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現如今重男輕女現象相較于原來要好很多,但還有部分地區存在這種現象。
一位產婦在生完女嬰后,由護士將嬰兒抱出來,婆婆看了一眼得知是女孩之后,轉身就走;產婦老公接過孩子之后,滿臉不高興的說道:我都有兩個女兒了,就想要個兒子,怎么這么難呢?
這種現象相信在很多家庭都出現過,這可能就是我國的生育現狀:生男孩開心,生女兒低落;重男輕女的思想,真的不會隨時代的更替而改變嗎?
針對此現象,有網友說:“與我家正好相反,我老公喜歡女兒,我喜歡兒子;沒什么重男輕女的觀念,只是覺得女人太辛苦了,不想自己生個女兒出來,再受苦,萬一以后的婆家對女兒不好,那還不如不要生”。
網友:“我老公比較喜歡兒子,雖然沒表現得那么明顯,但他每次看到同事家的兒子,就會情不自禁地上前抱起來一起玩;自打我們有了女兒之后,他對女兒也確實不錯,但一直想和我再要個孩子,嘴上說著不計較男女,但行為都看得出來他喜歡兒子。”
網友:“在我懷孕的時候,鄰居說看肚子像是個兒子,當時給老公高興的不行;女兒出生之后,老公也很疼她,事后問他有沒有失落,他說剛開始有點,后來慢慢地就沒了,都是自己的孩子,一樣疼。”
看完網友留言之后,反映出一個很真實的場景,表面喜歡女兒,在孩子出生之后,還是想再要一個男孩。這時候有人就會有疑問,這都什么年代了,還有重男輕女的思想?
重男輕女現象并不是個例,是部分地區的生活常態;很多情況之下并不是女孩不夠好,而是所有的女孩都可能會遭受這樣的命運;這種認同心理一旦形成之后,便會逐漸轉為一種認知,這也是很多母親重男輕女態度的形成,明明自己小時候過得很不開心,還要將這種重男輕女的方式強加到下一輩身上。
在很多農村里,如果家里生孩子沒個男孩,那在村里的地位都會低一大截,很容易被鄰居們說閑話;傳統思維禁錮著人們,雖說生活中大多數人還是挺喜歡女孩的,但喜歡女孩并不代表沒有被傳統觀念禁錮。
很多時候,夫妻倆生不生孩子的決定權,并不在夫妻雙方;反而是上一輩的思想在左右夫妻倆到底要不要再生一個;有的夫妻,都已經生了兩個女兒了,生活壓力如此大的情況下,婆婆依舊要求夫妻倆再生一個,想要男孩這個執念,強加在夫妻倆身上。
針對此類現象,也有解決的辦法,首先夫妻倆要從傳統思維中跳出來,要了解自己內心真實的需求,再結合生活條件等各個方面,不要被上一輩的思想左右,更不要輕易的否定自己,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是自己的親生骨肉。
一視同仁是對孩子們最好的尊重,哪怕家中兒女雙全,也一定要做到給予雙方均等的愛,如果沒辦法做到均等,那就不要生第二個;同時也要教育孩子,要學會思想獨立,遇到問題要有自己的主見。
隨著時代的變更,我們也要將傳統觀念里的糟粕去除,避免重男輕女的現象再次發生,從而影響到孩子未來的三觀以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