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下午,馬伊琍在微博上發文宣布與文章正式離婚。11年婚姻,一次出軌,兩次求婚,終是緣分已盡。
至此,《失戀33天》劇組全員失戀。
李晨、范冰冰分手;“黃小仙”白百何離婚;陳赫告別相戀13年的許婧,娶了飾演“李可”的張子萱。
電影早已殺青,可現實中仍在上演劇中情節,讓人哭笑不得的同時,不由的感慨:
人生如戲,一出由你自己當主角的戲。
在發布離婚消息的前一天,馬伊琍還在西寧參加電影節。她身著一件黑色皮質露肩裙,沖著鏡頭莞爾一笑。
回到后臺,她換了一件普通的棉T恤,與姚晨、宋佳、海清抱成一團,留下一張合影,文案簡簡單單三個字“女演員”。
步入演藝圈23年,她演繹了無數大大小小的角色,每個角色不是她,每個角色又都是她。
她塑造的每個形象,就像是一塊拼圖,拼成了一個完整的馬伊琍。
人生如戲,她是戲中人。
紫薇:柔弱但堅定,溫柔但有力量
紫薇是馬伊琍出演過的少有的古裝角色。
這一角色可以稱得上是一代人心中的夢中情人,大家閨秀、才貌雙全、柔情似水,她身上幾乎有著所有中國傳統女性的優點。
當年馬伊琍接棒林心如,飾演紫薇,觀眾并不買賬,甚至多年后再拍了新版還珠,還有人將三位女演員進行比較,認為馬伊琍是最不像紫薇的紫薇。
可是馬伊琍本人毫不在意。
“我不太喜歡紫薇這個角色的定位,太過傳統,我演的紫薇是一個主動追求幸福的人。”
她說這話時,溫柔又堅定的笑著,倒讓人覺得這才是那個有才情卻也有傲骨的夏紫薇。
并非弱不禁風,而是剛柔并濟,透著一股子堅韌。
其實她能說出這樣話,并不讓人意外,因為現實中的馬伊琍從小拿到的就是獨立自強的劇本。
弄堂里長大的上海女孩,家庭條件堪堪過溫飽,一家人擠住在石庫門里,吃頓肯德基都算奢侈。
平凡的家庭,給了她最大限度的疼愛,也教會了她最重要的人生格言:你不附屬于任何人,你只屬于你自己。
12歲,她不顧家人反對,堅持填報重點中學并被錄取,15歲,她靠著在電視臺跳舞,為自己賺學費。
在她身上,外表的柔和內心的剛之間的反差十分強烈,倔強、不將就、不服輸。
就如王安憶所說,弄堂里的女性必是有些男子氣,她們堅決、果斷、嚴思密行,自己是自己的主人。
所以人人都叫她馬司令,好像運籌帷幄之中,就能決勝千里之外。
的確,她就是自己人生的指揮官,她懂得何時須強硬,也懂得何事要柔軟。
去年,她參與了《圓桌派》的一期節目錄制,竇文濤形容她:“二十幾歲表現出一種剛勁兒,有了孩子之后變成了韌勁兒。”
她講:你再要強也要懂得示弱,不然這個人就不可愛了。人總是要有示弱的時候,更何況你總是想要有愛情、有婚姻。
被稱為“伊琍體”的那句“且行且珍惜”,是她最為公眾所熟知的一次示弱。
人人都以為向來脾氣不好的馬伊琍會遞上一張離婚協議,可她選擇了輕描淡寫的原諒。
對丈夫,不怨、不罵;對外界,不矯情、不理會。
她的處理方式,保全了所有人的體面。
讓人想起,《還珠格格3》中,爾康征戰沙場,卻身負重傷不幸被俘,被迫與慕沙公主成親,在療傷用藥時沾染上了毒癮。
消息傳入京城后,一向柔弱的紫薇并沒有崩潰,而是簡單地收拾了行囊,奔赴他國尋回爾康,捍衛自己的愛情。
五年后,馬伊琍依然欣賞那種為愛奮不顧身的沖動,但也能更理智地看待婚姻,她成為那個說出“女人要取悅自己”的高端大氣的馬伊琍。
誰道花無紅百日,紫薇長放半年花。
夏琳:短發女人也可以性感和可愛
2007年,趙寶剛籌拍《奮斗》時,唯獨“夏琳”一角沒有合適人選。
剛巧,馬伊琍前去接醉酒的文章,跟導演打了個照面,導演一眼就看中了她。
