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ind 作為一個全功能的思維導圖和頭腦風暴軟件不斷成長,我們也看到來自各行各業、有著不同興趣的有趣用戶,在使用它的過程中發揮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創造力。
這一次 Rose 主動聯系了我們,她是一名來自廣州高校的應屆畢業生,應用心理學專業,目前任職某市場部,喜歡音樂、文字,使用 XMind 兩年有余。來看看這一次思維導圖會和心理學產生怎樣的火花?
Q:先聊聊目前的自己以及在做的事吧?
A:hi,我是 Rose ,來自廣州高校的應用心理學專業。作為今年的應屆畢業生可以說是「命途多舛」了。白天面試,晚上實驗室,左手簡歷,右手論文。不過謝天謝地,目前論文答辯、畢業、工作終于都已塵埃落定。
A:第一次使用 XMind 大概是2018年,我們有一門專業課叫做「普通心理學」。
當講到「認知心理學從信息加工理論的觀點出發,把人類的問題解決過程看作是對問題空間的探索」時,
老師用思維導圖作為例子,把這個難懂的專業概念可視化了——
中心主題就是問題本身
有了問題后,思維中會自動形成一個有序列的心理圖式
并用解決過程的各個步驟去填充
老師還推薦了一些思維導圖軟件,我挨個試用后選擇了 XMind 。因為它的界面設計優雅簡潔,功能簡單易上手,免費版也足夠好用,圖庫中的圖看起來就像思維藝術品。
Q:在學業中會用 XMind 做些什么?
A:自從進入大學后,已經把「學心理學不會讀心、算命、解夢、看相、摸骨」說到疲倦,那么接下來總有人會問我,你們心理學都在學些什么?
學業上我主要用 XMind 梳理知識、做課程作業和畢業論文,也從這三個方面帶大家看看心理學學生的日常。
知識梳理
心理學是一門會用到數學、物理學、生物學、神經學、醫學、社會學等多領域知識的交叉學科。
我們會從個體本身和外界環境的角度,探尋「人為什么會這樣想/做」的問題,例如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等大家喜聞樂見的有趣內容。
但光觀察現象、腦補推理是不夠的,需要通過實驗或問卷數據證明。因此我們會學習實驗心理學,看經典的實驗是如何設計的。再通過 Eprime (一個做心理學實驗的編程平臺)來編程實驗,找參與者做實驗。
通過實驗或問卷獲得數據后,還需要處理數據,推理結論,所以需要學習測量和統計理論,還有 SPSS 或 R 語言這樣的數據處理工具。
我會用 XMind 繪制一張魚骨圖,由心理學專業學習的全流程出發,記錄下部分課程。這樣可以更加清晰地知道我上這節課的目的,更加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習。
考試復習就不說了,我們宿舍期末復習必備 XMind ,用得最多的也是這時候。
我的經驗是,將一本書分為不同章節,在一個 .xmind 文件里創建多個畫布,這樣一章就是一個文件,復習整理起來非常方便定位。
課程作業
作業大多是小組作業的形式,經歷過的大學生們應該都懂,其可怕程度甚于期末考試。
當大家作為一個團體去完成任務時,個人的表現程度不會被單獨進行評價,所以團體中的每個人都會降低活動積極性和效率。社會心理學中稱其為社會惰化效應。
這種情況很難避免,所以后來我開始用思維導圖明確小組作業分工,并記錄每位成員的具體勞動成果,后來發現這樣明顯提高了效率。
主要用到以下三個功能:
「邏輯圖」——拆分目標
「圖標」和「顯示圖例」——明確成員分工
「外框」——明確時間
畢業論文
作為一個本科生,在沒有多少學術訓練的情況下,要完成一篇萬字學術長文是比較困難的。所以,我先用 XMind 梳理了論文寫作流程,寫作流程基本也等同于整個科研工作開展的順序。
這其中,我感覺「插入圖片」和「超鏈接」尤其有用。
在心理學論文中有很多模型和數據圖表,例如這里出現的四種不同的心理加工模型,它們之間的細小區別直接關系到我的研究假設和結論,在導圖里非常方便我對它們進行比對。
「超鏈接」主要使用在引用參考文獻的時候。
例如實驗結果數據分析,我綜合參考了兩篇論文的分析方法,把它們單拎出來寫進導圖里總覺得太多,也難以完整,這時候我就用超鏈接直接把原文 PDF 附在子主題里,需要的時候直接點開。
做這么一張思維導圖的好處是貫穿整個畢業論文工作始終的。
方便開展研究和下筆寫作
因為時間短任務重,所以梳理好思路后,需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非常清晰,效率極高。并且,論文寫成什么樣,其實在下筆的那一刻就決定了,因為論文不過是把所做的工作記錄下來而已。我可以隨時在導圖上記錄和回顧每一步。
和導師交流順暢
和導師討論時,我們可以迅速定位和解決問題。因為導師同時帶了好幾個學生,很難記住我的論文有什么內容,所以在每次討論的時候我就直接展示思維導圖給他看,他立刻就知道我這個問題是從哪里來的,他可以怎么幫助我解決。
答辯胸有成竹
整個論文過程用思維導圖走下來,我發現自己最終可以做到心中有圖。在做答辯PPT的時候幾乎不用修改,答辯過程也非常順暢。
論文嘛,這么短的時間也很難為祖國的科研事業添磚加瓦,更多地是訓練自己的學術基本功。
感謝 XMind ,我最后看著自己的三萬字論文,不敢相信這居然是我能寫出來的東西。
A:因為工作后,用 XMind 制作思維導圖和他人交流的場景越來越多,所以最近碰到的瓶頸主要有兩個:
1、自嗨式作圖
我現在回顧自己以前做的圖,發現圖又大,內容又多,過于追求完整,難以讓人快速抓住重點。這樣不利于自己復習回顧,也不利于給他人展示,陷入了自嗨式作圖的困境。
后來我發現的解決方法是:
多建立幾個畫布
一個畫布里的層級不超過 4 級
句子全換成關鍵詞
多用標注、聯系、外框、概要等多種功能來加強邏輯
這樣就好多了。
2、如何提高圖的設計感
雖然 XMind 自帶的模板已經足夠好看,但是我想鍛煉一下自己的審美。從排版和配色的角度,也能做出圖庫里那種藝術品式的思維導圖。
目前這個問題還在努力中,也歡迎大家(尤其是設計師朋友)可以在留言區給我提供一些好辦法~
分享達人:
·XMind 達人說·
「XMind 達人說」是我們專門為各個領域的思維達人而設的欄目。高手在民間,XMind 用戶們在各個工作領域積累的使用經驗、實際應用技巧和獨特的玩法,對于每個喜歡這個軟件的人來說都是寶貴的借鑒。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