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意大利軍隊的表現讓人大失所望。
“沙漠煮通心粉”、“撬不開彈藥箱投降”、“空軍元帥被己方軍艦擊落”等搞笑事跡廣為流傳,被人們戲稱為“專門來拖德國后腿”的軍隊。
德國曾經這樣評價過意大利軍隊,如果意大利是敵軍,德軍十個師就可以將意大利滅掉,如果意大利是盟國,很不幸,我要派五十個師去支援他。在二戰中,意大利很顯然是后者,明顯拖了德國的后腿。
二戰爆發之前,意大利的生活節奏比較慢,而且比較會享受,這可能是意大利在戰場上不堪一擊的原因所在。意大利在二戰時期,簡直是搞笑一樣的存在,不僅僅是拖累德軍,而且自身就很搞笑。
(意大利遠征軍)
實際上,意大利軍隊的實力并不錯
意大利 M40(M41) 75/18突擊炮,整體技術水平與三號突擊炮相當
同樣,意大利空軍也并不虛弱,同樣出過不少王牌飛行員,其中頭號王牌飛行員弗蘭克·魯奇尼擁有26個個人擊落戰績,參加過西班牙內戰和西歐戰場,1943年7月5日,魯奇尼首次面對擁有強大自衛火力的美軍轟炸機群,他擊傷了3架B-17,然后在擊落1架噴火,也就是他的第26個擊落戰績后被美軍擊落身亡。
意大利頭號王牌飛行員弗蘭克·魯奇尼擁有26個個人擊落戰績
蘇德戰爭,意大利遠征軍出兵攻打烏克蘭,俘虜了10萬蘇軍。
北非戰場,由于英軍第22裝甲師拒絕意軍投降并槍殺其長官,暴怒的意大利軍隊提槍反擊,將高傲的英國人打的大敗而歸。
斯大林格勒戰役,面對蘇聯兩大突擊集團的攻擊,軸心國集團軍已經山窮水盡,只得被迫突圍。當時的蘇軍在頓河區域布下了巨大的包圍圈,稱之為“頓河口袋”,能突破的軸心國部隊少之又少,不過,卻有一支意大利軍隊卻突圍了。
而且最厲害的是,意大利軍隊是用刺刀活生生地拼出了一個缺口,硬是讓4000人突破成功,其他人則全部戰死。
既然意軍有實力,為何二戰整體表現差強人意呢?
看跟誰比!
對比埃塞俄比亞,肯定是強大的,不僅裝備上全面碾壓,補給和軍隊的作戰素質也比對手高出一大截。
對比盟友,一個前期天下無敵的德國,另一個膽大妄為四面征戰的日本,意大利軍隊就相形見絀了。
對比敵人,倔強的英國堅決不投降并扛起了拯救歐洲的重任,表現非常出色,意軍是有差距的。
由于盟友德國的強勢,意大利陸軍在戰爭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充當后勤、掩護、后衛等一系列的打醬油的苦差事,費力不討好。
從客觀上來說,意大利軍隊自身確實存問題
首先就是意大利人對待戰爭的態度 --- 意大利軍隊之所以要參加二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墨索里尼的命令,意大利士兵自身是對戰爭并沒有多大興趣的。
(墨索里尼舊照)
而墨索里尼實際上也只是一個投機份子。比起戰爭狂希特勒,墨索里尼想要的,只不過是能在戰爭中分一杯羹,并沒有什么稱霸世界的野心,而且也確實沒有那個實力。
除了對待戰爭態度消極,還有一個原因
意大利雖然在一戰中是戰勝國,但卻并沒有撈到多少油水,反而自身搞得負債累累,經濟發展情況不佳。尤其是工業產能方面更加不足。
換言之,意大利選擇打醬油,是他們真實實力的體現。憑那樣的國力,他們實在不具備與強國扳手腕的能力。
意軍厭戰,主動投降英軍遭拒,憤怒之下狂掃英軍
1941年北非戰場上,發生了一件人啼笑皆非的事情。這件事情時至今日,依然讓人們記憶猶新,并不是意大利打得有多厲害,而是他主動投降。投降之后,遭到了拒絕,結果意大利的反擊竟然勝利了。
北非戰場上,當時隆美爾率領德軍正在圍追英軍,意大利一支軍隊負責的是在邊緣防守。負責防守的是意大利132裝甲師,意大利軍隊都是打醬油的,因為其戰斗力非常弱。所以英軍選擇了先進攻意大利的軍隊。
負責防守的132裝甲師當時就心慌了,英軍可不是好對付的。當時英國對打敗意大利軍隊信心滿滿,首先英軍派出的是裝甲旅,而且意大利的軍隊是沒有滿員的。意大利師長馬里奧當時就想,投降算了,反正也打不過。
意大利的投降遭到了英軍的拒絕。英軍直接率領軍隊對意大利軍隊發起了攻擊。英軍的行為直接侮辱兩人意大利,這下把意大利軍隊給徹底激怒了。意大利軍隊此時將展開反擊。
這一戰讓英軍想不到結果。僅僅過了2個小時,英軍就損失了79輛坦克,同時,意大利軍隊將英軍打得丟盔棄甲。
在北非戰場上,意大利軍隊終于爆發了一次。現如今看來,意大利軍隊可能不是弱,而是不想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