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兩周,在聊新學期計劃《新學期計劃出爐!陪娃走過小學六年,我總結出來每個階段必攻克的重點!》時,好多朋友就說,Mr媽,趕緊分科寫寫!
今天便先來聊聊“語文在小學六年的階段必攻重點”。
先嘮叨兩句:
語文學習并不玄乎,它不講究快速猛烈,每個階段就幾個重點。我們抓準了,一環環上去,語文就自然而然會順利成長。
具體是怎樣?我們開聊吧~
1
小低語文要關注啥?
小低入學,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會覺得娃哪哪的積累都不夠,識字、寫字、古詩、閱讀......好多東西要抓。
但其實,小低年級的重點并沒有那么多。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
有些東西抓了也不見得有大用處;
有些東西不抓,日后也會自然而然解決。
我先說說小低語文最需要抓什么吧:
識字
如果識字量不大,會有什么影響呢?——新一的娃,看不懂題目;閱讀能力難培養;數學拓展搞不通......一句話:學習阻礙極大。
識字和理解力掛鉤,是語數學習開展的基礎。不懂字,寸步難行。只有拓寬了識字量,才好把閱讀習慣、書寫等抓起來。
我給大家劃一下時間線:
到了一年級下學期,老師們便不會再給孩子讀題了。這意味著孩子那時便要有獨立的讀題能力。
所以,敲個小黑板啊:識字積累不多的娃,務必要在小一寒假或之前就把識字趕上來!
當然,幼小銜接這一年有陸續看我文章的朋友,估計識字早就過關了。因為作為二胎媽媽,我堅定主張早識字。
在小R身上,我們體會到的好處就是:
一、能盡早獨立閱讀,不需要老依賴我在旁(二胎媽媽在親子閱讀陪伴上經常有心無力)。
二、數學拓展順利。很多孩子的數學拓展受限,一部分原因就是閱讀受限。讀不懂,就無從談理解知識點了。
早識字,優勢的確很多,不至于以一種追趕心態度過新一。關于識字話題,想重溫的朋友歡迎戳以下去看看:
《如何學前快速大量識字?小學也有識字坑?倆娃驗證實效的方法一次性分享》
對于小低的識字,我認為應該爭取的目標是:能獨立閱讀純文字書目。
是的,不是認識多少字,而是能力表現。
別僅閱讀感興趣的讀物,多內容領域都讀讀。可以多對標課本推薦書目哈。
寫字
這里聊的寫字,不是說必須學一手好字,而是會寫字。
關于寫字,我家湊巧有寫字渣一枚。大M在小低時寫得真不好,但我有耐心靜待花開,且在中年級抓住寫“規范字”的一系列措施。目前大M的字,版面很舒適,完全不影響評分。
寫字話題很大,渣渣和霸霸都各有路徑。往后我再開一篇聊聊。
不管寫得如何,我建議是:先保證寫得出。
寫字,不僅牽連往后作文練筆,還關乎數學拓展,屬于一種基本功。
我給大家一些目標建議:
寒暑假,爭取讓娃過一遍課本的“識字表”,90%會寫;
寫字,最好是“寫字+組詞”一同進行;
如果娃積累不多,沒法做到,那就先保證課本的“寫字表”全部過關。
閱讀能力初步建立
關于小低閱讀力,我想分享一個事實:
教綱對語文閱讀力要求,是斷崖式提升。低年級字量并不多,重點是養成習慣。但到了高年級,閱讀量要求非常大,大得有點恐怖。
(六年級110萬字約是8-10本書,平均每月讀2本,大家可以看看娃是否能做到)
如果低年級無法建立習慣,日后就很難有閱讀速度,十有八九達不成閱讀要求。
大家切記要重視。真正的閱讀力,當下就是最好的培養起點了。
其余可抓可不抓的項目:
以下項目,我認為是能做當然是好,但萬一兼顧不上,也別給家庭很大壓力。因為很多是學校也會助力抓,孩子后續會自然成長起來。比如:
古詩:雖說早背早記憶,但到了六年級,絕大部分學生都會過關。有些早跑,除非拓展得非常多,否則差距基本就被抹平了。大童的理解力強了,背誦一點不輸小童;
古文:很多人以為要靠背,但真不急,跟著校內理解透實虛詞更關鍵!這塊我們家得分很強,往后也寫寫經驗。
寫作:識/寫字能力好,我個人傾向二年級開始動筆,這是高標。當然,不想提前,三年級開始動筆也絕不差。
再次重申哈,我聊這些點不是說不重要。有能力,什么都可以搞得深且精。
但很多的確就不是一二年級的重任。作為小六家長回頭 看,教材有很系統的規劃,抓準階段重點就行了。
2
小中語文要關注啥?
