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16歲,上高一,前兩天偶然機會聽她聊了聊家庭教育問題。被教育者談教育孩子問題,沒想到女兒的見解非常獨到,我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獲。起因是她看我經常寫教育類的文章,吐槽說沒人看,說范圍太窄!不如情感類,新聞類的受眾多。
我說:“教育是大事啊,人人都應該重視。”
她說:“那倒是,一個人不是已經當了父母,就是在去當父母的路上,丁克除外。”我驚了,這妮說的有道理哦,是那么回事。
她說:“其實家長們學習怎樣教育孩子,最好是初二以下的孩子家長。孩子那時還沒定型。孩子初三以后,什么都懂了,什么都已經養成了習慣,家長們也別費那個勁了。培養好習慣就小學還可以,小學生你給他們什么世界,他們就認為世界就是什么樣的。你每天陪著他們學習,如果再給他們找點學習的樂子,他們高興還來不及。再適量給點鼓勵,他們能上天。上了初中,尤其是初三以后,誰還那么傻帽啊!”
哦,這丫頭說的挺有意思,繼續問問。
我說:“對孩子玩游戲上癮你怎么看?”
她說:“游戲好玩誰不愿意玩。”
我說:“那我怎么沒看到你經常玩?”
她說:“你當時每天和我一起看書學習,我也沒機會玩游戲上癮啊!所以沒養成玩游戲的習慣。反正小孩子就這樣,家長不占用他們的時間,他們閑得慌,肯定自己找個事兒干。游戲畫面新鮮有沖擊力,打打殺殺挺刺激,所以游戲就占用了他們的時間。”
我說:“你什么都懂了啊?為什么有時還不聽話,并且有點懶。”
她說:“我感覺每人都一樣。我本來想著馬上就開始學習了。你卻催促我一句,索性就不學了。”
我說:“你這不是和自己過不去嗎?不學習害自己啊!”
她說:“別人惹你生氣,你明知道生氣是傷害自己,不是氣還是照樣生嗎?還有,有人生了氣不吃飯或者暴飲暴食,不也一樣是懲罰自己。這都是大腦給出的應激反應。”
說的我無語了。
她接著說:“氣氛很重要,你一催促,我大腦肯定緊張,一緊張大腦讓我先緩一緩。所以才晚一會兒開始學習。這是大腦對你催促我的應急對抗。拖延都是你引起的啊。”哦,我大吃一驚!和孩子聊一聊,真的收獲好大,女兒說的很有道理,她真的什么都明白了。
通過和她的對話,您能悟出什么道理嗎?可以下方留言。
希望這段我和女兒的對話能幫助到您,被教育者的想法,能給父母不少啟發!加油,家長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