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目前的空氣、土壤、水質和生活習慣,熬夜、每天看電腦或手機8小時、大量使用輸液和西藥,99%的中國人都腎虧,除非生活在與世隔絕的深山中,否則腎虧是免不了的。實際人體的衰老也就是腎虧。
腎主骨,我曾經和國內知名的骨科專家談過,骨科手術后補腎可以大大加快骨骼愈合速度,這一點,骨科界已經是真理。
腎主骨,凡骨皆腎,骨骼類的一切疾病或者說亞健康狀態都跟腎緊密相關。髓主骨,骨生髓,髓海為腦,所以凡有關腦的疾病或亞健康狀態同樣和腎緊密相連,當然中醫理論,人體是一個整體,無處不關聯,我說是緊密相連。腎開竅于二陰和耳朵,腎之華在發,頭發的問題往往是腎的問題,比如脫發、頭皮屑多、頭發白。
判斷是否腎虧很簡單,手足冰冷怕冷,肯定腎虧。思維不清晰同樣是腎虧。牙齒松動,易牙疼,一樣是腎虧,髓之余為牙。耳鳴,聽力下降,自然是腎虧。眼前易發黑,身體易疲倦,自然也是腎虧。
絕大部分是腎陽虛。嚴格地說,腎乃先天之本,無法補益,這就好比從娘胎里帶的一罐煤氣,加氣只能在娘胎里加,一旦出生,就無法加氣,你只能節約點用,或者加大燃燒效率。
幾萬幾十萬的蟲草是不會補腎的,中醫,單方不成藥。
貴,未必好。中醫認為,天下間純陽莫過附子。附子為熱中之冠,能扶俗絕之火種,又必佐干姜之辛散,以蕩盡陰邪,迎陽歸舍,故曰回陽。凡陽虛陰盛為病,皆可放膽使用,能早用善用,既不致釀成危侯。蓋邪火(即指壯火)始能傷陰(即食氣),真火實能生陰(即少火生氣),火盛則水盛,火衰則水衰,已泛指少火,故燒干腎水之說,使屬無稽。
人,不是鬼,全靠一口陽氣,因此絕大部分是陽虛,人是需要上火的,火滅人就死了。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币还?,閱張景岳《類經》注:“火,天地之陽氣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故萬物之生,皆由陽氣。但陽和之火則生物,亢烈之火反害物,故火太過氣反衰,火和平則氣乃壯。
醫家張介賓就明確指出:“生化之權,皆由陽氣?!彼J為自然界之有蕓蕓眾生者,是陽光普照大地的緣故;人之所以有生,只此一息真陽為其大寶而已。人身陽氣和平,則生化不息,陰精充長,此即《內經》“陽生陰長”、“陽化氣陰成形”之理。反之,無論陽氣之衰減抑或亢害,皆可使人生化失常而罹病。因此,“少火之氣壯”、“氣食(飼)少火”、“少火生氣”,是為人體正常生化的過程;“壯火之氣衰”、“壯火食氣”、“壯火散氣”,則是陽氣過亢而傷人正氣的病理狀態。從“少火”而為“壯火”,由生化而致病變,反 映了物極必反的辨證觀。
少火即少陽,陰中有陽,壯火為太陽,陽中之陽。日至天中,火氣最盛,然此時是強弩之末,沒有后勁,道德經說,物壯則老,又云,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降龍十八掌的第一招也就是亢龍有悔。
少火才能生氣,中醫里體陰用陽,氣乃陽,血乃陰。日乃氣,月乃血。
觀天之日月,猶人身之氣血乎。晝則日行于上,而月伏于下,夜則月行于上,而日伏于下,人身氣血同然。失血之人,血行于上,而氣伏不升可知。欲求血之伏于下,是必待氣之生于上,氣升于上,血猶有不伏者乎?知得此中消息。則辛溫扶陽之藥,實為治血之藥也,自能知曉益火之源,以消陰翳。是教人補火以治水之法。實為助少火生氣者也。
附子走而不守丶肉桂守而不走,生附子有劇毒,不過這東西確實回陽之神物,特別對西醫認為垂死無治的病人有奇效。
補腎陽最佳仍是桂附地黃,方中藥物配伍具有兩大特點:一是“陰中求陽”;二是“少火生氣”。 中醫認為,腎為水火之臟,含腎陰腎陽,陰陽互根。所以,凡腎虛之癥,必有陰陽兩虛的病理變化,但其臨床表現有偏陽虛或陰虛的不同。金匱腎氣丸是為腎陰陽兩虛、腎陽虛偏重者而設。腎陽虛者得之,可收“陰中求陽之效”,腎陰陽兩虛者得之,則有陰陽并補之功。 腎氣丸中用六味地黃丸滋補肝腎之陰,用附子、桂枝壯腎中之陽,用陰中求陽之法,以達到溫補腎陽之目的,“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方中溫補腎陽的附子、桂枝與滋補肝腎之陰的六味地黃丸用量之比為1:12.5,附子、桂枝用量不足全方的1/8。從而體現了“少火生氣”的中醫理論,也說明本方意在徐生腎氣,而不為速壯腎陽。
但現代中成藥炮制過程金屬器具較多,損了真陽,效果不佳,還是砂鍋熬制比較好。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