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是關隴地區氐人樹機能起義,朝廷屢次鎮壓皆以失敗而告終,晉武帝再次想到了劉淵,但是仍然是這位孔恂出來挑事:
“元海若能平涼州,斬樹機能,恐涼州方有難耳。蛟龍得云雨,非復池中物也”
劉淵被啟用的計劃再次被擱淺。從中可以看到兩點,當時晉朝主流的貴族階層對匈奴人還是有一定的防范心理,第二就是當時劉淵的才干已經引起了士大夫階層的警覺,劉淵絕非池中之物。非池中物的劉淵終于等到了他的”風云”,從此化為蛟龍,在中華大地上翻云覆雨,這個風云就是八王之亂。
晉朝的八王之亂就不詳細介紹了,總之就是晉朝司馬家八個王爺內訌。當時的一個王爺成都王穎經常受到烏桓和鮮卑的騷擾,對成都王構成很大的威脅,劉淵勸說成都王,他可以把他的舊部召集回來幫他對抗烏桓和鮮卑。
”今二鎮跋扈, 眾余十萬,恐非宿衛及近都士庶所能御之,請為殿下還說五部,以赴國難”
前文提到,借助少數民族來對抗少數民族,就像一把刀。成都王穎接受了劉淵的建議拜劉淵為北單于,參丞相軍事,令他回部落招集部眾。劉淵至左國城,短短二十天就集結了五萬部眾,并在離石建都。當然籌集到軍隊的劉淵也沒有真正的去進攻烏桓和鮮卑,因為處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將來進攻晉朝,這兩部都是重要的助力。
晉朝大臣孔恂擔心的事成為現實,劉淵已經脫離了控制,成為斬滅西晉的劊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