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如何給孩子選專業、選地域?南寧秦學老師分析建議!2020高考還有五個月的時間高三考生們也到了沖刺階段,成績是決定著升入大學的根本因素,但填報志愿也是最需要重視的一面,家長們可以在這段時間提前并充分的了解大學專業和選擇在什么地方上學,南寧秦學教育的老師為家長們給出考慮的幾個方面以及建議,接下來一起詳細了解一下。
一、與孩子充分交流,了解孩子真實想法
由于志愿填報是一件復雜的事,家長與孩子提前做功課,做到心里有數,心中有方向,既是為了不打無準備之仗,更是給孩子一個明確的目標,為明年開年的最后沖擊注入活力。因此,明年有孩子參加高考的家庭,這個寒假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著手討論高考志愿填報的相關事項。
對于家長而言,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找時間與孩子就下一步規劃做深入的交流,用自己的知識與經驗幫助孩子分析自己的特點、優勢、愛好,并分析社會發展狀況,綜合孩子的愛好、特長,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等因素,根據孩子現實成績,初步統一上大學的地域、學校和專業傾向。
上大學是孩子的事,做家長必須尊重孩子的意愿,因此家長切記不能用自己的意愿代替孩子的意志,一切都代辦。當然也不可什么都不管,任由孩子自己選擇,畢竟家長的生活經驗和社會閱歷要更豐富,給孩子合理化的建議是十分必要的。當家長與孩子意見不統一時,家長需要做的是在尊重孩子的同時,求同存異,統一思想。在高考前的關鍵時刻,切記不要一味用家長的意見主導孩子,造成隔閡影響孩子今后的學習更得不償失。即使認真孩子的選擇真有問題,也不要一味簡章粗暴地不同意,用以退為進的策略慢慢引導孩子。
二、家長多做功課,了解招生政策
可以說,現在這個時候,每一名高三的學生都面臨巨大的壓力,學習任務也非常繁重,因此,即使是寒假,也不應該天天與孩子說志愿填報的事,有些工作如了解高考政策,學習志愿填報方法等,有條件的家長應該自己去學習,別在這個時間多分孩子的心。
填志愿可是一件很繁瑣的事,要了解的東西可真多。主要包括:本省的招生大政策,如填報錄取批次、時間節點,各省的錄取批次是不一樣的,同時還要了解一些特殊的招生政策,如孩子符不符合國家專項、地方專項和高校專項計劃,在實行了綜合評價錄取的省份孩子是不是夠條件等。更重要的是家長要充分利用假期的時間,學習基本的志愿填報方式。
三、專業、學校、城市如何抉擇?沒必要太糾結
回到問題本身,高考填報志愿,許多考生和家長都在糾結是選學校還是選專業。我個人意見,一本以上先考慮學校再考慮專業,而二本及以下先考慮專業再考慮學校。
一般學生應該先選擇學校
把選學校放在第一位有其多方面的原因,一是現實原因。不管合不合理,也不管你怎樣批判,現實是在就業中是非常看重學生畢業學校的。因此,個人堅持能上985就別上211,能上211,就別上一般本科。當然有的學生還考慮高校所處的城市來綜合選擇,這也是正確的。二是學生個人原因。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在應試教育的熏陶下,有多少學生有明確的愛好,有明顯的特長,有什么明確的專業方向?所以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把專業放在第一位就沒什么現實意義,有明確的專業方向的除外。有的家長和考生在選專業時不一定是考慮自己的興趣,而是專業的冷熱,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哪個專業好哪個專業壞哪有什么定論。
對于有明確方向的考生而言應該是先選專業
有的考生,對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自己擅長都比較了解,甚至有的考生對某些專業有特殊的愛好,那不用猶豫,考慮專業,哪怕為了專業而降低了學校層次也值得。還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家里有人在某一領域發展得非常好,自己學習相關領域今后就業不愁,當然要考慮專業了。同時我認為,二本及以下成績的學生也應該是先考慮專業,主要是因為二本及以下學生今后在選擇時主要考量的是就業,即使是考研,能考上好大學的研究生比例也較小,就業也比好大學畢業的學生找工作難,所以在選擇時側重選擇社會人才需求量大,就業選擇面寬,好找工作一些的專業為好,至于學校,二本及以下高校肯定有好有壞,但在大眾眼里,所有學校都差不多。
特殊專業或有名校夢先選地域
對于地域的選擇,可以說是每一位考生都要考慮的,特別是家長更希望孩子離自己近一些,或者大家都愿意選擇一些發達城市。
但是對于地域的選擇個人認為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如你在大城市讀書,不一定會留在這個城市工作;或者離家遠點,但學校更好也值得;還有打算考研,考生先選一個層次高一些的學校讀本科,考研時再考慮往大城市發展等。
個人認為,一些特殊專業需要著重考慮地域,如金融,大城市才能有最及時的金融信息,再比如一些新興專業,大城市的發展會更快等。
還有有名校夢的或不打算考研的也可以著重考慮考慮地域。雖然前面說考研要先選學校,但有的考生對自己高考并不滿意,一直有名校夢,打算考一些名校的研究生,那選擇名校多的城市,在考研時可能得到信息更及時,聯系導師也更方便。而打算本科畢業就工作的,選擇大城市機會可能更多。
四、學校、專業、地域的選擇并不是非此及彼
所謂的選擇都是一個相對的,同時也不是所有考生都要糾結于此。真正說遇到兩難選擇的只有各層次中分數靠后的考生。如分數可以上985,但只能上一般的985,此時就面臨選擇是上985還是上211的問題;壓一本線,是上一本還是選擇二本的問題等情況。
其他考生其實也好平衡,如反正我上不了清華北大,其他前十位的高校都有希望,那我為什么不從學校、專業和地域去綜合考量一下呢?
更重要的是,高校錄取本就是一個不可控的事情,經常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我們需要去考量,但真不必為此糾結煩惱。而且在志愿填報時,家長要提參考意見,但一定不能代替孩子作主,要尊重孩子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