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不減肥,六月徒傷悲”。
眼看著盛夏越來越近了,
網上刮起了一陣“全民健身風”。
“腰間的肥油咔咔掉,人魚線馬甲線我想要”。
最近小編患上了一種《本草綱目》的后遺癥,
只要旋律一響起,馬上條件反射地想跳毽子操。
朋友圈都被“劉畊宏女孩”霸屏了!
誰不想擁有一節周杰倫同款的免費私教課呢?
圖源:@劉畊宏willliu
話說說容易,動起來可太難了。
身邊能跟著堅持下來的朋友少之又少,
湊熱鬧的人,實在懶得動,看過就算做過了;
還有不少朋友跟了一段時間,
發現體重沒有輕多少,甚至還重了幾斤,
沒有堅持下來的動力,很可惜半途而廢了。
羨慕那些每天曬各種美食,還能保持身材的人,
你是不是也在困惑,為什么連喝水都會長肉呢?
尤其到了夏天,真的是太難熬了!
每天都是無精打采、昏昏欲睡、沉重無力,
還容易浮腫、出油、腹瀉、大便粘馬桶……
像是身上披著一件濕噠噠的衣服,
被什么臟東西黏膩住了似的,
沒錯,就是最狡猾難纏的“濕邪”在作祟了!
濕邪的原因我們可以簡單歸結為兩點:
一個是外濕——
比如南方地區長期處于煙瘴潮濕之地;
還有夏天潮濕多雨的氣候:
像最近的回南天,即將到來的梅雨季,
空氣里都彌漫著濕氣的味道。
另一個是內濕——
俗話說:“十人九濕”。
這與我們平時的“壞習慣”密切相關:
長期熬夜、貪涼、缺乏運動、吃得寒涼肥膩……
造成脾胃負擔,無法運化水液代謝,
水濕就會滯留在體內。
而濕邪有重濁、黏滯、趨下的特性,
所以你會有困、重、腫、黏、胖等表現。
還有一個更簡單的判斷方法:
看看你濕噠噠、黏糊糊的舌頭。
舌體胖大有齒痕,舌苔又厚又膩,
都是運化不掉的水濕在搞鬼。
對應的還有一句話:“十人九脾虛”。
中醫認為“諸濕腫滿皆屬于脾”,
脾喜燥惡濕,濕邪同樣會困脾。
長此以往,造成惡性循環,
脾虛濕重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嚴重。
所以,減肥難、濕氣重的朋友,必須要“健脾 祛濕”雙管齊下,缺一不可!
千年前的宋朝,民間流傳一道健脾祛濕的經典名方——四神湯。
這道大名鼎鼎的“神方”,至今仍流傳于廣東、臺灣、閩南等地,還被國醫大師路志正所推薦。
↑“四神湯”制作視頻
歡迎關注大家健康視頻號,每周都有中醫養生視頻推送
【材料】
豬肚500g,茯苓、芡實、蓮子、懷山藥干各20g,鹽、胡椒粉適量
【做法】
1、提前將芡實、蓮子浸泡1小時以上
2、豬肚用面粉、白酒、白醋洗凈后
3、放入滾水中煮2分鐘,撈出冷水洗凈,切絲
4、將豬肚絲,泡好的芡實、蓮子,懷山藥、茯苓放入鍋中
5、加適量冷水,武火煮至滾開后,文火熬煮3小時
6、出鍋前5分鐘加鹽、胡椒粉調味
四神湯有“四位神仙”,呵護我們的脾胃——
山藥、茯苓、蓮子、芡實,四味以1:1:1:1的比例,功效相須相畏,各司其職又相互配合。
山藥以補虛為長,被《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有同補肺、脾、腎三經之妙,擅長健脾補肺,固腎益精。
山藥性味甘平,能提高脾胃運化功能,強壯脾胃正氣,且補而不滯,以達祛濕目的。
也有一說山藥有助濕之痹,所以在此基礎上又配伍茯苓、芡實祛濕,可制約之。
茯苓以祛濕為長,是健脾除濕之妙品。
它的性味甘淡,淡滲能利濕,被稱為“四時神藥”。
幾乎沒什么味道,卻在不知不覺中將身體內的廢水、濕氣垃圾一點點地滲透出去。
所以茯苓的利尿通淋效果很好,同時有寧心安神之功。
蓮子,被李時珍贊譽為“脾之果”,在健脾的同時還有固攝的作用。
如果出現腹瀉的問題,原因大多在濕,所以蓮子可以通過收澀健脾來祛濕止瀉。
蓮子還入心經,它和茯苓一樣對于心煩失眠有很好的效果。
四神湯之“神”,功更在寧心安神。
芡實性味甘、澀、平,歸脾、腎經,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祛濕止帶之功。
芡實和蓮子一樣,都能通過收澀的作用來調理脾虛腹瀉。
芡實亦能和茯苓一樣,強化脾的運化功能,將體內濕氣廢水排出體外。
此外,芡實對于遺精滑精、遺尿尿頻、白濁帶下等問題也有一定的作用。
【小貼士】
如果濕氣特別重的朋友,可以將芡實換成薏苡仁,有利濕清熱的作用,增加化濕熱之效。
這道四神湯中還加入了豬肚。
只用四味藥材不行嗎?為什么一定要加豬肚?
