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已經成為了互聯網巨頭的競技場,幾乎所有國內互聯網公司都殺入了這一領域,并且在還沒有明顯商業化方向的情況下大打補貼戰。就智能音箱全球出貨量排名來看,依次為亞馬遜、谷歌、百度、阿里、小米。其中,國內企業百度、阿里、小米分別居于二、三、四位,相較2018年Q4出貨量而言,百度、阿里排名置換,其他排名基本不變。目前,百度、阿里巴巴、小米已經成為全球智能音箱領域出貨量的佼佼者。此外,京東、騰訊等也推出了智能音箱產品。那么,誰會成為智能音箱的霸主呢?
百度是在去年開始異軍突起的,并成功占據了一季度國內第一的市場份額。百度在進入智能音箱領域早期犯了個大錯,在競爭對手普遍推出500元以下價位的智能音箱時,百度推出了超過1500元價位的智能音箱。在產品尚處于嘗鮮階段的時候,這樣的定價明顯不利于產品的出貨量,之后百度迅速調整策略,開始持續推出多款百元價位的智能音箱產品,獲得了市場的認可。
百度的優勢在于其自身的搜索引擎系統以及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持續投入,智能音箱目前的服務形態與搜索引擎頗為相近,尤其是聽音樂、資訊等,本質上依舊是搜索排序,而未來的一條變現之路就是信息流廣告,這一塊兒都是百度最為擅長的。只是智能音箱同時還需要控制智能家居,另外很多手機廠商從人工智能助理方面切入,這是百度的劣勢。
阿里巴巴的優勢在于其雄厚的資源和技術實力。智能音箱有可能成為下一代互聯網的最重要入口,并且重構包括搜索引擎、電商甚至社交等多重互聯網產品形態,阿里巴巴在進入該市場早期大打價格戰,發出巨額補貼,智能音箱出貨量成長較為迅速。阿里巴巴同時還具有與眾多智能家居品牌合作的基礎,可以通過其電商領域進行多角度的切入。
小米目前來說在智能音箱領域發展不錯,其優勢主要在于硬件方面,這又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智能手機,當人們習慣使用智能手機的智能語音助理以后,自然也會逐漸過渡到智能音箱甚至是其他品類的人工智能助理;二是智能家居,小米擁有國內最為完善的智能家居生態,可以說是除了大家電領域還比較弱小以外,其他包括空氣凈化器、燈具、開關等都有非常大的優勢。小米的弱勢則在于資金相對于百度和阿里巴巴還是比較弱的,同時在軟件產品上經驗可能有所不足。
這三家都有可能成為未來的智能音箱霸主,而一旦穩固這個地位以后,在智能音箱商業化方向較為穩定以后,可能會成為一個全新的且更具統治力的巨頭。
從技術上來講,智能語音的發展讓應用這一技術的產品得以發光;從產品上來講,智能手機市場出現下滑趨勢,相關企業需要有下一款增量級產品以使企業持續發展;從市場上來講,智能音箱也被驗證為貼近用戶、滿足多類用戶基本交互和傳遞訊息需求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