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就來進行一次這樣的對比,拿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兩個朝代漢朝和唐朝來比較一番吧!
西漢的疆域
要對比,我們首先要明確一下對比的規則,有時候我們經??吹接行┤嗽谧鰧Ρ鹊臅r候有些田忌賽馬的味道,這是明顯的違規。那漢唐進行對比,你不能拿漢宣帝時期來和唐僖宗的時代來進行對比,也不能拿唐太宗和漢靈帝來比。只能是強盛的時候和強盛的時候比,衰落的時候和衰落的時候比。其次,不能直接拿唐朝和漢朝來進行對比,而應該是把他們各自放到自己的環境之中,我們來看他們各自的表現。再次,我們還要明白到底強大意味著什么?什么是強大?我們一定要搞清楚,不同的人對強大的理解不同,對強大的態度也不同。比如戰國時期,在很多人眼里是亂世,周王室衰落到了極致,但是諸子百家的爭鳴卻是中國文化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也是中國文化最具有創造力的時期。還有,漢朝不是一個,而是兩個,東漢和西漢各自不同,你這個對比,也必須搞清楚,到底是和東漢比,還是和西漢比。
東漢的疆域
接下來,我們具體對比一下這兩個不同的朝代吧。要是論疆域,我們就以最大值來對比,這兩個朝代差不多,最南邊,唐朝比漢朝略有收縮。其他幾個方向都差不多。但是,唐朝維持最大疆域的時間并不長,安史之亂后,唐朝的疆域就大幅度縮水,北方、西北、西南方向等,西北整個河西走廊全部丟失,更不用說西域了。北方回紇對唐朝也是貌合神離。至于東北方向的新羅,也完全繼承了過去高麗的地位。相對來說,漢朝起初的時候疆域很有限,中央政府所能控制的也就是戰國時期秦國所有的土地以及周王室和韓國,這么大而已。但在漢武帝后,漢朝控制了西域,漢宣帝后漢朝確立了對匈奴的君臣關系。東漢建立之初,影響力受到限制,但在漢光武帝的時代里,南匈奴已經臣服,漢明帝、漢章帝的時代里,漢朝重新取得了西域的控制權,一直到東漢滅亡大體如此。
唐朝前期的疆域
就對內的控制力來說,西漢初年曾經有諸侯王的問題,中央政府所直接控制的土地范圍有限。先是有異姓諸侯王,劉邦生前一直在忙著消滅他們。接著有同姓諸侯王,吳楚七國之亂達到頂峰。但在漢武帝后,中央政府對地方上保持了絕對的控制權。王莽末年,動蕩了一段時間之后,東漢建立,光武帝劉秀很快就確立了對地方的控制權。這種局面在漢靈帝去世后才宣告終結,漢靈帝去世后,軍閥混戰了三十年,最終出現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而在唐朝,從安史之亂后,中央政府基本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藩鎮割據一百多年,河北地區形同敵國,最終出現五代十國。要是從安史之亂算起,到979年北宋大體統一截止,動蕩了二百多年。
唐朝后期的疆域
就政治的清明度來說,漢代明顯要好于唐朝,漢代雖然也有外戚專權、宦官專權,但都在一定范圍之內,至少不足以對皇權本身構成威脅,而唐朝中后期的宦官專權則是把皇帝當成了玩物,唐文宗直接感嘆自己不如周赧王漢獻帝:“周赧漢獻受制于權臣,朕受制于家奴。”東漢末年雖然宦官專權,政治黑暗,但是黨錮中人的抗爭可歌可泣,以至于顧炎武曾經贊嘆道:“三代以下風俗之好,無尚于東京者。”
漢光武帝劉秀
就對后世的影響來說,雖然都有比較大的影響,但肯定漢代的影響力要大于唐朝,雖然海外一些華人聚居區叫唐人街,但畢竟我們的主體民族叫漢族,我們說的是漢語,我們寫的是漢字,就連夸一個人都是英雄好漢。漢朝時期,中國文化大體定型,中國的疆域大體定型,中國的制度大體定型。
唐太宗
要是論百姓們的生活,漢唐都是中國古代經濟比較發達的時代,百姓生活大體富足。但是,無論是農業生產水平的提升,還是說手工業生產,或者說城市里的商業,漢唐之間沒有根本的質變,至少在宋朝之前,漢唐處于同一個經濟發展水平上。
要是論文化,也是各有千秋,而且文化往往很難用一個客觀的標準來評價,雖說關公戰秦瓊是個笑談,但是,有時候我們真的會想,雖說他們所處的時代不同,也不妨礙我們對他們進行一個客觀的對比。
細看正史中的關羽與秦瓊,還真有四點相似之處,雖然相隔四百多年,但是這二位在武功人品上都有一拼。今天咱們就打開《三國志》《華陽國志》《資治通鑒》《舊唐書》《新唐書》等史料,來看一看秦瓊跟關羽有哪三點相似之處。
