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小妹住院,我接到電話,第一時間來到家中和他婆婆一起照顧出生兩個多月的男寶寶。
介紹下小妹,河南北方人。妹夫南方人!她婆婆自然不例外。家里早上是饃菜湯,胃口還好。中午和晚上都是米飯。對于我這個北方人又喜歡吃米的人來說還可以。就這樣吃了十天,我們相依為命,互相理解,照顧好這個小嬰兒。
盼著妹妹出院了。妹夫也回來了,可是疫情嚴峻,我無奈在這里住起來。發(fā)現了他們家的微妙的關系。男人每天看視頻,例如產后恢復,產后溝通,嬰兒各種撫觸,排氣操,等,他所有的精力都在給老婆孩子開路。婆婆做好飯,送進臥室給我妹。我們三個在外面吃,阿姨從不讓我刷碗,我也總是搶著刷。偶爾,妹夫讓阿姨給孩子說話,拿著一本圖畫書,要求講故事,用普通話,阿姨很為難,怎么他兒子都不滿意,我找個理由讓阿姨出去了。
如果愛,請深愛。看看兒子在屋里開著空調21.9度,還是恨太低。你可曾想過外面客廳手腳冰涼的媽媽?也許,會覺得大人不怕冷,可是誰想過她是老人?和孩子一樣的。后來我跟妹妹說了,她說空調不好裝一直沒安,再說疫情嚴峻以后會考慮的。因為每次阿姨抱孩子手特別涼,我就說了空調的事。后來,我打開手機讓妹妹從網上給婆婆買一套厚實的家居服。這一切妹夫并不知道,68元就解決了問題。
還有年三十,阿姨拿著老年機和遠方的女兒問好,我打了個岔,接過去,讓對方加我微信,兩人視頻了。阿姨特別開心。第二天女兒回老家,又和他爸一起再次打過來視頻。后來,我建議妹妹給婆婆買個智能手機。她說男人不讓買,因為媽媽做過手術,不能玩的厲害。我說老人能有我們玩的多?時間也不允許吧!后來妹妹就買了。阿姨特別開心,但嘴上一直說著不用也可以的
我一直覺得這個還算年輕的女人不容易,就一個寶貝兒子,給他買房在這里俺家不容易,因為生孩子前前后后在這里幫忙。妹妹很幸福,男人總是想的不多。老了不能抑郁,精神生活很重要的。
阿姨對兒子的話言聽計從,有時候會不知道誰是媽媽。我們有什么權利嫌棄她們?不管做飯,還是照顧孩子,或者是教育孩子?我有時候就直接說了。
男人應該是老婆和媽媽之間的粘合劑,老婆應該是媽媽和男人之間的柔順劑,婆婆應該是媳婦和兒子之間的和事佬。家庭不和睦都不行吧!
期待她們過得好,節(jié)約是為了生活更好。浪費是因為她想給孩子最好的,吵架也總是為了孩子的成長。握握手,笑一笑,何足掛齒?
第一次教阿姨做包子!他吃了三個還說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