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社保要繳滿15年,達到退休年齡才能享受養老金等福利。這樣很多人都會算一下經濟賬,如果是交夠15年就可以,那我交那么多年,不是白白的浪費嗎?社保繳納有什么竅門嗎?
按理說,男性年齡45周歲,女性年齡40周歲,離退休還有15年,養老保險交滿15年就可以辦理退休。如果這一政策未來不調整,那么男性年齡45周歲、女性年齡40周歲開始交社保剛剛好可以在退休時享受各項待遇。
即便是未來可能會實施延遲退休,需要繳納比15年更長的年限才能辦理退休,這個年齡段也是合適的年齡段,不會個人因為交社保時間太長,需要承受較大壓力,能在剛好交夠時間的情況下辦理退休,是性價比較高的年齡段。
處在這個年齡段的人如果自行交社保,一方面享受到了國家的養老保險退休政策,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年紀增大有可能帶來的醫療風險。費用支出壓力也不大,看起啦很劃算?
但這種繳納方式是最劃算的嗎?
我們要知道,退休后領取的福利,跟什么密切相關。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繳納時間的長短。
因為繳費時間越長,繳費基數越高,你退休后能拿到的錢就越多。如果如果你的工資低于當地平均工資水平,那你更要交了!因為你工作中只需繳納很少的養老保險,退休后反而能拿到較高的養老金。(領取的養老金跟當地的平均工資有關)
此外,社保只繳納十五年的話,在其他沒繳納社保的時間內,就沒辦法享受到各種醫療待遇,例如看病、買藥等等,這些都要自己花錢。而且退休之后享受醫保待遇的話,必須達到繳費年限,很多城市要求男性繳滿25年,女性繳滿20年。只繳納15年的社保,退休之后是無法享受到醫保待遇的。
其他的,比如失業保險金以等,也跟社保繳納的年限有關。
所以說,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社保繳納建議還是早點繳納,最后你會多繳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