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國國家腫瘤疾病中心發布公報稱,如果一個人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異父或異母的兄弟姐妹患有結直腸癌,那么其患這種癌的可能性會更高。專家建議這部分高危人群應提早到25歲開始防范,定期接受腸鏡篩查。
受遺傳因素影響,腸癌發生率明顯升高
德國國家腫瘤疾病中心的研究人員與瑞典、日本和美國同行合作,分析了約17萬名結直腸癌患者的家庭相關數據得出上述結果,該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英國醫學雜志》上。
專家建議,如果家族病史表明這種病很可能是遺傳性的,患者的子女和兄弟姐妹最好自25 歲起就定期接受腸鏡檢查。
以往的研究也表明,如果某一個家族中發現一個大腸癌患者,那么與他有血緣關系的親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發生大腸癌的概率明顯升高,大腸癌的發生率大約是普通人群的2~3 倍。
如果家族中有兩名或以上的近親(父母或兄弟姐妹)患大腸癌,則發生大腸癌的風險更高。
尤其是年輕的大腸癌患者,它與遺傳因素的相關性更密切,他的直系親屬大腸癌的發生率更高。
所以,腸癌患者的親屬應當盡早行結腸鏡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大腸癌并積極治療。
上圖:結腸腺瘤性息肉
遺傳性腸癌即便沒有不良習慣也會發病
癌癥的發生是有原因的。任何疾病發病都會有兩個因素:外因和內因。內因是指遺傳因素,同時在外因的共同作用下,才會發病。
內因主要是遺傳性因素,有一種家族遺傳性腺瘤病性結直腸癌,主要是一種叫APC 的抑癌基因發生了突變,腸道會長許多息肉,息肉經過一定時間,基本上百分之百會演化成癌,這一部分結直腸癌受外因影響較小。
即使沒有不良的生活習慣,最終也避免不了患結直腸癌的命運。
上圖:家族性息肉病
還有一種是非息肉性的家族遺傳性結腸癌,這種癌癥沒有臨床標志,發病之前看不出是非遺傳性的結腸癌還是遺傳性的結腸癌,要根據家族調查來看,這種疾病也叫林奇綜合征。
在一個家族每一代中都會有人發病。發病的原因是和人類遺傳物質核酸修復基因的失活有關。這一部分人由于修復基因發生了問題,受到致癌物打擊過后未能修復好,就會患癌。
遺傳性結腸癌只占15%左右,非息肉性的家族性結腸癌占整個結腸癌中的2%~3%。占絕大多數的還是非遺傳性結直腸癌,外因起主要作用。因此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早做腸鏡檢查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結直腸癌的發病過程大約需要數年的時間。這個時間段為大腸癌的早診早治提供了可能,而腸鏡是結直腸癌最直接有效的檢查方式。
全結腸鏡檢查可以及時發現大腸息肉等癌前病變,如能在息肉階段進行手術摘除,避免了癌變的可能,不僅創傷小、痛苦輕、治愈率高,而且能節約大量的醫療資源。
如果不能及時發現,而發展成為腸癌,即使經過手術、化療、放療,仍然很難根治,所以全結腸鏡檢查非常必要。
高危人群要定期做腸鏡檢查,不要盲目畏懼腸鏡,如覺得難受還可采用無痛腸鏡進行檢查。
另外,生活中還應保持健康的飲食,多吃新鮮果蔬和高纖維素食物,少吃高脂肪、高蛋白,特別是紅肉等要少吃。
同時還要改變其他不良生活習慣。
感謝關注胃腸?。嚎茖W 嚴謹 專業 通俗
來源:老杜綜合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