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紹峰“人設崩塌”:成熟的關系里,都不會犯這三個忌諱
《奇遇人生》熱播,“奇遇”的馮紹峰帶著他“反轉”的婚姻來到了鏡頭前。看了這期節目,很多人才知道原來馮紹峰是一個這樣的“老婆奴”:不小心說出了孩子的名字,要打電話請示趙麗穎說了行不行。
甚至還曾經問過趙麗穎:你是真的喜歡我,還是為了結婚才跟我在一起?在這段婚姻里,似乎馮紹峰才是黏人、依賴、沒有安全感的那一個,他說他最欣賞趙麗穎的地方就是“思路清晰,非常明確”。對于這份反差,有人說這夫妻倆拿錯劇本:大刀闊斧趙麗穎,小鳥依人馮紹峰。可見,婚姻沒有一個標準的樣子,并沒有規定男人和女人一定要是什么樣。更確切地說,婚姻是一門藝術,需要恰到好處的打磨。關于親密關系最好的樣子,我始終認同劉若英的說法“我敢在你懷里孤獨”。兩人親密無間但又親疏有度,在一段舒心的關系中,做自由快樂的自己。這樣的親密關系,其實并不是奢望。再好的關系,一開始都要經歷各種摩擦,然后互相適應,一起摸索,就像馮紹峰和趙麗穎,他們的相處模式如此特別,想必也是經歷過一段時間的修煉。所以,好關系都是修出來的,只要你有恰當的智慧,修好了自己,在任何關系里,你都會有所愛,有所得。親密關系有別于其他關系,主要在“親密”二字。可事實是,我們太羞于表達。有人舍得給伴侶買昂貴的禮物,卻連一句簡單的“我愛你”都說不出口。更過分的是,還有人喜歡說反話,明明為對方做一件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故意輕描淡寫地說成碰巧。維持關系親密,肢體和語言是兩大必不可少的法寶,在親密關系里,我們必須放下無謂的矜持。在一個心理學課上,一位大姐抱怨丈夫對自己太冷漠,夫妻關系快要結冰,老師給她的建議是,回家后,連續七天對伴侶說“我愛你”。前兩天,她一直沒打卡,死活說不出口,第三天,在老師的鼓勵下,她自我斗爭了近一個小時,眼看老公就要出門時,才擠出一句“我愛你”。好巧不巧的是,嚇壞了的老公回應道:“不麻煩你了”,就逃跑般上班去了。就這樣,兩個矜持的人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告白,但好在大姐堅持了下來,僅僅五天的“我愛你”,她老公從逃避、懷疑到習慣,到主動抱她。這段關系在放下矜持之后,是徹底的破冰。改變關系,有時候真的不需要什么大刀闊斧的變革,只需要一些小細節的潤色。矜持不是壞事,但因為矜持而錯過幸福體驗,就得不償失。所以,在親密關系里,姿態都先放一放吧。人格有多獨立,關系就有多親密。乍看是偽命題,但事實卻是如此。少了人格獨立,親密就容易變成共生,所謂共生,就是一個人像寄生蟲一樣捆綁在另一個人身上,密切而窒息。我認識一個妹妹就是這樣,男友就是她的陰晴表,可以因為他開心到懷疑人生,也可以哭到你死我活。在交往一年后,男友提出分手,理由是房貸和精神壓力很大,沒時間陪她,妹妹瞬間就覺得自己被辜負了。作為旁觀者,心疼之余也只能嘆息。其實,她原本是一個很會玩也很有趣的95后女孩,只是有男友后,就徹底告別了以前的朋友圈。閨蜜約逛街吃飯,不是沒時間就是放鴿子,瑜伽課、健身房,也都是能不去的就不去了,一門心思撲在男友身上。她用親密關系取代了自己所有的人際關系,男友窒息的同時,她的孤軍奮戰也就吹響了號角。經常有離婚的人找我哭訴:離了婚,在朋友圈里連一個可以傾訴的人都沒有。其實,這是因為結婚后,她慢慢融入了伴侶的朋友圈,走出了以前的圈子,而離婚則意味著同時失去了這兩個圈子,只剩自己一個人在原地。所以說,親密關系不是唯一的關系,也不能成為唯一重要的關系。正如阿德勒所說,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在一個更大的群體中找到存在感。想要一段持久而不易厭倦的關系,就一定要給自己留足夠的空間,除了伴侶,你還需要更多人的精神支撐。Gigi跟好友吐槽男友和其他女生太曖昧,很多人會寬慰她說:“他們也就是聊聊”。當Gigi告訴好友自己努力追求的人不喜歡自己時,朋友會說:“他可能只是害羞”。就這樣,在好友的安慰和鼓勵下,Gigi一直硬撐著絲毫不見起色的親密關系,直到戀情結束。包括當事人在內,所有人都不敢面對那個真相,說出那句:他只是沒有那么喜歡你。很多人習慣把自己放在被動的位置,把關系的主動權交給時間,交給不確定的對方,但這種妥協換不來平等長久的親密關系。我有個來訪者,在情侶關系最淡漠的時候,結了婚,在夫妻關系最惡劣的時候,生了孩子,而如今,生了二胎的她還是離了婚。在感情最不穩定時結婚,是因為放不下兩人相處的四年,在關系惡劣時生子,是想增加幸福的籌碼。很可惜,這段關系變得愈發棘手,兩人就像同一屋檐底下的陌生人。最后,老公開始毫不掩飾地和別人曖昧,她大鬧一場,兩人都說要離婚,她以為只是氣話,老公卻提醒她簽字,不準她反悔。現在的她創業做生意,帶著一兒一女過得很幸福,她說,離婚一點都不可怕,艱難的是做出這個決定。當然,離婚不是唯一的解決方式,但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在親密關系中尊重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在各種平衡中自欺欺人。我們總說在糟糕的關系里,要學會修自己,但是,如果你已經做得足夠多,關系卻毫無起色,那就及時止損吧。這世上沒有包治百病的秘方,但放下矜持、保持獨立人際關系和及時止損,一定是親密關系必不可少的幸福錦囊。因為,親密關系有兩大特性,親密性和復雜性。所謂親密性,是因為它是最深入,吸引力最強的人際關系;所謂復雜性,是因為它牽扯的人、事、物最多。我們既不能在靠近中失去自我,也不能在偽裝下丟掉親密,就像劉若英說的那樣,保持剛剛好的距離,做到親疏有度。劉若英和老公就是這樣做的,一起出門,一個去喝咖啡,一個去看電影,然后一起回家,但又給對方留足空間。心照不宣的尊重讓彼此都很放松,也成全了這段感情。其實,愛情就是一場修行,先是看淡自我去靠近,隨著時間的推延,在關系中,再找到最自由的自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