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儲蓄險馬上要下架了,我趕上末班車加倉了20萬儲蓄險(10年交,每年存2萬)。
之前儲蓄險4.025%的時候,我覺得收益低。不太想買,覺得儲蓄險期限太長,太雞肋。
現在收益很快要降低到3%了,回過頭,4%的無風險產品打著燈籠都找不到。
當時應該多買點,真后悔
100萬本金,少1%收益,20年就差了50萬,40年差了200萬。
也就三四年時間,利率就降了這么多
形勢說變就變啊
我自己親身經歷了這個過程,感觸非常深。
往后看幾十年,收益大概率還會繼續降低。
現在3.5%看著低,過個四五年,5年期銀行存款可能降低到1.8%,國債降低到2%。儲蓄險降低到2.5%
3.5%的復利產品,可能和現在4%的產品一樣,找都找不到。
這次吸取教訓,趁著下架前,趕快鎖定利率。
先存了20萬,10年繳費,每年2萬
我還在和老婆商量,準備再買一份。總共加50萬。
每年存5萬,存10年,每年壓力不大,無痛就把錢攢了。
-----
這幾年,開始不斷存以后的養老錢和教育金,等存到一定程度,利息夠花,就能準財富自由。
上上個月,剛給娃買了一份教育金
這次買完沒錢了,這幾年錢都還房貸了
等房貸還完,重新有了積蓄,準備繼續存點儲蓄險。
我還專門建了一個股息增強的組合,后面準備分一點資金投高股息基金,存錢。
等錢逐步存夠了,下半輩子就安心了。
-------
不同資產有不同的作用
股票、房產,在經濟發展很快的時候,收益能比較好
但在經濟悲觀的時候,也會大幅下跌。
儲蓄險、國債、存款等沒有什么想象力,收益是固定的,但基本沒風險,即便像小日子,經濟崩了,收益也一分不少。
經過這些年的摸爬滾打,我不再一根筋,過渡認為某類資產好,或某類資產不好。
而是更明白不同資產的有不同作用,儲蓄險、存款是人生的基本盤,未來我會把40%-50%的資產,逐步轉移到這里。
股票、房產,經濟發展的好,可以賺經濟發展的錢,可以跑贏通脹。我也會在合適的時間合理配置。
每類資產都有它的優點,也有缺點
每類資產也有它的作用
資產合理配置,根據經濟周期,動態調配比例。
更合理、更長久。
-----
現在降息非常兇猛,和我一樣,有鎖定利率,長期存錢打算的朋友,建議抓住最后2天時間,趕快上車。
最近咨詢儲蓄險的朋友非常多,我再把儲蓄險的攻略發一下,幫助大家快速搞明白儲蓄險,趕上末班車!
3.5%儲蓄險離下架僅剩3天時間!!!
產品下掉的速度非常快,3.5%利率的產品在快速離我們遠去。
距離下架倒計時越來越近,最近很多朋友都來咨詢儲蓄險的問題
為了最大程度解決大家的疑問,多多特意寫了一篇完整的儲蓄險攻略。基本上看完這篇,就能把儲蓄險弄懂七七八八。
01
什么是儲蓄險?
一句話解釋:儲蓄險就是由保險公司發行的極低風險儲蓄產品,和銀行存款很類似。
銀行存款是往銀行里存錢,而儲蓄險是把錢存到保險公司。
市面上有很多儲蓄險,比如:養老金、增額終身壽險、教育金等。
但其實,所有的儲蓄險,都是先存錢(繳費期),生息若干年后,再領取。
只是由于取的方法和時間不同,演變為各種功能不同,比如用來養老的叫養老金,用來孩子教育的叫教育金,能相對靈活存取的叫增額終身壽險。
02
儲蓄險的安全性好么?
答案是肯定的。
存款、人壽保險、國債作為我國目前僅剩的三大極低風險產品,地位不言而喻。
保險本質是合同行為。
保險一旦買入,購買金額、交費期限、最終拿多少錢,都會白紙黑字寫入合同中,受法律保護。合同寫死了,就必須按約定來給付。
除此之外,儲蓄險屬于人壽保單,是受“保險保障基金”保護的。
根據《保險法》八十九條、九十二條:
所以即便公司破產,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也會讓其他保險公司繼續履行保單。
它的安全性基本可以對標中大型銀行的存款產品。
03
儲蓄險收益率咋樣?
