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有根的,是故鄉的恩澤,水土的滋潤,五谷的喂養,鄉風的熏染,伴著我們長大成人,闖蕩四方,創造一片天地,成就一番事業。即便是在異鄉開花結果,而記憶中,始終有一幅永不褪色的畫卷,時隱時現,縈繞心懷。那兒的一草一木,零星的經年往事,都令人神往、牽掛不已。夢里依稀是故園,我們生命的起點,成長的搖籃。
老家源潭,地處我國南北地理分界錢上,是楚漢文化交匯之地。小鎮建于明,興于清,盛于民國,歷史悠久,物阜民豐,三水環繞,人杰地靈。那里的人們,既有北方人的粗獷豪放,又有南方人的委婉細膩。水鄉的孩子,秉性中天生融入了百折不回的倔強,品格上也不乏水的柔韌和綿長。豐沛的水源,使這片土地充滿了靈性。它給男人堅強、智慧,也給女人溫婉、柔情。它是母親,又是良師,賜予子民善的品行、本真的心靈。
河水汩汩,千年不息,猶如一位洞察世事的智者,靜臥在小鎮周圍,默默的注視著兩岸絡繹不絕的來來往往,滄桑巨變。
歷史的腳步,終將遠去,而那些留存在記憶深處的點點滴滴,早已凝成了無數游子的精神皈依。別問能走多遠,只要生命不止,就始終有條河在心間悠悠地流淌著。清瑩的河水,沿岸的房屋,浣衣的女子,挑水的漢子,以及夕陽下水中漂搖的漁舟,和著娘的呼喚,都讓人生發出無限的眷戀。
不能否認,鄉土情結是任何一個地方都無法替代的存在。河道彎彎,九曲盤桓,蜿蜒流淌,豐枯不息。有時它靜默不語,宛若含情的女子,羞澀、矜持。有時又像一個性格暴躁的莽漢,狂野、洶涌,一泄千里。
真想回到從前,在夏蟲唧唧的夜晚,躺在草席上,數著滿天星星,聽著故事,在蛙聲悠揚中入眠。那距河不遠的農家小院,才是今生不言舍棄的血脈之源。生于斯,長于斯,那兒塵封著我孩提時代的快樂時光。
從軍之路,一直向南,走到天涯海角,卻走不出對你的掛念。揮汗如雨的日子里,你用深沉的愛,撫慰我的疲憊,接納我的憂傷,包容我的抱怨,寬贖我的罪過,給我信心力量,失去了你,我將一無所有。
不知該怎樣表達對你的愛戀,但從未忘卻無數人對葉落歸根的追逐。月是故鄉明啊,誰能了卻此愿,誰就得到了圓滿。
鄉情悠悠,故水淙淙,千載不止,萬代傳承。故園,請收下不肖子孫的這片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