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
若說中國瓷器,腦海中第一浮現便是青花瓷,明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筆筆簡潔,卻有種由內而外的華貴色調單純,卻有種無可描繪的絢麗,常簡稱青花。宣德(1426-1435)是青花瓷生產的鼎盛時期,歷史上對宣德青花的評價很高,明朝人就認為“本朝以宣、成二窯為佳,宣窯以青花勝,成窯以五彩勝。”清代官窯青花也以仿宣德青花瓷為榮,足見宣德青花瓷的聲譽。
明朝宣德時期為中國史上有名的太平盛世,更是御瓷生產的鼎盛時代。宣德帝愛好藝術,對制瓷技術亦產生正面影響,又因皇帝對青花瓷情有鐘鐘,故宣德年間出產的青花瓷質量精巧,一直是其后明清官窯參考仿制的樣本,至今仍為鑒藏家所傾慕。
鑒賞:
此“明宣德青花五爪云龍紋大罐”,是由進口蘇麻離青料打造而成。蘇麻離青這種進口青料,含鐵量特別高,含錳量低,故稱“高鐵低錳”料。其釉面青翠濃艷,肥厚滋潤,光澤柔和不刺眼,多白中泛青。色料凝聚厚處會形成黑褐色的結晶斑點,俗稱“鐵銹斑”,細看之下,釉面表層有小點點,這是瓷器剛開始燒制時形成的死亡氣泡隨著時間的推移浮于釉面表層。從側面看有很明顯的哈利光,再觀胎底有火石紅鐵銹斑點實屬正常。
收藏價值:
明宣德官窯青花,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大家都知道封建社會等級劃分森嚴,官窯也有分三六九等,有皇帝御用、皇親國戚、達官貴人。而石先生這件明宣德青花五爪云龍紋大罐是宮廷御用,身份尊貴,在古代像這樣身份尊貴的瓷器就算是打碎了埋進土里,平民都不能使用,作為宮廷用瓷和精美的藝術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這與當時制度的完備與技術的成熟有很大關系,作品一直被后人推崇,為青花工藝的典范,此珍品極為罕有,造工精湛且來源有緒,值得珍藏,敬請密切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