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
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訴上海老底子情
交通是一個城市的命脈,每個城市都有數不清的道路,似乎每個城市都有那么幾條馬路,是以省市來命名,例如青島的各條大街小巷,就是以山東各個縣市區的地名而命名,但相比上海而言,卻顯得小巫見大巫了,相信很多去過上海的人,一定對它的地名印象深刻,在上海以省市命名的街道更是不勝枚舉,但肯定有細心的小伙伴發現,雖然上海幾乎把全國各個省份名字都用了一遍,但卻唯獨沒有這三個省,你知道這三個是哪里嗎?
這三個省份就是河北省,安徽省和黑龍江省。所以也就意味著上海沒有,河北路,安徽路和黑龍江路,聽到這里,相信又會有很多人跑出來質疑,你可別糊弄我,我可去過上海,上海明明就有一條路叫河北路。
沒錯,在上海崇明的長興島,確實有一條河北路,可這條河北路卻不是大家所知道的那條河北路,這條路之所以被叫做河北路,不過是因為它處于小河的北端,這與我們固有印象中河北省的那個河北,可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要想搞清楚為什么沒有河北路,就得追溯到當年的老上海時期,了解上海歷史的朋友們都應當知道,上海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作為英法的租借地而存在,因此在那個時候,上海還沒有這些以我國省份命名的馬路,直到19世紀的下半葉,才開始給這些馬路命名,而在那個時候,我國還沒有河北省這個名稱,當時的河北還是我國的直隸省。所以當時其實是有一條路叫做直隸路的,它緊緊地挨在福建路的東側,南至南京東路,北達蘇州河,全長約600米左右,但不過后來他又被改作為石潭弄,自此以后,這里的名字再也沒有發生過變化,所以這也就能夠解釋為什么迄今為止,整個上海都沒有河北路。
至于為什么沒有安徽路,則有著不一樣的民間說法,其中可信度比較大的是這兩種說法,第一種就是在北陽軍閥割據時期,軍閥領袖段祺瑞依靠日本人的支持,對上海犯下了種種難以饒恕的暴行,壓榨百姓,無惡不作,所以當時的上海人非常討厭段祺瑞,而大家也都知道,段祺瑞恰好就是安徽人,所以在后來給城市道路命名的時候,上海人也強烈要求不要將安徽用在上海的道路上。但是上海仍舊保留了一定的,以安徽地名及城市命名的道路,比如我們熟悉的合肥路,安慶路和黃山路,都是安徽的各座城市。
當然還有另一種說法,就是在歷史上曾有過安徽路的出現,但是這個名字僅僅存在于1943年至1945年間,也就是說,他僅僅只存在了短短兩年的時間,其位置大概位于今天的西藏南路和肇周路一帶。但這也只是人們的猜想,至于為什么沒有安徽路,就連很多上海老本地人都不知道其中原因所在。
而最令人感到不解的就是,為什么迄今為止,上海都沒有黑龍江路的存在呢,要知道上海在給城市命名的時候,也經歷了好幾次波折。其實這些道路的名稱,并不是一開始就決定好了,然后沿用至今的,在這其中也經歷了很多次的變遷和增補,有很多城市名字都是后來才被批準,用作上海道路名的。
為此也有很多網友吐槽說,黑龍江表示實在是心太累,在經歷了四次大大小小的城市換名之后,黑龍江卻依然沒有被用作上海市的城市道路名,難道是上海市對黑龍江有什么偏見嗎?
當然,這只是上海道路沒有采納的三座省份的名字,其實除了這三座省份之外,像內蒙古自治區和上海市,都沒有被上海用作是城市道路名,不用上海,這也可以理解,畢竟要是用了上海路,城市的名字和道路的名字一模一樣,這也很容易讓人產生混淆,而不用內蒙古作為城市道路名的原因也非常簡單,是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內蒙古和外蒙古之分。所以根本就沒有內蒙古這個概念。不知道,除了以上所說的幾座城市之外,你還知道那些沒有被上海用作道路名的省份呢?
來源:今日頭條“西說地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