“你就是我心中的夏琳。”話雖老套,但不得不服導演毒辣的眼光。
劇中她一頭干凈利落的短發,灑脫、敢愛敢恨、執拗、渾身都是刺兒,可還自以為傲。
陸濤惹她生氣,她不會像其他女生一樣嘟著嘴撒嬌,而是咬緊后槽牙問了一句“吃橘子嗎?吃,我把皮剝了,不吃,我把你的皮剝了。”
她的形象讓所有人眼前一亮。看慣了清湯掛面式的美人,才發現原來短發女人也可以性感和可愛。
那一年,她三十歲,鋒芒畢露,過得恣意瀟灑。
她喜歡搖滾,迷戀唐朝樂隊、竇唯、丁武,喜歡他們唱歌時揚著眉毛的樣子,喜歡他們歌詞里高亢、決絕又飛揚的氣質。
敢愛敢恨,和夏琳一樣,不喜歡一個人,從來不會藏著掖著。
當著鄭鈞的面直言自己喜歡的是許巍,懟人不留情面,遇到討厭的主持人全程黑臉,主持人秋微對她的第一印象就是:短發的女人不好惹。
她永遠都是一副無所顧忌、理所應當的模樣。
后來馬伊琍回憶起夏琳這個角色時,直言:“我就是在演我自己。”
她有著夏琳式的執拗和鋒芒,更有著夏琳式的鍥而不舍與九死未悔。
董卿在《朗讀者》中介紹她時,也說過這么一句話:在馬伊琍所飾演的那么多角色中,最像她自己的就是努力奮斗的夏琳。
節目中,馬伊琍總結了六個字形容夏琳,“獨立、堅強、自信”。
這些詞,同樣適用于她自己。
婚姻波折之后,她沒有給自己任何時間讓自己消沉,學畫畫,騎行,健身,時刻進行更好的自我塑造;
擔任考官時,表態堅決不能錄取整容的學生。也用自己的天然氣質演繹了一個個經典角色,證明了有一種自信是整容的后天美無法替代的。
當女演員為陷入中年危機而焦灼不安時,她掛著淺淺的微笑,說“好演員永遠有春天,40歲才是她的黃金時代。”
時至今日,她的微博認證,僅僅只有一行字:“演員,《奮斗》飾演夏琳”。
她愛夏琳,因為她就是夏琳。
二十歲的夏琳,在陸濤一無所有的時候為他放棄出國,在他聲名鵲起的時候離他而去。
原因很簡單,因為她懂得羅子君三十歲才明白的道理:“與其老想著讓別人撐傘,不如自己給自己打傘。”
時至今日,即便是學會了示弱,她身上依舊保留著夏琳那種橫沖直撞的勁兒,活得通透。
她明白,沒有誰會永遠陪伴你走過漫長歲月,人生的列車從昨天呼嘯著駛向今天,人們終是要學會獨自踏上人生的旅程。
李梅、潘蕓:內外兼修型的婚姻選手
2010年,馬伊琍出演了《婚姻保衛戰》中的李梅,是一個家庭感極重的傳統女人,典型的賢妻良母,事事以丈夫為中心。
五年后,她又出演了《北上廣不相信眼淚》中的潘蕓,個性與李梅恰恰相反,獨立強勢,且有著超強事業心。
馬伊琍,就是這兩個角色的交集。
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內外兼修型的婚姻選手。
袁泉每每談及這位好友,都喜歡用“完美”一詞來形容她。她透露,在劇組拍戲時,常看到馬伊琍拍完戲后迅速卸妝換服裝,陪伴女兒參加課外活動。
在外人看來,馬伊琍毫不費力地將事業與家庭平衡得恰到好處。 只有她清晰地知道自己的犧牲。
當年《奮斗》依然在各大衛視滾動播放,她剛剛步入婚姻的殿堂,生了可愛的女兒。面對紛至沓來的工作邀約,她甚至有一絲反感,認為這些人都在妨礙她行使自己做母親的權利。
她把自己泡在家庭的蜜罐里,安心地當起了小女人。
幾個月后,父親的一句話點醒了她:你要讓你的老公養你一輩子嗎?
產后六個月,她選擇了復出。
《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播出后,觀眾的關注點不在于她的演技,而是她的身材,一針見血地指出:馬伊琍的胸部怎么下垂了?
