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武年間,臨夏廣河縣是中國重要的皮毛、茶葉交易所,稱“茶馬古市”。
話說當地有一醫學世家,父親白善忠心地善良,醫術高超,和夫人經營一家醫館。他們經常開辦義診活動,救濟窮苦人家,被當地人稱為“活菩薩”。
夫婦倆育有一對龍鳳胎,姐姐白芙蓉人美心善、醫術精湛,繼承了父親的真傳。弟弟白正軒皮膚白嫩,五官小巧別致,和姐姐是可以以假亂真的雙胞胎“姐妹”。
有一天,書院放假,正軒在家休息。父親告訴兩人,“家里藥材不夠用了,你們一起去山里采些草藥。”姐弟倆一人背一個背簍,有說有笑地上了山。
到了山上,白芙蓉就拔了幾根草藥給弟弟看,讓他要看清楚,不能弄錯了。白正軒說道:“姐呀,這草藥都長一個樣,怎么辨認?”
“看你一天就知道死讀書,快成書呆子了。”姐姐一邊說著,一邊給弟弟對比各種草藥的區別。
其實這樣的對話,姐弟倆幾乎每次采藥都會說。弟弟不喜好學醫,對藥草雙眼一抹黑,他一心在書院讀書,準備將來考取功名。
這時走過來一位老獵戶,拎著一個籠子,里面有一只小狐貍。那只狐貍雙眼充滿了驚恐,死死地盯著芙蓉看,像是在祈求她救救自己。
正在這時,獵戶走到兩人跟前,芙蓉驚訝地看到,狐貍眼睛里流出了眼淚。“老人家請等一下。”芙蓉突然喊到。
老獵戶停下腳步,望向她們說道:“咦這不是白大夫的閨女嗎?剛剛老朽沒注意。你有什么事情嗎?”芙蓉說道:“老人家,您認識我們嗎?”
老獵戶說道:“認識呀,前年我打獵時摔傷了胳膊,還是你爹幫忙治好的,當時你還幫我敷藥了。”
“我上了年紀,除了打獵沒有別的收入,你爹看我可憐,不但沒收錢,還給了我幾兩銀子。要不是他,我估計都餓死了。”
白正軒解釋道,“大爺,給您敷藥的應該是我,不是姐姐。您當時是左小臂骨裂,對不對?”
“對,對,你看我老糊涂了,你們兄妹倆個頭差不多,模樣也一樣。我真是分不清楚呀。”
芙蓉問道:“老人家,您籠子里的小狐貍能不能賣給我?”老獵戶二話不說,把籠子遞了過來。說道:“送給你吧,我受你們家恩惠不少,怎么能收你們的錢。”
“這怎么能行?”芙蓉和正軒幾乎是異口同聲。“您是靠打獵為生的,獵物送給我們,您拿什么換錢買糧?”
老獵戶說:“沒事,一只小狐貍,能值幾個錢?”正軒接過籠子,將幾個銅板塞到老獵戶手里,說道:“大爺,您也不容易,這狐貍我們不能白拿,籠子我們回去送您家里去。”老獵戶見不好推脫,道了聲“謝謝”離開了。
正軒將籠子遞給芙蓉,“你要這小東西干嘛,小心別被它咬了?”芙蓉敲了一下他的頭說道:“你知道個什么,狐貍不能隨便殺,會惹禍的。”
正軒搖搖頭說道:“不就是一只狐貍嗎?有什么不敢殺的?”芙蓉又道:“你呀你,就知道死讀書。狐貍通人性,你看它眼含淚花,像是在祈求我們。”
“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實在不忍心它被殺掉。說著將手伸進籠子抓起狐貍,看它那可憐的樣子,像有心事……你看,你看,它應該是個狐貍媽媽,膨脹的胸脯還有奶水溢出。”
“家里肯定有一窩嗷嗷待哺的孩子,如果它被殺了,難以想象那一窩崽子會出什么狀況。”
說完就把狐貍放進草叢中,“快點走吧,回去和孩子們團聚。”狐貍跑了兩步,回頭看看她,像是點了點頭,逃竄而去。
正軒笑道:“姐你可真善良,水生哥可真是好福氣,我都要嫉妒死了。”“好你個小東西,敢拿你姐開涮了,看我不收拾你。”揪著他的耳朵,誰說要嫁給他了。
“疼…疼,怎么你對小狐貍那么溫柔,對你弟弟就這么狠心。”他掙脫姐姐的手準備逃跑,卻被姐姐推了一把。
