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調(diào)節(jié)是糖尿病人的必修課。常聽到一些糖友說:饅頭、面條升糖快,要少吃;定量吃米飯,吃不飽,多吃血糖控制不住,因此每天為了糾結(jié)吃什么而苦惱。
哪種主食升血糖速度快
我們都知道,食物對血糖的影響主要取決于——血糖指數(shù)(GI)。
高GI的食物,進入胃腸道后消化快、吸收率高。這就代表著葡萄糖入血速度快,引起血糖波動大,血糖升高不易控制,而低血糖指數(shù)GI的食物則相反。
一般GI<55%為低血糖指數(shù)的食物,推薦食用;
GI在55%-70%之間,適量食用;
GI>70%的食物,少量食用或避免食用。
三種食物的升糖指數(shù)從高到低的排序為
饅頭>大米>面條。
其實,我們不必糾結(jié)這三種主食哪種升血糖快,因為三者雖然有所差別,但相差不大,選擇哪種都不會更低。作為中國人,我們也不能完全拒絕這三種食物。
要想做好飲食調(diào)節(jié),更好地控制血糖,我們要做的就是掌握飲食、烹飪的小細節(jié),學會“吃飯”,使血糖平穩(wěn)達標,不再為選擇哪種食物更優(yōu)而糾結(jié)。
糖尿病人飲食原則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要特別強調(diào)改變不健康的營養(yǎng)和膳食,控制總能量的攝入,食鹽的攝入和脂肪的攝入,尤其是動物性油脂。建議三大營養(yǎng)素的能量供給占比為脂肪:20-30%,碳水化合物:45-60% ,蛋白質(zhì):15-20%,。少食多餐清淡飲食,每日食鹽用量不超過6克。
《中國糖尿病指南(2017)》推薦如下:
吃、動平衡,合理用藥,控制血糖,達到或維持健康體重;
主食定量,粗細搭配,全谷物、雜豆類占1/3;
多吃蔬菜、水果適量,種類、顏色要多樣;
常吃魚禽,蛋類和畜肉適量,限制加工肉類;
奶類豆類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選擇;
清淡飲食,足量飲水,限制飲酒;
定時定量,細嚼慢咽,注意進餐順序;
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個體化營養(yǎng)指導。
3招延緩血糖上升
1、細嚼慢咽降血糖
細嚼慢咽,就是糖尿病友在吃飯時增加咀嚼次數(shù),延緩進食的時間,減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這樣分擔了胰島素分泌高峰的不足,減輕了胰島的負擔。這是一種很好地控制餐后血糖的做法,減少了進餐引起的血糖波動。
另外,咀嚼動作還會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我國有兩位生理學家和生化學家曾針對糖尿病人進行過一場“嚼海綿”的實驗。當時抽取了50位糖尿病患者,請大家咀嚼消毒過的海綿半小時,半小時后發(fā)現(xiàn)50人的所有血糖、血脂都有下降。
所以,糖尿病友吃飯時細嚼慢咽,可以有效防止餐后血糖升高,長期堅持還能改善血糖居高不下的狀況。
2、適當放置降血糖
很多研究發(fā)現(xiàn),食物放涼了再吃可以減慢消化速度,阻止了血糖飆升。在營養(yǎng)學上,淀粉被分為“快消化淀粉”、“慢消化淀粉”、“抗性淀粉”三大類。其中抗性淀粉在體內(nèi)消化速度最慢,吸收效果差。
而米飯、面條、饅頭冷卻后淀粉構(gòu)型改變,所含抗性淀粉增加了,升高血糖的速度會變慢。
3、合理搭配降血糖。
增加粗糧比例,多吃蛋白質(zhì)。
變細糧為粗糧,既增加食物多樣性,又均衡了各種維生素、礦物質(zhì)的不足、更增加了膳食纖維的攝入,起到降低血糖的效果。例如小麥粗加工制作成全麥面,這樣的全麥饅頭的升糖指數(shù)變?yōu)?0以下。同樣的面條做成雜糧面條(加入各種雜豆面),米飯做成粗糧米飯(加入小米、黑米、紫米等),升高血糖的速度均會下降。
蛋白質(zhì)食物飽腹感強,同時也讓身體增加了營養(yǎng),減少了碳水化合物主食的用量,血糖也會比較的穩(wěn)定,不會出現(xiàn)大的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