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度對古都西安的探訪,令我至今回味無窮。人們常說:二十年中國看深圳,一百年中國看上海,一千年中國看北京,而五千年中國則看西安。西安有著不同于別的城市的文化底蘊,這也正是這座城市吸引我的主要原因。
此去
那一年,我21歲,坐上通往西安的列車,當火車從平原地區漸漸駛近西安的途中,一條條長長的隧道,一座座仰望的高山,仿佛在向我們彰顯千百年作為十三朝帝王之家的高高在上,不可一世。
西安
的確,古代帝王選擇王城是很有講究的。歷代統治者之所以看中了西安,這與西安的地理形勢有關。西安地處關中平原,南阻秦嶺,北濱渭河,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在渭河、涇河、洛河、灞河、灃河、浐河、洨河、靈詔河環繞下,有 “八水繞長安”的美稱。因此,西安可謂是“天下之脊,中原之首龍”、“關中自古帝王州”的都城圣地。有詩贊曰:都城大國實堪觀,八水周流繞四山,多少帝王興此處,古來天下說長安。
西安
第一站
早上到達目的地,走出西安站,回首一望,高大的古代城樓映入眼簾,城墻左右望不到邊,那種綿延不絕的氣勢,令人震撼。原來眼前的古城墻正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桓。城的周圍是護城河。越是走近它越能感受到它作為帝王之家城桓的雄偉高大。導游說這座城墻位于西安市中心,墻高12米,相當于四層樓那么高,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全長14千米。在導游的解說下我對這座城墻更是充滿了好奇與敬畏。登上城墻,仿佛回到古代,樓閣、燈籠、炮眼、角樓、石板路……我租了一輛自行車,邊騎邊想象著在古代應該只有王公貴族才有這樣的機會在王城之上俯視一切。
環繞城墻14公里大約1個小時,可以將這座古城的中心盡收眼底,途中經過很多地標性的建筑,比如鐘樓,還有繁華的南大街,還可以聆聽城墻腳下的秦腔歌劇。
城墻上視野開闊,既能看墻內的老房小巷,又可看墻外的繁華現代。游覽西安城墻走的是歷史的腳步,看的是墻內外的市井生活,走一圈去感受這座城市的歷史,看一看古今風貌的變遷,美哉!妙哉!
來到西安,人們往往會想到西安的美食。下午我來到了西安著名的小吃街——回民街。西安回民街作為西安風情的代表之一,由北廣濟街、北院門、西羊市、大皮院、化覺巷、灑金橋等數條街道組成,在鐘鼓樓后。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街道兩旁大量的美食店鋪,近300種特色風味小吃,讓人流連忘返,欲罷不能。正宗的羊肉泡饃、肉夾饃、灌湯包子、鍋盔、臊子面、鏡糕、還有《那年花開月正圓》中吳聘愛吃的甑糕等等無一不把陜西面食的“絕”字展現的淋漓盡致。
西安
第二站
涼皮 鏡糕
肉夾饃 羊肉泡饃
回民街
灌湯包 冒菜
用最簡單的食材做最美味的食物
陜西涼皮,冒菜,即使點的是不辣,也足以讓我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但是的確非常好吃,搭配漢斯小木屋香檳,那種味道的魅力就是讓你辣到哭也會邊哭邊吃完,真是無辣不歡。走在回民街上,隨處可見老外。車夫登著三輪車邊走邊吆喝著“taxi”,兩旁的店家老板用英語和外國人交流,他們英語的語調之地道,語速之流利令我瞠目結舌,不愧是時尚與古韻并存的國際化都市!即使是市井之中,也無處不流露出這座城,這里人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內涵。
接下來
我還游覽了著名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存放玄奘舍利的大雁塔,保存著王羲之等古代眾多書法家真跡的碑林,流傳著凄美傳說的寒窯,浪漫的曲江,陜西歷史博物館,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后花園——興慶宮,百年名校——西安交通大學等等,長安的故事說不盡,數不清,就請諸位期待《走近古都西安(下)》,再來聽我娓娓道來吧!
歡迎您和我們一起講述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