這次任務歷時8天13小時18分35秒,繞行月球30周,在月表停留21小時36分20秒。
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邁出的歷史性一步的畫面,這是阿姆斯特朗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上圖為阿姆斯特朗拍攝的奧爾德林
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在月球表面活動了兩個半小時,使用鉆探取得了月球標本,拍攝了一些照片,也采集了22千克的月表巖石標本,隨后NASA又進行了6次登月計劃。
1969年11月19日,阿波羅12號成功登月,與阿波羅11號對著陸點不高不同,這次是精確登月,登陸后皮特·康拉德(Pete Conrad)興奮地說道:“太好了!天哪,這也許對阿姆斯特朗是一小步,但對我卻是一大步!”
1970年4月11日,阿波羅13號發射,但是由于飛船在抵達月球前發生的氧氣罐爆炸,電力和氧氣均大量損失,所以登月計劃被放棄,三名宇航員最終成功返回地球。值得一提的是,
阿波羅13號在發生爆炸的時候曾經對休斯頓指揮中心回報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話:“休斯頓,我們出問題了。” 這句話后來不斷地被各種星際任務相關的電視節目與電影使用,變成了整個任務里面最有名的一句話。
1971年1月31日,阿波羅14號成功發射,踏上月球后,謝潑得(Shepard)的第一句話是:“路途十分遙遠,但我們還是到了。”
1971年1月31日,阿波羅15號發射,指令長斯科特(Scott)和登月艙駕駛員艾爾文(Irwin)駕駛了歷史上第一輛月球車,使他們在月球上走過的距離比前幾次任務遙遠了很多,他們一共收集了約77千克的月球巖石標本返回地球。
1972年4月16日,阿波羅16號發射,帶回了94.7千克的巖石標本,其中有一塊的質量達到了11.7千克,是所有月巖標本中最重的。
1972年12月7日,阿波羅17號發射,這是美國最后一次執行阿波羅計劃,離別月球時,指令長塞爾南(Cernan)說道:“在我們離開月球的陶拉斯-利特羅山谷(Taurus-Littrow Valley)時,我們來過這里,我們現在要離開這里;如果情況允許的話,我們還會帶著全人類的和平與希望回到這里的。在我邁出離開月球的腳步時,我想說美國今日對太空的挑戰將鑄造人類明天的命運。愿阿波羅17號一路平安。”
肯尼迪總統的政治目的也實現了,到目前為止,只有美國人登陸了月球,打破了地球引力的束縛,飛向了另一個星球,并最終著陸且進行了探索。阿波羅計劃的意義在于,當一個團隊面對挑戰時,我們會接受它并制定詳細的方案,然后去完成那非同尋常的壯舉。就算面對近乎不可能的任務,只要我們全力以赴,沒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NASA的阿波羅登月計劃中包括11次載人任務,從阿波羅7號一直到阿波羅17號,全部從佛羅里達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阿波羅4號到阿波羅6號都是無人測試飛行(正式地講沒有阿波羅2號和阿波羅3號)。經過這幾次不載人的地球軌道飛行之后,1968年10月11日阿波羅7號終于載著3名宇航員繞地球飛行了163圈。
“阿波羅”11號飛船于1969年7月20-21日首次實現人登上月球的理想。此后,美國又相繼6次發射“阿波羅”號飛船,其中5次成功。總共有12名航天員登上月球。從1969年11月至1972年12月,美國相繼發射了“阿波羅”12、13、14、15、16、17號飛船,其中除“阿波羅”13號因服務艙液氧箱爆炸中止登月任務(三名宇航員駕駛飛船安全返回地面)外,共有12名宇航員均登月成功。
此次NASA公開的8400多張照片也是涵蓋了從阿波羅7號開始的所有登月任務,而不只是最知名的阿波羅11號登月照片。這些照片均由幾架隨飛船上天的哈蘇相機拍攝。留下那么多照片,也可看出,拍照是歷次阿波羅登月旅行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2004年前后,美國約翰遜航天中心開始重新掃描這些哈蘇相機拍攝的原始膠片,這些照片在經過校色、亮度調節、圖像尺寸縮放等處理之后,被放上了網站。阿波羅計劃檔案項目工作人員KippTeague表示,由于外界對高分辨率版本照片有強烈需求,他們決定重制整套照片。最終,在將35mm膠片清晰地放大之后,我們看到了更多的內容,比如隕坑細節、宇航員的皮膚上的毛孔、以及航天飛機推進器和登月艙上的諸多斑點。
讓我們來看看這些NASA珍藏多年的“家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