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美國獨立戰爭真實原因:英國政府不許殖民者過度欺負印第安人

18世紀晚期,美國爆發獨立戰爭。關于這場戰爭,國內教科書長期以來稱為“革命”,并認為這是殖民地人民反對英國暴政的正義之舉。

事實上,美國獨立本身是殖民地與母國政府權益沖突矛盾激化的結果。其建立本身,確實對世界產生了某些積極的推動作用。但獨立戰爭爆發的原因,卻一點不高大上。

作為最早搞資本主義革命的國家,英國對殖民地政策一向放的比較寬。可就算這樣,英國在北美的殖民者們也還是鬧騰起來了,跳著腳向倫敦叫板。

其實說來一點不奇怪。英國的北美殖民者,當初要么是不滿英王統治而到北美來“換種活法”的,要么是追求到廣闊天地占地發財的,總之沒幾個是甘心聽話的小白羊。英國政府對北美殖民地的壓榨,相比西班牙、葡萄牙來說,簡直是非常溫柔。這樣,造成北美殖民地本身挺富強,民眾生活水平比英國本土更高。加上英國特有的政治體制,殖民地政府和議會權力相當大。這么一群又倔又富的人,在本土遠隔大西洋的地方,特立獨行了一百多年,生點異心出來簡直太正常了。

原先還好,英國殖民地邊上挨著龐大的法國殖民地——新法蘭西,兩家彼此虎視眈眈。為了對抗法國人,英國殖民者必須依靠母國力量,所以母子關系還算融洽。英國為了保護這塊殖民地,也不惜出動大軍,和法國打了幾次 惡仗。尤其在七年戰爭,英國幾乎把半個家當都開到美洲來,死傷無數兵馬,耗費無數錢糧,終于將法國人逐出北美。

這樣一來,殖民地不再受到法國威脅,也就不再需要宗主國的保護了。他們再看倫敦政府,就滿是不順眼了。所謂“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英國對北美的統治,就面臨這么一種糟糕的局面。

北美殖民者對英國政府的不滿,主要歸結為以下幾點:

第一個矛盾是收稅。簡單說就是英國政府想收稅,殖民地不干。

英國政府為了跟法國打仗,花錢太多,決定在北美征稅。北美殖民地則認為,英國議會里有沒有俺們北美的代表,憑什么你們說征稅就征稅?為此,北美殖民者甚至說,俺們在北美立足,是靠了大英國王陛下的恩典,和你英國議會有什么關系!

有趣的是,當初英國人革命,先殺了查理一世,又推翻了詹姆士二世,費盡力氣剝奪了國王的權力,把權力交給議會。如今美洲的殖民者,卻抬出國王來對抗倫敦的議會!

1765年3月,英國議會通過《印花稅法》,規定殖民地的一切印刷品,什么報紙、證書、廣告、合同乃至結婚證,都要花錢買英國政府的印刷稅票再貼上去,否則就是違法。這下可捅了馬蜂窩。北美殖民地的人蜂擁而起,反抗《印花稅票》。他們不但拒絕繳稅,而且還聚眾鬧事,把稅務機關砸個稀巴爛,把征稅人員拖出來當眾SM。10月,殖民地代表在紐約開會,通過了《權利和公平宣言》,宣布只有殖民地自己的議會才能在殖民地征稅。否則,俺們寧愿和英國一刀兩斷!

英國議會欺軟怕硬,只好息事寧人,在1766年3月把《印花稅法》給廢除了。

《印花稅法》廢除了,可英國政府的財政漏洞總得彌補。又過了一年,財政大臣唐德生提出了《唐德生稅法》,規定從英國輸往殖民地的紙張、玻璃、鉛、顏料、茶葉等一律征收進口稅。這事兒按說比印花稅更“合理”,跨大西洋貿易,收點稅還不應該么?可北美人再次跳出來抗議,再次抵制英國貨。英國政府也真夠賤,馬上又慫了。1770年3月,《唐德生稅法》被廢除。

英國政府步步退讓,讓殖民地的膽子越來越大。就在《唐德生稅法》廢除的同一個月,波士頓的民眾與駐扎英軍發生沖突,英軍面對黑壓壓手持棍棒的民眾,嚇得開槍射擊,當場打死3人,2人傷重身死。這就是“波士頓慘案”。

第二個矛盾是貿易。英國想在北美賣點便宜貨,當地勢力 不許。

英國政府想,你們這些殖民地的既然不肯交稅,那我賣點貨物總可以吧。當時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囤積了大批茶葉,英國政府就通過法案,把這些茶葉賣到北美大陸,并且對他們采取低稅收的優惠。這樣一來,東印度公司的茶葉在北美大陸就賣得很便宜,價格只有北美當地茶葉的一半左右。當地群眾喝茶當然選便宜的,東印度公司的茶葉很快搶占了北美市場。

按說這種公平買賣對北美人民也有好處,喝茶能便宜了不是?可是北美的茶葉商人和茶葉場主卻遭到慘重滯銷。他們大叫:“倫敦這是在傾銷茶葉,損害俺們北美的利益,絕對不能容忍!”這幫人直接把斗爭矛頭指向英國的茶船。1773年冬天,幾艘滿載茶葉的英國商船開到北美,紐約、費城的當地人紛紛攔截碼頭,不許英國船卸貨。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港鬧得最兇,幾十個本地人化妝成印第安人,偷偷上船,把大批茶葉直接倒進了海里。這就是“波士頓傾茶事件”。