首先第一點當然是武藝超群,雖然無論是后漢三國還是隋末唐初,都很少有主將一對一的單挑,即使是楚霸王項羽和戰神韓信,也沒聽說他們在陣前親自斬殺過什么敵方大將,而煌煌史書卻記載了關羽和秦瓊的驕人戰績。
據《三國志·卷三十六·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記載,關羽在萬馬軍中刺殺了河北四庭柱之一的袁紹大將顏良:“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于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鳖伭际钱敃r公認的名將,后漢三國時期被對手在陣前斬殺的超一流名將,僅顏良一個——黃忠斬夏侯淵,在正史中是黃總帶隊而不是親自動手,就像車胄蔡陽在正史中都是被劉備所殺,當然也不是劉備單挑獲勝——關羽張飛那時候還都在身邊呢,甚至有史料還把夏侯淵之死歸功于劉備,比如《華陽國志·劉先主志》就說:“(建安)二十四年,先主定漢中,斬夏侯淵。”
在正史中,秦瓊的單挑不是一次兩次,而是經常這樣干,比如《舊唐書·列傳第十八》這樣記載:“敵中有驍將銳卒,炫耀人馬,出入來去者……叔寶……躍馬負槍而進,必刺之萬眾之中,人馬辟易?!薄缎绿茣ち袀鞯谑摹穭t這樣記載:“(秦瓊)未嘗不身先鋒鏖陣,前無堅對……每敵有驍將銳士震耀出入以夸眾者,秦王輒命叔寶往取之,躍馬挺槍刺于萬眾中,莫不如志。”在隋末唐初,秦瓊幾乎是想殺誰就殺誰,誰拿他都沒轍。
秦瓊跟關羽的第二點相似之處,就是都有一匹好馬,秦瓊的忽雷駁好像比關羽的馬還好。關羽能在萬馬軍中取顏良首級而且全身而退,沒有一匹好馬是不行的。當然,關羽的戰馬未必就是呂布的的赤兔(也叫赤菟,字面的意思就是紅色的老虎),如果關羽真的騎著赤兔馬,那是一定打不過秦瓊的,因為赤兔馬怎么算都是一匹老馬,因為此馬向屬董卓,后屬呂布,又歸曹操,最后才輪到關羽騎。關羽和秦瓊,他們倆到底誰厲害呢?咱們不妨真讓他們比試比試。
第一回合:名氣
結果:關羽勝
點評:全國各地上到北京,下到小山村,基本上都有關帝廟,典型的如北京中關村家樂福的旁邊,高樓大廈簇擁下,就有一座看起來格外顯眼的關帝廟。
至于秦二爺,除了山東之外,其他地方還沒有聽說有秦瓊廟。
第二回合:神位
結果:關羽勝。
點評:關羽在民間稱為關公,清朝道光皇帝封他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圣大帝”,號稱武圣,與文圣孔子齊名。商人還把他尊為武財神,海內外華人商家均有供奉。
秦瓊和尉遲恭同為門神,級別顯然低于關圣大帝。
第三回合:官位
結果:秦瓊勝。
關羽的官位為前將軍、五虎上將之前首、漢壽亭侯、襄陽太守。
秦瓊官位為左武衛大將軍、徐州都督、翼國公、胡國公,列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公侯伯子男,秦瓊勝了一局。
第四回合:武力
結果:關羽勝。
關羽斬顏良、誅文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嚇得曹操要遷都。
秦瓊也曾經單槍匹馬將敵將斬殺于萬軍叢中,多次當先鋒為李世民沖鋒陷陣,可畢竟沒有獨當一面,與關羽比差著一點兒。
第五回合:坐騎
結果:關羽勝。
點評:關羽胯下赤兔馬,乃是馬中皇者,原為呂布坐騎,號稱“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呂布死后被曹操贈與關羽,關羽死后,赤兔馬也絕食而死,是一匹義馬。
秦瓊坐騎黃驃馬,別名“西涼玉頂干草黃”,即使喂飽了草料,肋骨也顯露在外,又被稱為“透骨龍”,是難得的寶馬良駒。但后來陣亡。
從總體上看,赤兔馬略勝一籌。
第六回合:武器
結果:平手。
點評:關羽掌中青龍偃月刀,重八十二斤。秦瓊雙手持一對鑲金黃銅锏,重一百二十斤。
武器不能光看重量,至于哪個更厲害,一時也難以平說。
第七回合:福氣。
結果:秦瓊勝。
點評:關羽敗走麥城,落得個身首異處,可悲可嘆。
秦瓊雖然后來也傷病纏身,對于武將來說,但最終是病死的,也可謂善終。
這局自然秦瓊勝。
大結局:關羽四勝一平,秦瓊兩勝一平,
最終關羽勝出。
關公戰秦瓊,這個典故來自于侯寶林的相聲。關羽,是三國時期的蜀漢大將,而秦瓊卻是數百年后的唐朝大將,兩人根本不可能展開對決。一開始,這個典故是為了諷刺不懂裝懂,不切合實際,盲目指揮的人。到了后來,主要諷刺那些喜歡將不同時代的人、國家、事物相對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