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一種疾病,有過細心觀察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很多患者的腰椎間盤突出都發生在腰4-腰5和腰5-骶1節段,于是患者們就納悶了,為何同為腰椎間盤,腰4-腰5、腰5-骶1節段“表現”如此突出?想要知道答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1、腰4-腰5、腰5-骶1“壓力山大”!
人體的脊柱是由25個椎體和23個椎間盤共同組成,其中頸椎間盤6個,胸椎間盤12個,腰椎間盤有5個,分別為腰1-腰2、腰2-腰3、腰3-腰4、腰4-腰5、腰5-骶1。
由于腰椎位于脊柱的最低位,因此其承受的重量本身就較大,而腰4-腰5和腰5-骶1又位于腰椎的最低位,就成了整個脊柱23個椎間盤中承受壓力最大的兩個部位!
由此可見,如此之大的壓力承受在這“二位”身上,難怪這“二位”總是先頂不住了。
2、腰4-腰5、腰5-骶1是腰椎里的“大忙人”!
在人體的脊柱運動中,前屈最初的50度-60度由腰椎部位完成,而伸屈時幅度最大的節段在腰4-腰5,約20度,腰5-骶1次之。
也就是說,在人體日常的活動中腰部姿勢的大部分任務是由腰4-腰5和腰5-骶1來完成的。活動量大導致勞損加劇,腰4-腰5、腰5-骶1部位也因此更易發生病變。
3、腰4-腰5、腰5-骶1“與生俱來”的生理結構
人體脊柱的各椎體是由椎間盤及前后縱韌帶相連接,各個關節和韌帶協同作戰,共同維持脊柱的穩定性和保護椎間盤,尤其是后縱韌帶有限制脊柱前屈,預防椎間盤突出的作用。
韌帶在脊柱上不同位置的寬厚度不同,位于上位椎體比較寬厚結實,而在腰4-腰5以及腰5-骶1位置相對較窄,如因不正確姿勢等,韌帶也會發生退行性改變,對腰椎間盤的保護不夠,便容易在相對薄弱的腰4-腰5、腰5-骶1節段發生腰椎間盤突出。
以上便是腰4-腰5、腰5-骶1節段椎間盤為何“愛”突出的原因。那么,腰4-腰5、腰5-骶1節段的椎間盤突出該如何應對呢?
當腰椎間盤突出癥發生時,大部分患者可以服用腰痛寧來溫經通絡、散寒除濕來緩解腰部疼痛,也可以配合使用一些物理治療方法,如針灸、推拿等,只有少部分患者要考慮手術治療,如已出現馬尾綜合征或急性嚴重的局部麻痹或麻痹進行性加重;伴有頑固的神經根性疼痛或經系統的保守治療 6-8(12)周仍不能緩解。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視使用正確的坐姿、站姿,保持正確的用腰習慣:
1、長期坐著工作的人,要注意調整桌椅的高度,避免產生身體前屈的坐姿。另外,注意不要久坐,記得經常改變姿勢,定時起身活動活動,做做工間操或是伸腰、挺胸的活動。
2、在彎腰取物時,最好采取屈髖、屈膝下蹲的方法(如下圖),以減少對腰椎間盤后方帶來的壓力。在搬運重物時,可采取背運的方法來減少腰椎間盤所承受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