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干燥,肝火旺盛,如何去肝火呢?肝火旺的人希望用到清肝火的中藥來降火,但清肝火的中藥可不能隨便食用,亂吃或是吃多了對身體有害。今天為你介紹清肝火的中藥,使用時一定要咨詢醫生哦!
1、菊花
菊花泡水喝對人類肝臟有十分明顯的作用,它能防止肝火過旺,病能清除感染熱抑制肝陽上亢對人類因肝陽上亢導致的頭暈目眩有預防和緩解作用,另外人們因肝火過旺導致目赤腫痛或面色赤紅時,多用菊花泡水喝對癥狀恢復也有很大的好處。
菊花富含維生素A,是保護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質,也是中醫治療各種眼疾的良藥。菊花茶能讓人頭腦清醒、雙目明亮,特別對肝火旺、用眼過度導致的雙眼干澀有較好的療效。菊花有疏風清熱、清肝明目、養肝降火的作用,能夠緩解口苦、頭痛、咽喉腫痛等癥狀。
2、薄荷
薄荷有疏泄肝火的作用,幫助紓解因肝火太旺所引起的情緒暴躁問題。用薄荷泡茶喝,有疏風清熱、降低肝火的作用,而且薄荷茶有清涼感,是清熱、解毒、利尿的良藥。值得注意的是,薄荷并不適合產婦及小嬰兒使用,應盡量避免。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用小量薄荷內服,可興奮中樞神經,使毛細血管擴張,能促進汗腺分泌,有利于機體散熱;外用能剌激皮膚。薄荷油能滲透入皮內深部組織,有調整血管功能的作用。薄荷還含有抗菌素,能抑制傷寒、結核病細菌。
3、蓮芯
蓮芯即蓮子心,又稱蓮薏、苦薏、蓮心,最早見于唐末的《食性本草》中,為睡蓮科多年生水生植物蓮成熟種子中的干燥胚芽。秋季采收蓮子時,將蓮子剝開,取出綠色胚(蓮心),曬干。具有清心火,平肝火,止血,固精之功效。
蓮子心入心、肺、腎三經,含有的非結晶生物堿能夠有效保護心臟,幫助擴張外周血管,增強血管的彈性,有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功效,另外蓮子心泡水喝還有很好的安神功效,對于睡眠質量不好、經常失眠多夢、心煩氣躁不易入睡等人群,可在睡前1小時左右用蓮子心泡水喝改善睡眠質量。
4、夏枯草
夏枯草是廣東民間夏暑天常用于食療的中藥,屬清熱瀉火類藥材。中醫認為,它性寒,味苦辛,具有清火、明目、散結、消腫的功效,常用于目赤腫痛,頭痛眩暈,瘰癘癭瘤,乳癰腫痛,甲狀腺腫大,淋巴結核、高血壓和乳腺增生癥等。
當出現肝火抑制不住地往上竄啊,人會暴怒、急躁、雙耳暴聾或者暴鳴,頭脹頭痛、眼睛發紅,頭痛欲裂。這時候,用夏枯草可以把肝火降下來。
5、桑葉
桑葉能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肝明目,涼血止血。桑葉不僅可用于風熱引起的目赤羞明,且可清肝火,對肝火上炎的目赤腫痛,可與菊花、決明子、車前子等配合應用。
6、龍膽草
龍膽草為清熱燥濕類中藥,性苦味寒,歸肝、膽經,有清肝膽濕熱、瀉下焦郁火的功效,始載于《神龍本草經》就列為中品,在我國入藥歷史已十分悠久。龍膽草能直接入肝經,它對人類肝臟的保護作用特別明顯,能減少四氯化碳物質對肝臟的傷害,也能預防肝細胞壞死和病變,還能降低轉氨酶,促進膽汁分泌,平時它能用于人類膽囊炎和肝炎以及肝腹水等一些常見病的預防與輔助。
7、蒲公英
蒲公英是常見物種,而且蒲公英還極具藥用價值。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蒲公英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及催乳作用。無論煎汁口服,還是搗泥外敷,皆有效果。此外,蒲公英還有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的功效。”所以到了春天夏天不妨吃點鮮蒲公英降降火,敗肝火。
蒲公英在中草藥里屬清熱解毒類藥物。凡是瘡毒、疔毒等,以新鮮的蒲公英搗爛,外敷患處,或單獨煎水內服,皆有良效。
8、白花蛇舌草
傳統認為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活血止痛之功。用于闌尾炎,瘡癤腫毒,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等癥;外用治瘡癤癰腫,毒蛇咬傷。白花蛇舌草,既能清肺胃肝脾之熱,又可去中焦之濕,又兼有化瘀之能,實一藥而多用,一石三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