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非全日制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學費貴,名額多,超過全日制招收名額,畢業發雙證,有的還只是周末授課,不安排住宿,不享受任何助學金。
非全歧視是否存在?
當然存在。
雙非歧視、本科歧視、專業歧視、文科歧視......在學歷代表戰斗力的社會,你能看到各種歧視,現實也是如此,北京地區體制內招考對戶籍存在一定的限制,法檢崗位的對法本的要求等等。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歧視普遍存在,存在非全歧視也很正常。
客觀而言,在同等條件下,考上全日制難度確實比非全日制大。而一定程度上來說,難度直接代表證書的含金量。
再者價值衡量標準是多元的,舉個例子,在就業時一個雅思7.5、專業證書齊全、TOP2熱門專業、有著豐富工作經驗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和雙非冷門專業全日制對比,兩者的含金量究竟如何呢?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與其在意他人的歧視,還是努力讓自己更加優秀!
非全日制和全日制有什么區別?
非全日制研究生雙證齊全,既有畢業證,也有學位證,但是會在畢業證上的學習方式注明“非全日制”字樣,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和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生方式相同,都必須通過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統一考試。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實行相同的考試招生政策和培養標準,其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來源:百度百科)
非全日制研究生現狀?
2017年第一屆非全日制研究生開始招生后,關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制度的爭議一直很大,由于第一屆三年制非全日制研究生還沒畢業,培養方式、配套政策還在摸索過程中,加之大部分人對非全缺乏了解,將非全和以前的在職單證研究生混為一談,所以目前非全日制社會認可度較低。
非全日制研究生能否報考公務員?
根據政策來看,非全日制研究生獲得的是“非全日制”學歷,而全日制研究生獲得的是“全日制”學歷。
不過,根據國家政策,非全日制研究生學歷注明“非全日制”只是為了區分兩者的學習方式,對證書本身的含金量和認可度是沒有影響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學歷與全日制研究生學歷是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
非全日制研究生學歷考公務員也是可以的。不過,需要招生單位沒有特別要求的情況下,如果招生的崗位注明需要“全日制”研究生學歷,那么非全日制研究生學歷則不能報考。
“應屆”非全的就業情況表
范圍涉及私企、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等崗位。
圖片來源:(微博)非全日制研究僧bot,侵刪
招收非全研究生也分“三六九等”嗎?
待遇最好的學校:有獎學金、給解決住宿、畢業有三方、給派遣。
這類學校分2種情況:
1、學校對本校的非全日制學生有足夠的信心(常見于以往具備豐富在職單證研究生培養經驗的學校)。
因此這次的非全研究生政策正中學校下懷,毫不猶豫的就給了應屆生身份和校招資格,來鼓勵廣大考研學子踴躍報考。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浙江大學。遇到這種學校還是從了吧。
2、學校看好非全研究生的未來趨勢,恰好一些好學校們對這里不夠重視,于是想通過好好發展這一塊來彌補學校生源不足的問題。
這樣的學校可能一般名氣并不是很大,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也比較一般(否則為啥一志愿生源不足)。
但對于非全的優勢在于,你進了這樣的學校一定會得到很好的待遇,起碼校方會非常的重視你們,主動的為你們謀取一些利益。畢竟你們對于學校來說是一筆不菲的投資,把你們搞差了學校的損失其實是更慘重的。
待遇最差的學校:無獎學金、不解決住宿、畢業不派遣,且學校沒有任何合作的企業與研究所,不能為非全提供實習機會。
這樣的學校2個字,不去。研究所3年學費、生活費、房租算下來最保守估計,花銷也在6到10萬之間。有這筆錢,去哪里學不了東西、漲不了見識?偏偏去個水學校混個沒啥用的水文憑,是不是人傻錢多?
待遇介于二者之間的學校:看你自己選擇了。
應屆畢業的適不適合讀非全日制?
1、絕對要關注學校對于畢業后是否有三方協議和派遣證,這是自己的核心利益所在,直接決定了你畢業后工作的機會。
但并不是說沒有三方和派遣就沒有讀的必要,這里主要影響的是體制內的行業,比如央企、國企、銀行等等,體制外的工作沒派遣和三方影響不是很大。
2、關注一下所報考學校是否具有豐富的過去在職單證研究生的教學經驗,以及曾經在職研單證究生的就業數據。因為如果學校有著豐富經驗的話,那么就一定會積累一定的平臺資源,比如跟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推薦實習等等,這些資源的威力不容小覷,好平臺的實習、工作經歷某種意義上勝過學歷的作用。
一般沒有在職單證培養經驗的學校,大概率選擇以全日制研究生的培養模式去對待非全研究生,一旦日后非全研究生不被認可你會非常被動。
而擁有平臺資源的非全哪怕日后非全不被認可,憑借自己鍛煉出的工作能力也可以找到一份不亞于全日制研究生的滿意工作。
不論政策如何改變,把自己變優秀總是不怕的,加油!
〖 關注聚創 〗
▽
知乎:聚創考研 | B站:聚創考研 | 抖音:聚創考研網
微博:聚英廈大考研資訊 | 小程序:聚英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