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病因,是胃癌和胃淋巴瘤發生的中藥因素之一。幽門螺桿菌感染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見的細菌感染。流行病學資料顯示,消化性潰瘍與幽門螺桿菌關系最為密切,95%的十二指腸潰瘍以及70%的胃潰瘍與幽門螺桿菌有關。
幽門螺旋桿菌至少有四種引起潰瘍的致病因子:
1、空泡化細胞毒素 Vac A
2、誘發胃酸異常分泌
3、誘發發炎反應
4、具有潰瘍基因的菌株。
幽門螺桿菌與消化性潰瘍的關系密切:
1、消化性潰瘍患者有較高的Hp檢出率
多數研究顯示,80%以上甚至100%的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存在Hp感染,胃潰瘍患者有60%以上存在Hp感染,尤其在Hp感染率高的發展中國家,消化性潰瘍患者的Hp檢出率更高。
2、根除Hp可以加速潰瘍愈合并減少潰瘍復發
Hp感染的消化性潰瘍患者,潰瘍延遲愈合,僅經常規抑酸治療愈合后的潰瘍患者其年復發率可達到40%~80%,而根除Hp后消化性潰瘍的年復發率小于5%。
2019年1月25日接診一青年男患者,徐先生,胃脘部疼痛1年余。患者訴近1年來反復出現胃脘部疼痛,空腹痛甚。
胃鏡示:十二指腸球部對吻性潰瘍(活動期),HP(+++)。
刻下癥見:胃脘部疼痛,伴燒心,反酸,納可,二便平。睡眠可。舌質紅,苔薄黃微膩,脈弦。
中醫診斷:胃痛(脾虛兼濕熱蘊結);
西醫診斷:消化性潰瘍。
治當以清熱利濕,和胃止痛。方選香砂六君湯加減。
木香6克砂仁6克(后下)法半夏10克陳皮10克
黨參15克茯苓15克炒白術10克炙甘草6克
黃連6克白及15克浙貝母10克蒲公英15克
枳殼15克谷芽20克麥芽20克川楝子10克
延胡索10克三七粉3克(合藥沖服)
文火煎取400毫升,分2次服,每日1劑。囑加強功能鍛煉。
二診(2019年2月11日)藥后胃脘部疼痛減輕,精神可,稍有反酸、燒心,舌質紅,苔薄膩,脈細弦。守方再進7劑。
此案為脾虛夾實的胃痛證,脾胃虛弱,運化無權,胃絡失和,故胃痛,胃氣不降,從而反酸、燒心。
選用香砂六君子湯健脾和胃化濕,脾胃健則濕熱化生無源;金鈴子散 疏肝泄熱,和胃止痛,蒲公英清胃而不傷胃,白及修復胃黏膜,浙貝母制酸,黃連清熱,三七粉化瘀止血,加強胃黏膜血循環以修復胃黏膜。
幽門螺桿菌是消化性潰瘍的重要病因,根除幽門螺桿菌對于治療和預防潰瘍復發均有效。當前隨著幽門螺桿菌耐藥的增加,在治療時應適當考慮選用中醫治療,咨詢專業中醫醫師的意見和建議,制定相對應的治療方案,對癥治療。
注:以上藥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