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書里會告訴你,要想富裕,那就去理財。想要理財,那就去投資。然后把諸如股票、基金、債券,以及期貨、黃金等投資手段一一擺在你面前,或讓你自行挑選,或者給你幾個簡單的組合,包括銀行的投資顧問,他們能做到的基本也是如此。但那樣真的可以使你從中受益嗎?
顯然不能!因為你還不明白,財富規劃里面是沒有萬能公式或者傻瓜組合的。每個人的收入情況、從事職業、家庭組成、投資環境、每個人的性格甚至你家人的性格,都決定了每個人的理財行為應該是不同的。財富規化沒有公式,但是有可以借鑒的思維模式——比如,你是不是知道投資理財和財富規劃的區別?
投資理財的目的,是單純依靠投資工具去實現資產的增值。說得直白些,就是什么賺錢就做什么??雌饋硭坪鯖]問題,因為很多人會覺得,我們不就是為了讓家庭財富越來越多嘛,投資理財當然能實現我的這個目標。
沒錯,我們都希望有錢,但有錢了以后你要干什么,有沒有想過?
可能有人說,我要和老公提前退休去周游世界;有人說我要換個大房子,最好是帶兩個車庫的;有人說,我要舒舒服服地每天逛街購物,不再為錢發愁……
那么有沒有人會說,我什么都不干,只要看著錢越來越多就很滿足了?我相信會有,但絕對是少數——錢不過是我們的工具,這個工具是用來實現上述種種生活目標的。你在乎的是生活狀態,而不是錢的具體數字。所以跟投資理財不同,財富規劃的價值是實現你的生活目標,而不僅僅是錢的累加。
二者的核心區別在于對自身的了解和對風險的把控。
投資理財當然會有風險,但這要構建在利益最大化的基礎上,所以我如果純粹是為了投資,可能會拿出一部分作貨幣基金,以求保本;拿出另一部分作股票基金;再拿出第三部分作諸如股票、期貨等收益在50%~150%的這種高風險的投資。這種高、中、低三檔組合式的搭配可以說是通用的。
但是財富規劃不一樣,這是緊緊聯系你當下的資產情況以及未來目標而進行的綜合考量。比如,你家里有孩子,就不得不考慮孩子的教育資金。你家里有老人,那么老人的贍養費從哪里來?你和伴侶打算20年后退休,退休后的生活費是否準備好了?你怎樣運用最合理的資金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萬一將來發生某種意外,你的家庭會不會有足夠的保障來抵御風險?
也許這會兒你已經開始對自己的財產狀況感到好奇了,但是看看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還是覺得有些不知從何入手。別急,咱們一步步地來,先從生活目標做起。
所有規劃,其實都是從目標反推回來的。比如我要5年內換套房子,大概需要100萬。很好,那么這個任務均攤到每年就是20萬;再均攤到每個月就是1.7萬左右。定下了這個量,你才能知道應該用什么方法去實現一個個細小目標。
你現階段的家庭財富規劃目標是什么?
這個問題可能對你而言太大了,不如我們具體一點,看看下面幾個問題:
1.你希望什么時候退休?退休以后還需要多少年的持續收入?
這其實很簡單,如果你希望自己40歲退休,假設活到90歲,那么在退休后,你就需要50年的持續收入。
2.退休之后,你估計每個月的開支是多少?
這得好好算算了,如果以你現在衣食無憂的狀態來做基準,每個月需要1萬左右,那么退休后,應該也差不多保持在這個水平。但有一點不要忘了——通貨膨脹。根據國家統計局網站上的數據顯示,每年我們的資產都在縮水,所以退休后開始的20年,可能每年20萬~50萬就夠了,但是最后30年平均每年至少要100萬~200萬左右才夠花。
3.你現在的家庭資產狀況怎么樣?現在還有多少負債?
這就要用到我們的資產負債表了,別急,后面會告訴你如何填寫和計算。
4.你現在的家庭收入是多少?支出怎樣,每年能剩余多少?
這是現金流量表可以告訴你的事情,同樣,后面我會教大家如何計算。
5.未來你的家庭會預計有怎樣的大額支出?分別會在什么時候發生?
這其實是可以估算的,比如5年內有改善性購房計劃,大概需要支出150萬。1 2年后孩子要上大學,這大概需要花掉20萬~30萬……
6.雙方父母的狀況如何?他們是否需要有足夠的生活保障,還是需要你們支付贍養、醫療護理和生活費用?
現在不少家庭的父母都享有醫療和養老補貼,這會給子女減輕極大的負擔。如果他們沒有那些保障,那么子女在老人身上花費的錢將會是很大一筆支出。
7.你的孩子現在多大?你將負擔他到什么時候?這期間大概會花掉多少錢?
每個地方的孩子教育生活的支出標準不盡相同,假設你有一個正在上初一的孩子,至少要負擔他到大學本科畢業后1年,大概還需要10年,按照當前每年1萬計算,算上通貨膨脹,大概一共需要15萬~20萬。
8.你們是否有購買相應的保險,額度大概是多少?
