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婦人產后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一》問曰: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難,何謂也?師曰:新產血虛、多出汗、喜中風,故令病痙;亡血復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難。
從條文知產后婦人因失血過多或者大量出汗,容易出現血虛津傷的情況,血虛臟燥既是產婦的共同點,也是產后抑郁形成的原因之一。結合《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二》“婦人藏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來看,更能明白產婦臟燥血虛對產后抑郁的影響。
《備急千金要方·卷三婦人方中》中記載竹根湯、竹葉湯等治療產后煩躁、心中悶亂等癥狀,方中皆含有甘草、小麥、大棗三味藥物,其它諸方或含三味中的二味,或含地黃、葛根、麥冬等養血潤燥之品。
結合《金匱要略》與《千金要方》的內容來看,甘麥大棗湯在治療產后婦人情志病應該有用武之地,熊繼柏先生即喜用甘麥大棗湯加減治療產后抑郁,清心除煩之竹茹、竹葉;養血潤燥之麥冬、生地皆可隨癥加減。
當然,外部環境的改善對產后抑郁的治療更為關鍵,家庭和諧應該比藥物的作用更大一些。
【作者簡介】李超,男,北京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師從經方名師張立山教授,體悟經典;侍診首都國醫名師武維屏教授、房定亞教授,融匯諸家。于東直門醫院工作近十載,不斷鉆研岐黃之術,現坐診于漢典中醫醫院,出診時間周一、周二、周三、周五、周六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