一句話:從長期角度來看,儲蓄險遠高于同類產品。
我們目前最常見的低風險理財產品有大銀行存款、國債、貨基。
銀行存款,三年定存的利率僅2.45%,5年期的定存利率僅有2.5%。
而國債呢,根據今年的最新3年期和5年期國債利率來看,分別為2.95%和3.07%。
至于貨幣基金,今年收益只剩下1.8%左右,長期基本不會考慮。
看完這些產品后,我們再來看看儲蓄險收益
按照監管要求,目前市面上儲蓄險的收益最高為3.5%。
如果買入,即鎖定利率,未來利率不變,也就是說一輩子有3.5%的復利。
以這個固定利率復利增長,持有時間越長,收益會越多。
以市面上3.5%復利的儲蓄險舉例:
存30年儲蓄險,相當于6%的銀行長期存款
存50年儲蓄險,相當于9%的銀行長期存款
目前國內經濟增長逐漸變得平穩,按照發達國家的歷史情況來看,隨著經濟增速的放緩,銀行存款、貨幣基金、國債利率大趨勢都是下行,終點可能是零利率甚至負利率。
(定期存款利率一路下跌)
所以,如果存錢的時間長,儲蓄險遠高于同類產品。
04
儲蓄險有啥用?
一句話:適合長期儲蓄
拿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說,我之前對儲蓄險也沒好感,因為短期收益不高,儲蓄險往往要10來年收益才比較高。
之前老婆非著逼我買了一份4.025%的教育金。當時我還不情愿,回頭看來是真香。現在4.025%的無風險產品真的滿市場打著燈籠都找不到。
這次我和老婆商量了一下,準備趁著3.5%利率下降之前,再加保一份30萬的儲蓄險。分10年繳,每年存3萬壓力不大。20-30年后取出,大概能有個60-70萬用來養老。相當于無痛存錢。
當下越來越多的人和我一樣開始關注到了儲蓄險,挑其中三個比較典型的例子,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老婆的一個閨蜜,三十多歲,未婚,稅后年薪大概30-40W左右,買儲蓄險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強制存錢。她每個月工資挺高,但花的也多,年年存不下來錢。為了存錢,強制自己買了儲蓄險,每年拿5萬塊儲蓄,壓力并不大,交10年,即便是10年后立刻取出至少也有個55-60W,用她的話來說:存了就當攢錢,現在不存十年后可能一分沒有。
我的一個同學,程序員,年薪50萬左右,家里有兩胎,也買了儲蓄險。現在他和老婆的工資,應付日常的生活還有結余,于是和老婆合計了一下買了儲蓄險。按他自己的話說,程序員這種職業35歲之后就是個分水嶺,加上行業現在裁員潮不斷,可能一不小心就沒了工作。到時候房貸、孩子的教育都是個大問題,趁著現在有能力的情況下,買一份儲蓄險,到時候即便是降薪了,至少能保障不斷貸,孩子教育不受影響。
還有一個朋友,自己開公司做工程的,目前年收入大概兩百來萬,也買了儲蓄險。開公司做工程這種事情,比較吃行情,行情好的時候確實賺的多,但行情不好了可能顆粒無收,也不知道往后還能賺幾年的錢。現在趁賺的多,給孩子買份大額儲蓄險,即便以后生意不行了,至少還留下了百來萬資金保障孩子的吃穿和教育。
05
該買哪類儲蓄險?
這里主要介紹三類常用產品
(1)增額終身壽險
增額終身壽險,是市面上比較靈活的儲蓄險產品。
一般儲蓄險產品需要持有一個較長的周期,很難實現靈活存取。比如教育金,合同里規定了具體多少年才能取,不到時間取收益很低。
增額終身壽險的優勢就是,領取方式更靈活。需要用錢的時候,可以進行減保支取部分現金價值。剩余的部分,還能繼續享受3.5%的復利。
(2)養老年金險
買了退休的時候每月領取養老金,這里就不展開了。
(3)教育年金險
專為孩子教育設置。年紀小的時候存進去,孩子18-20歲一筆取出,用于教育和創業。之前專門寫過教育金的文章,這里不多聊了。
06
市面上有哪些優秀的儲蓄險產品?怎么買?
市面上儲蓄險產品基本上大同小異,從儲蓄屬性上來看,收益越高則性價比越高,然后是有大公司盡量選大公司。
目前5/10年期收益第一梯隊的產品是金滿意足典藏版,即將于月底下架,大家優先看這款。
儲蓄險最終能拿多少錢,看現金價值。現金價值越高,IRR(實際收益)越高,最后拿到的錢越多。金滿意足典藏版這款增額終身壽,20年后IRR(實際收益)可達到3.4%,最高IRR可到3.47%。是市面上收益最高一檔的產品了
舉個例子,
30男,每年10W,存5年。具體能領取多少錢,見上表現金價值這一欄
投保20年,資產翻了1.82倍。30年,資產增值2.57倍。50年,總共到手接近257萬,收益高達4倍多,增值能力很不錯。算是市面上收益最高的一檔產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