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今天終于寫完了原計劃周三發的文章,想想這篇還確實更適合周末看,也許是天意。之前分享了我的極簡生活理念,你們都說不要停,比育兒干貨更好看。。。今天來點實在的,給你們康康我家最亂的地方,以及后來發生的改變。你可能會猜衣櫥,再理性的女人也難免在買衣服上栽跟頭。我的私人物品會定期極簡,但廚房是公用區域,誰都可以往里面添東西,物品數量更容易失控,并且,斷舍離的阻力也最大。(你懂我意思)很長一段時間,我所謂的收拾,就是把亂的東西藏到柜子里,能看到的地方利索就行,眼不見為凈。經過全家人的努力,廚房幾個柜子都被塞得相當壯觀,尤其是放小家電的柜子,每次打開我都捂著頭,生怕觸發了某個關鍵支撐物品,噼里啪啦往下掉東西。廚房工作臺下面,除了烤箱洗碗機,中間有三個大抽屜,亂得令人發指。
疫情之前,我媽和我婆婆來看我們,實在忍不了,也會幫著收拾下,但并不會有實質性改善。不僅不丟,還源源不斷地收集酸奶盒罐頭瓶,任何帶蓋的包裝盒,在我媽眼里都有二次利用的價值。▼ 我媽收集的滄海一粟
如果我膽敢提出丟掉,我媽就會對我靈魂拷問:它放這里礙你事兒了么?今年疫情沒完沒了,老人沒法來德國看我們,正好變挑戰為機遇,大規模斷舍離,簡化物品,釋放空間。極簡這半年,我深刻體會到一個事,會收納不算什么,會丟東西才是真牛批。“丟”是廣義的,包括扔掉,二手賣掉,送朋友,捐贈。不管柜子還是抽屜,不管里面放了多少東西,極簡的第一步,永遠是把所有東西從柜子里搬出來。
清空柜子,你就會發現,當年賣你柜子的人沒忽悠,這柜子真的很能裝東西,只是超過一半的東西已經過期了。把東西從柜子里全搬出來,一是為了下一步好分類,更重要的是,讓你直觀地感受下,你到底有多少東西。
清空柜子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失蹤已久的東西,以及很多沒開封的食物在柜子深處,過著絕世而獨立的生活。你家柜子和我家柜子放的東西肯定非常不一樣,但無論放什么東西,你都可把它們分為四大類:以我家其中一個柜子為例,你看下這四類物品的比例,是不是很驚人。
比如放鍋的抽屜就不存在重新收納問題,也沒有需要換地方的,那就分為扔和留兩類。
丟東西,一定先從那些早就想丟,看著就煩的東西下手,不要上來就糾纏一些“可扔可不扔”的東西。廚房里“容易丟”的東西真的很多,這也是我建議從廚房開始極簡的原因。我也很震驚,柜子里有那么多過期的調料和食物,我還發現了一罐2015年7月過期的東西,是上學時候買的一罐什么粉,跟著我已經7年了。終究沒有熬過七年之癢,再見了。
還有些東西雖然沒過期,但我確定不會再吃了,也可以直接丟掉,比如去年餅餅過生日烤蛋糕剩下的裝飾糖豆。
今年再烤生日蛋糕,我肯定會去超市一次性購齊新的食材,不會用去年開封的一袋糖豆。
我媽老給我洗腦說,瓶子罐子都留著,裝枸杞玫瑰花茶挺好的。問題是,大大小小的瓶子貼著花花綠綠的標簽(而且非常難撕),真的太影響美觀了,嚴重不符我期待中那個空間的樣子。▼ 永遠不要低估標簽給空間帶來的“信息過載”
網上買收納食品的盒子罐子也不貴,整整齊齊放一排,大小統一,賞心悅目,實在沒必要一個個攢瓶子。包括但不僅限于廉價塑料餐具,劃痕嚴重的餐具,用久了容易滋生細菌的木筷,生銹嚴重的水壺。我們家兩邊老人有個共同愛好,帶餐具來德國。(可能是因為德國的餐具比較貴)不銹鋼盤和hello kitty碗我也就忍了,但很多廉價塑料餐具真的不宜久用,放那時間長了自己就脆化開裂,養生茶往里一泡,還不知道喝進去多少有害健康的東西。
我早就想丟掉這個保溫壺,里面水垢嚴重,我媽和我婆婆輪番用醋泡過幾遍,還是沒法徹底清理,蓋子上的橡膠也已經老化,真的不能再留。
節儉可以,但以健康為代價的節儉,得不償失。
4)淘汰了但不舍得扔的。
餅餅淘汰掉的很多舊餐具,狀態都還可以,像這兩個餐盤看著好好的,扔掉總覺得很有負罪感。但再一想呢,好好的我為啥淘汰它們?不就是因為底劃花了嘛!我以后肯定也不會再給她用了,為啥還要留著?一樣東西,如果你用新的把它替代淘汰了,一定有你的理由,你以后也不會再用了,留著沒有意義。買來用了一段時間,不知什么原因開始間歇性糊底。
你說它壞了吧,它也能用,但你讓我用它吧,我又不想沒事做薛定諤的華夫餅,打開蓋子才知道糊沒糊。
買了新的早餐機后,我就把它收進柜子了,但一直沒舍得扔,總想著萬一早餐機壞了,再拿它出來當替補。(怎么可能啊,到時候當然是買更新款的早餐機)6)有用,但不會用的東西。
很多愛好已經成為了過去,與之相關的周邊用品,就可以丟的丟,送的送了。
我以前單身的時候,喜歡自己調酒喝,現在早就沒這個愛好了,調酒杯也已經六七年沒用過,終于決定丟掉了。
有用但不會用的,還有小家電說明書。
從來沒翻過,哪怕第一次用也是從網上找視頻學,留著說明書,是想著萬一哪天出故障或某個功能不會用,可以翻翻。
其實你會這么做嗎?上網查查就解決了啊!上網解決不了的故障,難道看說明書就能解決嗎?
