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婆婆給孩子吃米糊的新聞沖上熱搜,很多人對此又不一樣的看法。老人覺得自己的孩子從小就是這么吃的也沒事;另一種看法則是覺得孩子剛9天,消化系統還沒發育,而且米糊這種食物在大家的認知中是在6個月左右添加輔食的時候才能給孩子吃的。
這么小的孩子能吃米糊嗎?產婦奶水不足,孩子到底應該怎么吃呢?
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兒科學會都建議母乳喂養至六個月后,開始添加輔食。這里的六個月是指滿六個月,即第七個月。
此時如果寶寶每天奶量穩定,每日喂奶五到六次,總奶量在八百到一千毫升,生長發育良好,家長就可以開始考慮添加輔食了。
很多家長再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都聽說過,6個月吃米糊,8個月吃蛋黃等。有比較這樣嗎?
其實根據根據美國兒科學會最新的育兒指南來說:沒有醫學證據顯示,按照特定的順序喂輔食對孩子有特殊的好處。
在時間上,大部分的孩子發育到6個月左右的時候可以添加輔食,但是在添加輔食的食譜上沒有一致的速率和順序。
基本原則是一次添加一種食物,連續添加3-5天,如果孩子沒有出現過敏癥狀,那么這種食物孩子就可以吃。
吃多少還是應該根據孩子的身體狀況讓孩子來控制,家長可以控制吃的次數,對于七個月的孩子,每天4-5次奶,一頓輔食就可以了。
輔食只吃米粉的話營養是不夠的,其他主食、蔬菜、水果、肉蛋類都要按正確的添加方式逐漸添加。此外,一定要增加運動,讓孩子醒時多趴著,如果會爬的話更好,運動量更大。
很多家長會給孩子把蔬菜攪打成蔬菜汁給孩子食用,其實從營養、健康角度來考慮,可以把菠菜、芹菜等纖維比較粗的蔬菜用攪拌機打碎給孩子吃,幫助孩子消化。
但是不建議榨成蔬菜汁,因為很多維生素、纖維素等營養物質通過榨汁的方式可能會氧化,尤其是再把蔬菜渣去掉,那營養更少了。
1
添加輔食同時也要保持母乳
和WHO一樣,中國營養學會也建議大家在:嬰兒滿6月齡后仍需繼續母乳喂養,并逐漸引入各種食物。不能母乳喂養或母乳不足的嬰幼兒,應選擇配方奶作為母乳的補充。
2
從含鐵泥糊狀食物開始
隨母乳量減少,逐漸增加輔食量。每天平均奶量為6個月800-1000ml,7-9個月800ml左右·,10-12個月600-800ml;親喂最簡單,6個月每天5-6次,7個月以上4-5次,寶寶感覺滿足就好。
在添加初期首先添加強化鐵的嬰兒米粉、肉泥等富鐵的泥糊狀食物。建議買現成的寶寶米粉,自家磨的米粉里面沒有強化鐵,可能會導致貧血哦。
3
提倡順應喂養
耐心喂養,鼓勵進食,但決不強迫喂養。強迫吃會造成寶寶逆反,更加不愛吃。家長們要相信寶寶可有判斷自己饑飽的能力。
同時鼓勵并協助嬰幼兒自己進食,培養進餐興趣。8個月開始鼓勵寶寶自己吃條狀食物,不僅可以鍛煉精細動作發展,還可以增進食欲。
4
不添加調味品
寶寶的輔食應該單獨制作,盡量保持食物原味,不需要額外加糖、鹽及各種調味品。保證一歲以內不添加任何形式的鹽,在一歲以后可以逐漸嘗試咸淡,但是也要盡量減少油、鹽、糖等攝入。
5
注重食材和衛生
選擇安全、優質、新鮮的食材。在制作過程始終保持清潔衛生,生熟分開。如果輔食沒有吃完,要妥善保存和處理剩余食物。寶寶餐通常常溫不超過2小時,冷藏48小時,冷凍1個月。
6
檢測生長數值
體重、身長是反映嬰幼兒營養狀況的直觀指標。不要拿別人家孩子作參考,要根據WHO的生長曲線哦。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生長規律的。
不要一味覺得胖乎乎的才是健康,只要符合生長曲線就是最佳生長模式啦~
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是家長都非常重視的事情,尤其是對于小月齡孩子來說,輔食的添加,就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還是建議在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科學、安全的喂養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