當識字和寫字關過了,孩子也愛閱讀,語文教材的要求也轉移到下一階段。
對于小中年級,我認為大家要多關注以下方面:
閱讀
這里講的“閱讀”,內涵是有幾方面的:
閱讀答題:
從三年級開始,卷面閱讀會有簡答題。老師也會教閱讀答題格式。
我發現,吐槽孩子讀了很多,答題總拿不到分的朋友,多在小中年級。這個階段大家對閱讀的理解是最混亂的。
我先說個小規勸吧:娃在小中階段,還需要引導、鍛煉和成長。閱讀絕不是不值得!恰恰是長期閱讀,才能塑造高年級的穩定。
怎么更好答題?
除了上課、刷題練習,我認為最關鍵是認真課堂聽講。語文教材對所有答題模板都有涉及。小中兩年會逐步學會。大家可以耐心等待孩子積累和進步。
(小時候的大M和小R,
反正,沒空陪也要創造閱讀氛圍)
閱讀理解力:
答題拿分,除了懂規范答題,還有一塊是自身理解力。
這塊也是小中需要留意的點:必須多閱讀,開始關注精讀!
閱讀速度:
沒有足夠閱讀速度,題量大就肯定做不完。
大M暑假參加了一些測試,很多娃嗷嗷大叫:語文閱讀做不完!是的,一旦涉及選拔性考試,難度提升,閱讀速度就彰顯重要性了。
解決閱讀速度,也是靠多閱讀!
寫作
小中年級的寫作難點是:順利成文,學會一定技法。
說實話,我認為最大難關應該是三年級,孩子從沒寫過,要過渡到限定時間成文。很多孩子哭喊著不會寫,吐不出字數,可能都要小一年。
小中寫作并不高,搞好校內八單元作文是王道。
大家關鍵還是要關注:
順利成文;
限時成文;
有一定好詞好句積累,修辭方法運用。
把這幾部分處理好,就達成語文階段能力要求了。
小古文
三年級開始,小古文就要正式納入了。
教材對它的處理并不拉拔,可以說是循循善誘,厚積薄發。
認真聽課,把課文實詞、虛詞、翻譯都做好吸收,是關鍵。寒暑假也可配搭著刷幾篇小古文。
我看到的考題,不至于出偏題怪題,要考倒娃,反而更注重知識點潛移。另外,古詩和古文并不割裂,孩子直譯能力會互相潛移。
所以,大家可以有一定重視,但也不用太著急,非得孩子實現怎樣的答題水平。
一般積累到六年級,不少孩子答題水平都相當不錯,這就是持續學習的成效。
Mr媽碎碎念:
三四年級,我感覺是最混亂的階段。
因為轉折性最大,要求撲面而來,娃會跌跌碰碰。而且,因為尚看不到未來,大家會不經意否決過往安排,比如認為閱讀沒啥作用。
我覺得嘛,想良好過渡,一二年級還是需要打好基礎,能力強的適當練筆。
另外,務必堅持閱讀,這是長期主義。
3
小高語文要關注啥?
如果大家一直有堅持閱讀,此時就大派用場了!
來到高年級,靠記背答題公式并不能100%攻克閱讀理解。它開始考究孩子的理解力,精讀能力了。
這些能力,除了通過課堂老師教精剖文章,更多靠自己課下積累,多看書,學學精讀等等。
相比閱讀,寫作要求并沒那么高。
但是,親們,上了初中后,娃們寫作水平會千差萬別,好些娃完全能輸出高水平寫作。覺得娃語文還行,希望趕第一梯隊的,可以多關注寫作思想性這個點。
但如果覺得不急,那就先跟好校內八單元,夠用。
可見,到了高年級,閱讀+寫作依然是重點,但要求普遍高了。除了這兩塊,有一個知識版塊也悄然加入,那就是:文學常識。
如果說過往都是泛積累,現在就要有高準確率的文常答題。這塊最好要配合刷題進行。
不管是基礎知識,古詩詞等,來到六年級,不少孩子都積累了相當的量。哪怕僅是校內,知識點也不少了。
高年級一大重任,就是新舊交叉結合。一方面會學習新知識,另一方面開始梳理鞏固舊知識。
比如像古詩詞,量和理解都到位了,此時刷題才是最恰當的,也能查漏補缺。
Mr媽小總結:
小高語文,教材對閱讀理解的要求會持續提升,有難度感。
除此外,其它都是按部就班學習。家庭需要關注的是梳理,把知識鞏固下來,更好銜接初中。
今天聊了一下小學六年語文階段重點。
說實話,語文領域可以發力的點很多,不可能短期一下全覆蓋,否則會影響其它科目發展。
我一直的策略,都是跟著教材走,抓好階段重點,扎實去學好。
這話不是雞湯。
我相信很多朋友應該都能感到,很多超前安排,往后看來效用都不高。比如光識字不抓閱讀,只背誦不抓理解......
做好現在,真正去做好,就是把握語文的一切。我們一起共勉吧~
覺得文章有用的話,記得點贊,在看,你們的反饋,是我碼字的原動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