“?啊…”一聲,正軒一不小心踩了空,一頭栽下山崖。芙蓉嚇得花容失色,趕緊追過去查看,可是山崖深不見底,她什么也看不到。
芙蓉摸索著,慢慢往山崖下尋找。晚上天空升起一輪彎月,芙蓉仍在四處尋找,她一邊哭泣一邊呼喊。
次日,白正軒讀書的書院,有個叫蔡文學的書生被害。
白正軒和姐姐外出采藥未歸,因此晚上沒回書院。縣令以為他畏罪潛逃,所以通知衙役全城搜捕。
白芙蓉一個人,跌跌撞撞地走在路上。她一晚上沒合眼在山崖找弟弟,臉上身上到處抹得臟兮兮的,真像殺人后被嚇破膽的樣子,恰好被搜捕的衙役逮了回去。
蔡文學是知府大人的兒子,他聽聞兒子出事后非常傷心。一氣之下讓縣令三天內將兇正法。
縣令害怕上面怪罪,草草斷案。他問白芙蓉是否殺了人,白芙蓉以為自己殺了弟弟,只是點頭。安排衙役將白芙蓉押入死牢,去給知府大人交差。
得知兒子殺人的消息,白父、白母氣得直接暈了過去,臥床不起。
白芙蓉被判殺人,押往刑場行刑。姐弟倆原本就很相像,加之失去弟弟,白芙蓉渾渾噩噩,整個人臟兮兮的像個乞丐,更加沒人能認出她。
白家人平日樂善好施,為人和善圍觀者都不相信白正軒會殺人,但有人說可能是失誤導致,也就沒了太多聲音。
?縣令丟下令牌,正當劊子手拔“亡命牌”準備行刑時,有一只狐貍跑了上去。它對著白芙蓉的胸前一頓亂抓,當下所有人都傻眼了。
因為大家都知道了,跪在刑場上的人并不是白正軒,而是他的姐姐白芙蓉。
一時間眾人議論紛紛,有說白芙蓉是替弟弟定罪的,有說兇手就是白芙蓉的,也有說縣衙抓錯了人的。
縣令也發現了問題,在當場就審問白芙蓉,“你殺了誰?”白芙蓉哭泣著,將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縣令大吃一驚,顯然是自己抓錯了人。
知府大人氣的拍案而起,縣令被嚇得不知所措。你以為事情就這樣完了?其實沒有。
剛才扒拉白芙蓉的那只狐貍又回來了,它叼著一把匕,扔在縣令面前跑開了。
縣令驚訝地撿起匕首,發現這是一只刻著名字的匕首,而且有血漬。
縣令當場下令放了白芙蓉,這時有好幾個大膽的人上來,攙扶著白芙蓉回了家。他們都受過“白神醫”的恩惠,決定一起幫白家去山崖下找人。
白芙蓉好像看到了一絲希望,趕緊打起精神給眾人帶路。剛出家門又有一大群人正往來趕,他們都是被白善忠救治過的人。
白家二老還有白芙蓉,感動地給大家跪下感謝。
山崖下近百人一邊找,一邊呼喊,不到中午,就將躺在半山腰處,一個山洞內的白正軒找到,救了回來。
經過診治,白正軒并無大礙,只是身上多處摔傷,當時被摔昏迷了,姐姐一時慌亂,在崖底找了一晚。
據白正軒說,自己迷迷糊糊時,口渴得不行,好像有只小狐貍,來來回回往自己嘴里喂水。
白家人長吁一口氣,算是有驚無險,躲過一劫。縣令依照匕首上的名字查出了真兇,將其繩之以法。
自此當地民間流傳著一句話,“狐貍可以通靈,可以懂人性。”將狐貍稱為“一仙”,就是古人所說的四仙之一。(黃鼠狼、狐貍、刺猬、蛇)
【總結】白家人看似運氣好,其實是他們的善良和正直帶來的。
看著毫不相干的幾件事,實則緊密相連。假如白家人不樂善好施,白芙蓉和弟弟也不會一心向善。之后他們在采藥時,碰見老獵人也不會救下小狐貍。
假如兄妹倆沒救下小狐貍,弟弟失足跌落山崖后,小狐貍也不會給弟弟喂水。還有白芙蓉被押赴刑場,小狐貍
假如沒有白家人長久行善積德,也就不會有眾人感恩白家,幫其尋兒子的事,白家有可能因為此劫會家破人亡。
當然那些假設統統不成立,因為白家人是當地的大善人,所以他們得到好的回報也是必然的。
動物都知道知恩回報,何況我們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