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是史書和傳說中夏朝的第一任君王,因為治水的巨大功績而成為華夏族的共主。大禹在華夏民族文化和國家的形成和發展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能否找到大禹治水的確切證據,對理清中華民族的早期歷史,確定中華文明發展傳播過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甚至決定性的作用。
大禹治水發生的時間。根據甲骨文及現代考古結論華夏第一個有信史的朝代是商朝,存在時間大約為BC1600年—BC1046年。商之前的朝代沒有成熟系統的文字,還不能完全證實其存在。但是考古已經發現了多個商之前具有都城規模的遺址。
現存比較可靠的古籍成書的時間離所記載約大禹時代都在一千四五百年以上。比如《左傳》、《尚書》、《史記》、《竹書》以及近年發現的清華簡。想像一下,即使在今天這樣好的條件下我們對史籍中唐宋時期很多史實仍然無法肯定。因此對于上古史如果始終在古籍中打轉一些關鍵史實是得不出結果的。但是借助考古實物的研究分析卻可以揭掉許多神話的面紗。
《史記》記載了漢時流行的說法:“或言禹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 顯然,太史公并不相信這種說法。禹之時還無統一王朝,何來諸侯一說?大會江南純屬杜撰。
大禹治水,必定有其事,并非純傳說。各國遠古傳說,多有神鬼參與,大工程由神力完成。但大禹治水,正史所記,是活生生的人,且無神力.但,今人要找證據,不是說困難,而是根本找不到。為何?一是時間太久遠,其治水痕跡早已滅失。二是,后人治水,數千年不絕,治水工程極多,要緊之處,各朝代重復重疊。時至今日,今人怎能分得清是何朝代、何人所為?
大禹治水的證據能夠找到。否則就只能成為神話。現代人不是好蒙騙的傻瓜。誰也不會相信四千年前的人有疏九川的工程能力。
歷史虛無主義有兩種表現。一種是全盤否定,沒有完全實證的一概不承認。還有一種是任意填充。把任何神話傳說完全當真。
地名:會稽,大禹如何諸侯相會停留于此;諸暨,大禹治水會之于此地。沒這事這地名數千年了,這些文字信息比那些稱為考古專家的嘴巴更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