這是因為四味小神仙含有大量淀粉,單獨燉煮的口感會略澀。
所以最好加入一些富含蛋白質的肉類,既能補脾胃,也可以增加香濃潤滑的口感。
豬肚便是首選,補益脾胃之氣的效果更好,如果有脾虛腹瀉的問題值得推薦。
但有人不喜歡豬肚的腥味,處理起來也比較麻煩。
也可以選擇滋陰的豬肉,或是填補腎髓的排骨。
與一般的祛濕方相比,四神湯的優勢在于夠平和。
這四位“小神仙”都是以甘平為主,既能健脾和胃、利濕止瀉,還有補虛、安神、固精的功效。
平和地排出身體內的水濕垃圾,同時強健脾胃正氣,滋養和調理身體。
懶得配食材,怕選不到好材料,煲湯太麻煩該怎么辦?
我們特別優選了這款四神湯散。一站式配齊,給您一個更方便、更放心的選擇。
點擊上圖,了解詳情??
4種定制配伍,強中焦脾胃之氣
河南焦作的壚土鐵棍懷山藥,神農架的野生茯苓,湖南湘潭的蓮子,云南的紅薏米。
食材一定要原產地道,吃過才知道,口味功效好的不是一星半點。
濕氣重的人太多了,所以我們將略有收斂之性的芡實,換成了健脾祛濕的薏米。
而薏米也是四神湯的另一版本,讓濕氣更好地往下走。
采取低溫烘焙,將營養充分保留
四種食材按照1:1:1:1比例調配,勢均力敵的效果。
而烘焙做成半熟粉,更方便沖飲,避免生澀不好消化。
烘焙后有一股淡淡的香氣,天然喚醒你的脾胃。
拿到就迫不及待地沖了一碗,淡淡的谷物香氣,適度的顆粒感。
這個粉可以沖成糊糊,早晚加餐都很適宜,煮粥煎餅也可以加上一些。
脾虛濕重,想要減肥、止瀉的人最對癥了,無論寒濕還是濕熱體質都可以放心食用的。
脾主肌肉,脾虛則肉少而消瘦;脾虛 濕重的則多見虛胖。所以,四神湯不僅能使胖人變瘦,還有使瘦人長肉的雙向調節作用。
很多小朋友也有脾虛的情況,不愛吃飯、積食、體質差、愛生病等等。四神湯能調補小朋友的脾胃,從而促進生長發育。
幫助調理脾虛造成的腹瀉、便溏問題;同時調節虛性的便秘,即沒有力氣排便的問題。
對遺精和白帶過多的下焦不固情況也有助益。
點擊上圖,了解詳情??
這個夏天拒絕油膩和濕胖,
一定不要錯過這碗健脾祛濕的四神湯!
堅持一段時間后,
你會感受到由內而外的清爽、干凈,
無濕一身輕的感覺,
更重要的是身體和精神上都充滿能量。
真想感嘆一聲:
你!是!我!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