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我軍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教訓了越南之后撤軍。越南在我軍撤軍后,宣布他們取得了利。在隨后的幾年內,不甘心失敗的越軍依然多次在我方邊境發起挑釁。5年來,越軍不斷地向中國境內農場、村寨、學校開槍開炮,發射各種槍彈4萬余發,打死打傷我邊境軍民235人。
??對于越南的行為,我軍實在忍無可忍,于1984年再次入越作戰,此次戰役稱為老山戰役。在這場戰役中,越軍憑借地理優勢,動用了大量的叢林狙擊手。越南叢林狙擊手是出了名的神出鬼沒。越南狙擊手實戰經驗異常豐富,不怕死、敢于發動自殺性攻擊;不怕苦,能在熱帶叢林中趴數天不動。
?雖然越軍的叢林狙擊手是出神入化,但是在我軍的作戰史上也不乏狙擊兵的神話傳奇。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狙擊手張桃芳開在短短的40多天狙擊戰斗里,他僅用240發子彈就斃、傷七十一名美國大兵,一舉成為全連名副其實的頭牌狙擊手。在中越戰爭中,我軍戰士劉小毛也創造了狙擊手界的神話。
???當時我軍只有一線步兵和偵察部隊才配有一到兩支狙擊步槍,劉小毛習慣把陣地周圍偽裝一番,冷靜地觀察著對面相隔不足四十米遠的越軍陣地。也許是連日的激戰的疲憊,對面陣地上的越軍很少有人出來活動,被我軍炮火犁過的陣地表面白花花的一片寂靜。下了大雨,劉小毛渾身濕透了,整個身體泡在水里一動不動,為了消滅越軍,他在冷水里整整泡了38小時。
?狙擊高手過招,到最后比的就是耐力,誰先動誰就死。功夫不負有心人,一會兒功夫那個洞口處有了情況。幾名越軍不慌不忙的的爬出非常狹窄的溶洞出口,他們的警惕性還挺高,出洞后哈著腰四處張望觀察。劉小毛終于沒有被雨水白泡,發現了越軍狙擊手的位置后,劉小毛屏住呼吸瞄準,擊發。只聽“砰”地一聲槍響,彈丸準確地打中了一名從洞口剛冒出還在四下張望的越軍頭部。只見那名越軍身子往前一撲,一頭扎在地上不動了。
?第二天,狙擊手劉小毛和射擊助手換了一個潛伏隱身位置,給越軍來了一個“外甥打燈籠-照舊”,象耐心的獵手一樣靜靜等待越軍身影的出現。對越自衛反擊戰中,還有很多像劉小毛一樣的狙擊手,他們驚人的耐力,最終戰勝了敵人。向老山的英雄狙擊手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