那是她最艱難的幾年,可社會給予她的善意太少了。
人們只注意到她女演員的身份,卻忘記了她也是一位二胎媽媽。
因為堅持母乳喂養,她每天要擠奶兩次。本來手擠20分鐘就解決,但是因為頻繁用手患上腱鞘炎,手指關節紅腫伸不直,每天要去醫院理療一小時。
在結束了十幾個小時的拍攝后,大家投選擇了休閑娛樂,而她還在車上為女兒準備母乳。
無數個夜晚車內昏暗的燈光下,車靜靜地駛向回家的路,她只聽到的母乳擠壓流入奶瓶,撞擊瓶壁的聲音。
她在微博中寫下:如果潘蕓有續集,那她一定是一位母乳媽媽。
她默默地接受了所有不友好的議論,開始尋求家庭與事業的平衡,以一種不卑不亢的態度面對著自己的人生。
每天晚上安頓好孩子后,她就會溜進衛生間里,關緊門,扭亮燈,開始研讀劇本。
慢慢的,家里的衛生間,成了她工作的戰場。她甚至在里面安置了一張漂亮精致的桌子,上面擺放了香薰燈、劇本和筆。
門外,她是母親,門內,她是演員。
一扇門切割開了她的身份,也切割開了她的工作與生活,里面是專注,外面是瑣碎。
她在這兩種角色中尋求突破成長,努力詮釋完美女性的定義;也在這兩種事業中找尋平衡,磨練女演員的品格,學習為人母的胸懷。
羅子君:人生如棋,落子無悔
2017年,是馬伊琍事業的轉折點。她走出舒適圈,沒有選擇一如往期的大女主,而是出演了《我的前半生》中的羅子君,一個被富養卻也被拋棄的女人。
起初,她不能理解羅子君的懦弱,不懂她為何在一段失敗的婚姻中迷失了自我。
就連9歲的女兒也會數落她:“你怎么那么傻,他說養你一輩子,你就真的不工作了,男人的話能信嗎?”
直到她站在白玉蘭最佳女主角的的頒獎臺上,她才明白了羅子君:
20歲的我不會接羅子君這么窩囊的角色,今天我懂了,懂她的角度,懂她的慈悲和荒涼。
在一次采訪中,記者問馬伊琍:如何總結自己的前半生?
“我一直覺得我過得很開心,我走的每一步都是我努力過的,沒有遺憾,沒有后悔。”
那生活和感情呢?
“如果重新來一遍還是這樣的。”她脫口而出。
她和文章因《錦衣衛》相識,于《奮斗》中相戀。2008年,她不顧兩人年齡差距和事業上的懸殊,毅然決然地選擇步入婚姻殿堂。
文章曾霸氣放言,這輩子最牛的事情就是我的女人叫馬伊琍,馬伊琍也曾為愛妥協,甘心當他背后的女人……
而如今,緣分已盡。
他們曾經愛過是真的,背叛是真的,奮力挽救婚姻更不假......說不定現在也還愛著,但緣分到期了,任憑你再努力也無法延期。
她是羅子君,因為她們有著相似的境遇,可她也不是羅子君,因為她不似子君那般容易情緒失控。
面對婚姻危機,羅子君歇斯底里,一遍遍質問丈夫為什么,而馬伊琍,沉默一天后,寫下了“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在這場“周一見”的大戲中,觀眾都覺得她是個“傻女人”。
強勢如她,曾忿忿表示“永遠不會原諒出軌的男人”,為何到頭來卻選擇了委曲求全?
站在命運的分岔路口,于左行是放棄,于右行是原諒。也許她也曾邁出左腳,但最后還是選擇收回腳步。
放棄很難,但是原諒更難。
以前的她,就像是夏天,熾熱,一句愛情大過天,覺得萬事非黑即白,對錯簡單容易判斷。
現在的她,更像是秋天,沉穩,看清了婚姻的真相,明白了所謂幸福,只能源于自己的內心。
時光在往前走,她亦沒有停止下成長的腳步。
有些路可能走錯了,但是沒關系,永不后悔。
這才是她厲害的地方。
風波之后,她活得更漂亮。
劇中的羅子君,從傷痕累累到志足意滿,挑戰的不過是40集的苦樂參半。
但對馬伊琍而言,前半生的榮辱成敗,離合悲歡,都是踏踏實實的生活。
今年生日,她寫了一篇長文對過往43年做了總結。
二十多歲,對手里擁有的一切,只想控制以求永恒,四十多歲,知道凡人和事,沒有永恒不變,唯一把握得住的,便是眼前的時光。
年輕時,她肆無忌憚,無畏無懼,勇敢追求自己喜歡的一切。
人到中年,斂去了鋒芒,她的外表越來越柔和,內心卻越來越強大。
四十歲的女演員們接過了時間的劇本,照本宣科地演“媽媽”與“婆婆”,而馬伊琍,搶過時間的筆,為自己寫下不一樣的人生劇本。
她有著大女主的光環,也有著小人物的親近。《找到你》中的保姆、《未擇之路》中的卡車司機。人人都以為中年要順其自然,而她玩兒起了叛逆。
于她而言,再精彩的戲,終有落幕,可精彩的生活,才剛剛上演。
也正如她所說:我稍緩點腳步,順應下自然,服帖著時光,熱情而好好地生活,以待生生不息。
人生下半場,咱們走著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