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51,頭痛發作1周。一周前曾感冒。現頭痛不適,伴胸悶,偶有輕微頭暈,疲倦,無怕風怕冷,無口干口苦,胃納可,大便正常,小便黃。
脈診:右手脈三部輕取弱無力,沉取正弦。左手脈沉細澀
舌診:舌質紅,少苔。
脈象圖如下:
怎么結合癥狀去分析脈象和病機呢?
應該說表氣不足、血分偏燥是患者的素有體質。
本次感冒以后,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太陽病變證成水飲病。水飲上沖從而導致頭痛、胸悶。而在產生變證同時,邪氣內陷入血分,導致了血分的燥熱。因此整體來說,這是一個太陽陽明病。
《傷寒論》:傷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之。
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脈沉弦者,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之。
《傷寒論》: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
《傷寒論》:婦人懷孕六七月,脈弦,發熱,其胎愈脹,腹痛,惡寒,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藏開故也,當以附子湯溫之。
《傷寒論》: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熱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連黃芩甘草湯主之。
從癥狀針對性來考慮,我選擇以附子湯加葛根芩連湯為主。其中附子湯在溫化水飲同時能補足表的津液。葛根芩連湯處理邪氣內陷導致的血燥。
具體處方如下:
茯苓60 白術30 白芍30 人參10 熟附子15
葛根30 茵陳25 百合20 黃連5 黃芩10
升麻10 澤瀉30 阿膠8 5付
患者吃完一副藥,頭痛就已經好了。
這是新病頭痛,因此好的比較快。
其實,這種太陽陽明病導致的頭痛在臨床是非常多見的。這種頭痛如果不及時處理,血分的燥熱日久就會變為干血證。這種干血證和水飲證同時為病導致的頭痛,處理起來就會麻煩得多。患者就會表現為遷延難愈的頭痛偏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