丟掉容易丟的東西后,會幫你打開思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要什么。當你感到距離心中期待的那個空間越來越近,你也會放下對“可丟可不丟”的東西的執念,變得比從前果斷。
丟東西的過程中,你會逐漸意識到,你真的不了解自己,不然怎么會買下那么多沒用幾次的東西。你會反思自己的購物欲,無形中省下很多錢,從這個角度講,丟東西才是真的節儉。這是我從其中一個柜子里極簡掉的東西,只是一個柜子!
4. 規劃和收納
精簡物品后,我把家里櫥柜的長寬高測量好,畫了個草圖。
畫圖的目的,是為了買收納容器的時候隨時對照尺寸,確保買來的收納罐和收納盒能放進格子,并且充分利用柜子和抽屜的深度。
我買了這幾類收納容器:小玻璃罐,大塑料罐,帶提手的收納盒,外加一個放茶包的。
小玻璃罐主要用來重新裝罐調味品,以及老人從國內帶來的一切可以泡水喝的東西。(空氣潮濕的城市,不適合用這種木塞罐子,容易受潮發霉)
大塑料罐放干貨,把木耳香菇海帶絲亂七八糟的包裝拆掉,同一類合并規整到同一個罐子,這個過程超級療愈。
把同類東西合并到一起,會讓對你家里的物品數量心中有數,避免失控。
帶提手的收納盒放芝麻醬蜂蜜一類不能重新裝罐的非固體食物,以及還沒開封的囤貨,這些我都放在櫥柜最上層了。
平時極少用到的杯子和碗,我也先歸類擺進收納盒,再放到柜子上層。
這個收納盒是宜家打折的時候買的,一下買了20多個,非常實用。兩邊有把手,你可以整個盒子從頂層柜子上拿下來,盒子高度遮擋住了一部分花花綠綠,視覺上美觀了太多。
買收納罐的時候,外觀顏色盡量統一,不要太多花樣,尺寸也不要過于豐富,不然放在柜子里高高低低的,不只是丑,也很影響空間的利用。
▼ 收納罐盡量整齊劃一
從前,我在最大的抽屜里堆了滿滿的干貨,現在按照類別重新裝罐后,把同樣大小的收納罐放在一起,清爽了好多,每樣東西的現存量也一目了然。但是,不要走進顏值即正義的誤區,收納整理不只是為了好看,更重要的是,好拿好放。
用碗柜舉例,以前最上層擠著放了好多玻璃杯陶瓷碗,每次拿里面的東西,都感覺在作死邊緣試探。
現在,我按照使用頻率分層,最上層放只有老人來才用到的不銹鋼餐具,以及老人和客人的杯子。
中間的一層放偶爾會用的,有時候吃火鍋會多用到一些小碗小碟,就從這一層取。
最下面一層,放的是常用餐具。
我家大多時候就我和隊友用餐具(餅餅用自己的兒童餐具),所以常用碗碟不多,疊起來放也好拿,如果你家需要的碗盤多,可以買個立盤的架子,試著豎起來放。
本著“好拿好放”的原則,我把放餐具的抽屜也重新規劃了下,再也不用在一堆刀叉里翻咖啡勺了。
最后看看整體的對比圖,承包你本周全部的爽點!
Before:
上面的6個重災區柜子和抽屜,我前后用了6個周日完成極簡和收納。
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丟東西丟到最后,都是在考驗人性。同時,有一件事也被反復證實:真正的節儉是物盡其用,扔東西不是節儉的反面,什么都不扔也是一種浪費。
黛西的小紙條
這篇文章寫得我心力交瘁,主要還是自己活該,一直沒隨手整理照片,現在一口氣收集散落在幾個月的照片和視頻,真是個反人類的活兒。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