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時代已經悄然而至,過去需要一天一宿的距離,如今只需要幾個小時就能到達,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出行理念,甚至讓我們的時空觀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然而,當我們乘坐著舒適的高鐵,體驗著中國速度的時候,那段乘坐慢悠悠的綠皮車,飽嘗人間煙火的日子,卻總會涌上心頭,這或許就是憶苦思甜吧!只是綠皮車已經越來越少見了,想要再見它們,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了。
如今就只在個別地區還保留著一些綠皮車,而放眼國內,在我們陜西境內的綠皮車,相對還算是多得了。比如寶雞到廣元的“網紅小慢車”,就是非常的出名。也是在我們陜西,還有一趟罕為人知的慢火車:8359次列車。這趟慢火車之所以神秘,是因為它在12306上是查詢不到的,也不能網上購票,只能在站臺買票,而且,即便是在車站,也只能買少數幾個區間的票,想去其他車站就只能上車補票,手撕票的那種。
8359次列車由寶雞開往社棠,全車只有四節車廂,還有一節是休息車。早先的時候,這趟火車全程要行駛三個多小時,但現在似乎提速了,全程不到兩個小時(不晚點的情況下)。此車最大的特點就是只能在車站買票,最多買到元龍站,剩余區間需要補票。然后列車乘務員就會給你這種罕見的手撕票,字也是手寫的。
8359次列車是兼顧通勤任務和公益性扶貧任務的慢火車,沿途穿越在寶雞的深山峽谷中,停靠的都是鄉村級別的小車站,因為跑得慢,站站停,被沿途乘客親切地稱為“小慢慢”。8359次列車的票價也很便宜,最便宜的只要1塊錢,全程票價也不到10塊錢。
8359次列車既是鐵路職工的通勤車,也是沿途居民必不可少的出行工具,在交通閉塞的山區,便宜又安全的火車,依舊是老百姓最重要的出行工具。這趟車窗能打開,配著小電扇的慢火車,穿行在寶雞的深山峽谷中,古老的渭河水就在腳下流淌,它承載著人們走出大山的希望。
而新時代里,8359次列車又多了很多內涵,既有懷舊意義,又成了旅游經濟的助力,很多人會跑來乘坐這趟慢火車,一來是體驗一下它鎖住光陰的“慢”,二來是欣賞沿途景色,并踏上游玩之旅。
(圖片源自網絡,感謝分享!如有侵權,刪圖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