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同型半胱氨酸(簡稱血同)在前兩年大火了一把,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的維生素補充劑的銷售,當然,不正確的事情似乎都無法長久,今年所謂的血同宣傳(當然后面跟著是保健品的銷售)也開始偃旗息鼓了。雖然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但是簡單的吃兩片補充劑就能減少他所伴隨的心血管疾病上升的風險么?
一、什么是同型半胱氨酸?怎么來?去哪里?
同型半胱氨酸(Hcy) 是甲硫氨酸(蛋氨酸)脫甲基后形成的一種含硫氨基酸。甲硫氨酸是人類的必需氨基酸之一,來源于食物比如豆類、動物性食品,它參與人體蛋白質合成、代謝等。
甲硫氨酸在甲硫氨酸腺苷轉移酶的作用下與ATP結合形成S-腺苷甲硫氨酸(SAM),SAM 脫甲基后變為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H) ,然后在SAH 水解酶的作用下分解為Hcy和腺苷。
Hcy在人體內主要通過兩種途徑代謝: 再甲基化和轉硫作用。
1、再甲基化過程是以5-甲基四氫葉酸為甲基供體,在維生素B12 依賴的甲硫氨酸合成酶的作用下重新合成甲硫氨酸。此外在肝細胞中,甜菜堿也可作為甲基供體,完成再甲基化的替代過程。
2、在轉硫途徑中,Hcy 首先在以維生素B6 為輔因子的胱硫醚β合成酶的催化下與絲氨酸縮合成胱硫醚,并最終轉變為半胱氨酸。在體內,約1/2的同型半胱氨酸通過葉酸的循環重新合成蛋氨酸,另一半的同型半胱氨酸則通過轉硫基途徑。
維生素B6、B12 是同型半胱氨酸代謝過程中代謝酶的輔因子,葉酸是其再甲基化過程中甲基供體的原料。
二、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多少正常?危害?
HCY濃度的正常值為5~15 umol/L,高于此值為高HCY血癥。
高HCY分為三種情況:
1、輕度升高(15~30 umol/L)
2、中度升高(30—100umol/L)
3、重度升高(>100 umol/L)
同型半胱氨酸最直接的危害是損傷血管,還包括:
1、通過氧化和亞硝化反應對血管內皮產生毒性;
2、刺激血管以及心肌平滑肌細胞增生;
3、促使心肌細胞鈣超載,易引發心肌缺血、梗死等病理變化;
4、參與致血栓、動脈粥樣硬化形成作用;
5、干擾谷胱甘肽合成;
6、影響體內轉甲基化反應,進而影響細胞的發育與分化。
同型半胱氨酸已經成為心腦血管疾病獨立的危險因子以及其他多種疾病的危險因素。
三、補充葉酸、VB6、VB12是否可降低HCY水平?
2004有人研究分析了688例中國人中血漿中同型半胱氨酸濃度與葉酸、維生素B6、維生素B12的關系,結果提示,血漿中同型半胱氨酸濃度葉酸、維生素B6、維生素B12呈強負相關。既然體內同型半胱氨酸過高可導致必腦血管疾病的概率增加,維生素B6、B12、葉酸在同型半胱氨酸代謝過程中發揮著重要關鍵輔助作用,似乎只要提高這三種維生素的攝入量就可以降低體內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但是幾乎所有這類的實驗都有一個共同的致命缺陷,那就是觀測終點的設定僅僅為觀察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濃度改變,卻忘了我們的初衷是心血管疾病,所以可以說那些所謂的有效實驗都非常的想當然,不能作為補充維生素降低心血管疾病的證據。那么我們就要尋找更直接的證據,但真相往往是殘酷的
2015年發表的《聯用葉酸、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影響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薈萃分析》顯示,對1994年2月至2014年2月發表的有關葉酸、維生素B。和維生素B12聯合應用影響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的隨機對照試驗(分為維生素組與安慰劑組)的文獻進行薈萃分析,結果維生素組與安慰劑組之間的心血管事件、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心因性死亡發生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2016年發表的《葉酸、維生素B 1 2和B6聯合使用對心腦血管病發生風險影響隨機對照試驗的Meta分析》顯示,對1980—2014年有關補充葉酸、維生素B12和B6與心腦血管疾病發生關系的隨機對照文獻進行薈萃分析,聯合補充葉酸、維生素B12和B6對心腦血管疾病事件、心肌梗死的發生無顯著影響,但可以降低中風發生的風險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雖然未發現葉酸、維生素B 12、B6聯合補充降低心腦血管事件和心肌梗死的發生風險,但卻發現能夠使中風的發生風險降低14%,有關生物機制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哈佛的Joseph Loscalzo述評稱:“認為葉酸降低Hcy水平,因此亦有降低動脈粥樣硬化危險之效,這種直接的認識對復雜的代謝網絡太簡單化了”。 那聯用B族維生素能降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卻未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原因在哪? (1)大劑量的維生素B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帶來的益處可能被其他這方面的影響所降低或平衡掉。 (2)葉酸通過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循環,可能給心血管疾病預后帶來不利影響。葉酸誘導同型半胱氨酸再甲基化生成甲硫氨酸,降低了s腺苷甲硫氨酸水平,而增加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可競爭性抑制體內的甲基化反應,引起DNA低甲基化,引起內皮細胞結構與功能改變。由于蛋氨酸循環能力增強,血漿中的同型半胱氨酸自然會減少,但同型半胱氨酸則通過轉硫基途徑生成的半胱酸減少,導致谷胱甘肽合成也減少。 (3)葉酸參與DNA 合成,大量的葉酸可以促進細胞增殖,從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惡化。 (4)葉酸是一碳單位如甲基、亞甲基的攜帶單位,葉酸過多可能會影響細胞內的一碳代謝。 雖然同型半胱氨酸與心腦血管疾病有較好的相關性,但是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可能僅僅是多種心血管疾病病因所引起的伴隨癥狀,單獨降低這個指標無異于降低疾病風險,反而會使人麻痹大意 所以,聯合使用B族維生素以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但目前尚無可靠證據表明其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盲目使用葉酸、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干預可能達不到預期效果,反而會在血管重建、心肌修復和動脈粥樣硬化發展方面帶來潛在的風險。
四、影響體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因素到底是什么?
體內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主要受遺傳、食物營養、生活行為等因素的影響。
遺傳因素主要包括N5甲基四氫葉酸轉甲基酶及胱硫醚-β-合成酶的基因發生突變,引起酶的活性降低,從而導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
體內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還與飲食有著密切的關系,血漿中維生素B6、B12和葉酸的濃度越低,其同型半胱氨酸的濃度越高。由于動物蛋白中蛋氨酸的含量比植物蛋白約高三倍左右,可以產生較多的同型半胱氨酸。
生活行為因素: 吸煙、飲酒等; 其他疾病的影響:腎臟功能異常、慢性消耗性疾病等。此外,有些藥物能夠通過干擾維生素代謝而影響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如苯妥英鈉、酰胺咪嗪和異煙肼等。
因此體內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升高原因是復雜的,不能簡單使用增加B族維生素來解決。排除遺傳、藥物因素,大部分與我們的飲食非常相關,降低同型半胱氨酸還是從飲食運動方面入手比較安全可靠。
五、如何降低體內同型半胱氨酸從而預防心血管疾病呢?
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中國專家共識2010建議:
合理膳食:
①每天多吃蔬菜水果,少油,少鹽,每日飲水量至少1200 ml。
②不建議任何人出于預防心臟病的考慮開始飲酒或頻繁飲酒。
③減少鈉鹽攝入,每天食鹽控制在5 g以內
規律運動:
①每天堅持至少30min以上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
②每周進行至少2次抗阻訓(如負重訓練)。
控制體重:
超重和肥胖者在6~12個月內減輕體重5%~10%,使BMI維持在18.5~23.9。腰圍控制在男續≤90 Cm、女≤85 cm。
戒煙
最后,希望大家再次意識到我們的健康應該來自于更基礎的東西,他藏在我們的一日三餐當中,也藏在你平時走路當中,絕對不是兩片藥片就能提供給你健康的。健康正是因為來之不易,才會讓人們彌足珍惜。
參考文獻:
1.醫學研究與教育第26卷第1期《S-腺苷蛋氨酸的研究進展及其臨床應用》
2.臨床醫學2012年1月第32卷第1期《同型半胱氨酸與心血管疾病》
3.中華心血管病2015年6月第43卷第6期《聯用葉酸、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影響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薈萃分析》
4.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6年7月第37卷第7期《葉酸、維生素B12和B6聯合使用對心腦血管病發生風險影響隨機對照試驗的Meta分析》
5.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OO6年第20卷第3期《HOPE一2:補充維生素不減少心血管事件》
6.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中國專家共識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