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種苗的繁殖
無花果繁殖通常用扦插法,于秋季落葉后或早春樹液流動前剪取枝條。秋季
采條要埋土越冬。華北地區宜在4月上旬扦插,這時氣溫較高易生根,管理得當
成活率可達100%,壓條繁殖一般采用水平、曲枝或堆土壓條法。壓條繁殖所得
的苗,根系強壯,植株盛旺,有利于提前結果。
2.栽植
無花果適應性強、砂土、私土、微酸、中性土均可栽植,可成片也可在空隙
地栽種,在存季2月下旬至4月中下旬定植,也可秋季種植,但因無花果小苗抗
寒性較弱,所以以春季種植為好。一般株行距為2m x 3m,栽培初期可密度大
一些,以提高早期產量,以后再移栽。挖穴栽植,酌情施足基肥,澆足水。
3.修剪
樹形以自然開心形為最好。以后修剪時以樹勢平衡、枝條分布均勻為原則。
一般每年在春、秋季修剪時.剪除病蟲枝、弱枝、衰老枝和翌年不結果的副枝
條,以及過密的結果母枝,以有利于防風和連續生長、果實成熟和采收等作業。
4.水肥管理
各種土雜肥、有機肥和化肥均可施用。待栽苗成活后,可施少量的淡糞水或
尿索液,以后視墑情狀況合理施肥。成齡樹,梅株年需氮10一15g,磷15一20g,
鉀15一25 g,在落葉前后施人。在果實膨大著色初期應重施磷鉀輕施氮肥,以增
加品味和含糖量。
無花果幼樹生長期,如基肥不足則應追肥。追肥宜在新梢旺長期及果實迅速
膨大期為好。無花果是較耐肥的果樹,但應偏重施磷鉀肥,一般氮鉀的比例為
0.5:1。
因無花果較耐早不耐澇,新梢生長及果實膨大期需水量較大,但長期受漬或
積水重的環境,易造成落花、落果、落葉,甚至死亡,因此亦要注意做好排澇排
水。盆栽的亦要注意排水。
5.采收
無花果的成熟期較長,應分批采收。充分成熟的無花果的標志是:果頂上小
孔漸漸裂開,果皮上的網紋明顯易見。外運的應稍微提前采收。
6.病蟲害防治
無花果很少有病蟲害發生,偶有桑天牛和地老虎等害蟲。
6-7月是成蟲發生盛期,可采用人工捕殺,找出蟲卵,殺死成蟲和蟲卵。
也可用50倍敵敵畏,用獸用注射器或塞藥棉球將藥注人排糞孔內,將蛀人孔內
的幼蟲殺死。
越冬期,在樹干上涂石灰水或波爾多液、枝干包草、培土等,保護樹體安全
越冬。
4一5月,667m用5%辛硫磷顆粒劑250 g均勻撒在樹千周鬧0.3一1m范圍
內,然后劃鋤使之與土混勻.達到消滅地下害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