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虛榮心太重的人
這類人十分在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細化追逐時尚,最喜歡別人對他行注目禮。他們對華服美食、名車名店、高級娛樂場所、奇聞異事、小道消息等似乎都懂得幾多,談起來頭頭是道、滔滔不絕。因為他們太注重外在的東西,而對個人的素質和氣質疏于培養,但又渴望得到別人的喝彩,于是,他們憑內在的實力無法達到這種目的的時候,說謊便成了他們最常使用的手段。
二、自卑感太強的人
這類人內心大多十分敏感,他既能敏銳地感受到自己許多不如別人的地方,同時,又極容易把周圍一切人對自己的注意——哪怕是關心和幫助——看成是對自己的憐憫。自卑心理較強的人,雖然自卑,但又不甘心自己目前的處境,總覺得自己應該又比眼下更好的表現、更高的物質待遇,受到更多的尊重和承認。面對自己的實際情況,自卑者往往不是想辦法來解決,而是選擇逃避。這些自卑者多半會以謊言為武器來調整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和形象,用謊言來安慰、麻痹自己,在幻想中獲得滿足感和認同感。
三、爭強好勝的人
一個人要強本不是壞事,要強可以促使自己奮發向上,在工作和事業上有較大的成就和作為。但任何事情都有個限度,超過這個限度便走向它的反面。要強也是如此,事事要強,時時要強,總想高出別人一頭,這作為一種理想是很不錯的,但如果把它落實在生活中,則太困難了。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受天賦、出身、教養以及身體狀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要達到在每一時間、每一領域都高人一等,那幾乎是不可能的。有著要強心理的人活得很累,他們事事都想出類拔萃,對自己要求很高。一旦他們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或遭遇挫折,往往沒有勇氣去面對,只能用謊言編織理由為自己尋找退路,維護面子和自尊,虛構成功的情景、蒙騙他人或欺騙自己,便常常成為他們的拿手好戲。
四、過分以自我為中心的人
應該說,我們每個人在思考問題、處理事情時,都不免會以自我為中心,但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應有個限度。如果沒有損害他人的生活,大家自可相安無事。但如果一個人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嚴重到過分的地步,在任何時候都想著維護自己的利益,為了讓自己的利益得以保全,謊言就會隨之而出。
負罪感——說謊的代價
在現實中,有時說謊不是發自內心的,沒有經過大腦的層層思考,因而,當過了一段時間之后,說謊者發現自己的行為給受騙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傷,或發現自己“聰明反被聰明誤”,毀壞了自己的名聲的時候,說謊者很可能會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悔恨,會自責心靈中丑陋的一面。當這種愧疚感十分強烈的時候,說謊者心里非常痛苦,以至于覺得當初說謊是很不明智的,得不償失,后悔當初沒有實話實說。
心理學家認為,說謊者在說謊后所產生的不安和愧疚心理,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說謊帶來的利益
如果說謊者從說謊中得到好處,而他的謊言卻直接導致受騙人利益受損,說謊者就會覺得自己的行為不正當,不道德。如果說慌者認為自己并沒有從說謊中得到什么好處,或者認為受騙者并沒有損失什么或根本沒有受到傷害,那么說謊人就不會為此感到特別愧疚。
2.謊言欺騙的對象
如果說謊者所欺騙的是他平常所敬重的人,或者一直信任他的人,他就會覺得自己的行為有違道德規范,產生自責。相反,如果說謊者所欺騙的是他平常所厭惡、憎恨的人,或者對方根本就是個地地道道的騙子,那他就會認為欺騙他們并讓他們遭受損害是合理而正當,良心上不會感到特別不安,相反,有時候會又一種報復的快感。
3.謊言制造者的性格特征
那些價值觀念和道德準則與整個社會大相徑庭的人,即使撒下彌天大謊,也不會產生絲毫愧疚感,在他們看來,為獲取利益和成功可以不擇手段。相反,容易對說謊感到愧疚的人,大多是那些從小接受了嚴格的教育,認為說謊是違反道德規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