這事兒的性質,其實吧,就和地方惡霸壟斷某地的某行業,對外來競爭者打砸搶燒沒啥本質區別……

第三個矛盾, 是如何對待法國人。英國保護法國殖民者權益,讓殖民地勢力不滿。

七年戰爭中,英國打敗法國,占領了加拿大。加拿大原本有很多法國移民。英國政府畢竟比較開明,對法國移民并沒有歧視,相反保護了法裔殖民者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這就讓原本那些英國殖民者有些不忿。北美十三州有一股勢力一直想吞并加拿大的,希望落空自然不爽。

第四個矛盾,是印第安人的問題。英國想適度保護印第安人,殖民地勢力深惡痛絕。

歐洲人對美洲的殖民,本質上都是對原住民——印第安人的入侵和欺凌。但不同國家的殖民風格還是有差異的。相對來說,在政府層面上,英、法對北美印第安人的入侵,相對于西班牙對拉美赤裸裸的征服,是要溫和與友善一些的。

北美的印第安人,在先前戰爭中有的支援英國,有的支援法國。英國打敗法國后,法國人的印第安盟友不肯屈服,繼續發動游擊戰。甚至連原先幫助英軍的易洛魁等部族也改變立場,和其他印第安人一起動手,攻擊英國殖民者。

對此,英國是兩手準備,一邊出兵鎮壓、煽動印第安人內斗,甚至用天花病毒搞“生物戰”;一邊采取懷柔政策,承認印第安人對土地的所有權,為此,還規定北美殖民地白人的活動范圍不得超出原先十三州的界限。而從十三州西邊到密西西比河的這些土地,是英國剛剛從法國奪過來的地區,屬于印第安人的保留領土。

這樣一來,北美殖民地炸了窩。我們辛辛苦苦和法國人打這么久的仗,不就是為了多占些土地嗎?結果現在倫敦的官僚,既不許北上吞并加拿大,又反對西進搶印第安人的地盤,是可忍孰不可忍!

實際上,這種“本國政府要保護印第安人,殖民者不干”的矛盾,在整個歐洲殖民史上都很常見。比如南美征服者皮薩羅一伙,就曾為了保護印第安人的問題,跟西班牙國王反目的。

再如1676年,在英屬殖民地弗吉尼亞爆發了一次“培根起義”。殖民者培根要求弗吉尼亞總督伯克利出兵圍剿印第安人,遭到拒絕。于是培根在1676年8月發動“起義”,攻占弗吉尼亞首府詹姆斯城,改選了議會,驅逐總督伯克利,還放火燒城。兩個月后, 起義被英王鎮壓下來。

下面是一張我國出版物的獨立戰爭配圖。從印刷上看,屬于過去的“正統歷史讀物”。大家可以看到,那條虛線的備注寫的是“英王明令禁止殖民地人民向西占地之界線”。這句話的措辭非常有講究,“英王”禁止“人民”,那么在過去那種語境中,誰是正義,誰是反動,豈不一目了然?然而地圖上卻沒說明白,英王之所以禁止人民向西,并不是英王要把西邊這些地占為皇家禁地歸自己揮霍,相反,是要把西邊這些土地留給印第安人作為保留地。

由于雙方矛盾不可調和,最終北美獨立戰爭爆發。戰爭中,不少印第安部族站在保護自己的英國一方。1780年10月,印第安納地區的印第安人擊敗哈馬爾將軍率領的1000多名美軍,擊斃183人。他們也因此遭到美軍的攻擊。華盛頓的剝皮政策就是這一時期開始推廣的。

由于美國得到了法國、荷蘭等國的支持,英國寡不敵眾,被迫在1783年簽署《凡爾賽和約》,承認美國是獨立國家,還把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大片土地(印第安部族的生存地)割讓給美國。這下印第安人倒了血霉。美國軍隊張牙舞爪開始向西擴張。印第安人雖然頑強抵抗,但最終死的死,躲的躲,剩下的不是往北逃到加拿大(然后,大家最近應該知道他們的下場了),就是往西逃到密西西比河西邊去了。

逃到西邊去的也只是暫時保住了性命。接下來,又在南北戰爭中被林肯收割了一把,林肯為了振奮軍心民心,頒布《宅地法》,讓美國窮人們可以獲得西部土地,而這些土地,就是搶的密西西比河以西印第安人的保留地。最終,直到二戰前夕,美國政府才宣布停止了對印第安土地的掠奪——當然,那時候也剩不下啥土地了。

圖片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解密 | 究竟是如何發生了北美獨立戰爭
北美立國史(2)
一、英屬北美殖民地的建立、經濟發展和政治 靈感家 英國歷史
美國人的故事:北美第一個英國殖民地弗吉尼亞(二)
美國屠殺印第安人的悲劇究竟是如何展開的
【美國往事】北美的原住民:印地安人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托克逊县| 永城市| 新竹县| 同仁县| 太和县| 扎赉特旗| 特克斯县| 汕头市| 太仆寺旗| 东阿县| 囊谦县| 渑池县| 贵南县| 广丰县| 南华县| 东山县| 勐海县| 丁青县| 汽车| 华亭县| 徐汇区| 临武县| 通道| 富阳市| 崇仁县| 平舆县| 苍梧县| 湟中县| 镇雄县| 青海省| 城固县| 天水市| 安新县| 华容县| 稻城县| 托里县| 长治市| 金门县| 万年县| 舒兰市| 乌兰察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