你的保險資產可以按照相應的保額計算,因為一旦出現相應情況,你是按照保額獲得賠償的。所以,保險也是一個家庭財務穩健升值的基礎工具之一。
這些問題的計算可能會耗費你比較長的時間,但是沒關系,盡力去把這些數字搞清楚。當然,結果可能會讓你覺得不可思議,比如我一個朋友,按照這幾個問題計算下來后,發現自己如果在60歲選擇退休,他今后的20年里可能至少要賺到1000萬才夠!
這看起來是不是太不可思議了?
我要告訴你,事情沒那么復雜!因為即便你需要1000萬,這一大筆錢也不一定非得從工資里得到!這只是你的一個目標罷了,至于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方法其實很多。而且我可以保證,如果你能恰當運用我后面提到的多種方法,結果會遠遠出乎你的預料。
進行家庭財富規劃的第一步,不是馬上梳理自己的財務狀況。而是先弄清楚一個原則:我的錢應該怎樣分配?不管你家里有1萬、10萬,還是100萬或者更多,這個原則是不會改變的。處理這個問題,我們經常會用到財富規劃金字塔。
上圖就是一個典型的家庭財富規劃金字塔。左邊是我們每一層的收益預期,右邊則是該層在家庭財富規劃中所能起到的作用。
一個合理的財富規劃金字塔分三層——最下面一層是家庭穩固的基石,也就是你的現金流和儲蓄以及意外保障。家里的現金至少要能保證水、電、氣、物管、月供貸款和日常生活使用才行。當然,如果在此基礎上現金再充裕一些,則可以應付小額意外開銷,比如逛街購物,或者和家人朋友外出游玩。所以現金的充足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生活質量的高低。
然而我們不可能把家里所有可動用的錢都以現金形式存放。首先現金放在家里容易丟,更重要的是存在家里的現金不會增值,只會越用越少。所以我們應該有儲蓄,儲蓄的好處在于穩定安全,而且有少量收益,可以在遇到較大的臨時開銷,比如購置大件物品時使用。
可以說“現金+儲蓄”的形式是中國大多數家庭的財務狀況。這種組合簡單安全,可以處理平時大部分日常生活狀況。但這還遠遠不夠!
打個比方,你和伴侶每年可收入20萬,經過這幾年辛苦打拼,貸款買了一套價值100萬的房子,在銀行里也存了50多萬,這似乎也是筆不小的數字了,看起來算是個標準的中產家庭??晌腋嬖V你,你的家庭基石還很不穩定!比如一旦遭遇意外風險怎么辦?舉個例子,交通事故——根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統計的數字顯示,2010年中國因交通事故受傷的人是25.4萬,死亡6.52萬。這種事情落在任何一個家庭,都是巨大的打擊。受了傷,總要治療吧?要知道醫療費是很大一筆錢的!動個稍微大一點兒的手術起價就是十幾二十萬。你辛苦那么多年的錢可能就此打了水漂,一個殷實的家庭變得四處借債,多可怕!所以我們需要有人替自己轉嫁這筆風險,比如社保、財產保險、意外和疾病保險都屬于這類范疇。萬一出了事,至少有人幫你付醫療費,不至于把家底掏給醫院——這就是保障性資產的價值了。
所以第一層就像是大樓的基礎,做好了這一層的規劃,無論出現什么情況你的家都不會垮掉。即便困難一些,日子總會熬過去的。
中間一層是低風險的投資,目的是為了在最安全的狀況下增加自己的資產。如果把它比做一顆種子,那么孩子教育、老人贍養和自己將來的養老金儲備,都應該從這里開花結果。所以我們說它是實現家庭中長期目標的一層。
從上面的圖可以看出,這一層的投資要求核心是保本——我不能虧損,不可以把自己的養老金賠進去。要不等退休以后喝西北風不成?所以這類投資對收益的期望應該是在5%~15%。國債、分紅型的銀行理財產品以及其他風險相對偏低的投資產品都可以考慮,甚至包括一些股票基金也可以納入其中,但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做長線投資,對于一般家庭來說,頻繁買賣的結果只能是虧損。
而最上面一層是高風險投資,投資這一層的目的是在家庭財產穩健上升的基礎上,為自己贏得收益上的最大化。說穿了就是要設法讓自己能以小博大,用100元去換200元。如果博到了,你的家庭財務狀況會瞬間上一個臺階。所以我說這個金字塔的塔尖部分是為了讓自己生活變得富裕而設的。
不過我們都知道,風險和利潤是成正比的。賺得多,風險也大,例如股票、期貨。所以這種投資的比例一定不能太大。即便你把這筆錢都砸進去了,也不能讓它對自己的家庭基石和中長遠投資產生任何影響。
我想現在你最關心的一定是自己應該怎么分配每一層所占的資產比例。這其實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不同的理財師也會給出不同的答案。如今比較流行的是163的劃分法則,也就是說基礎部分大概占所有資產的10%,低風險投資占60%,高風險投資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