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關于易道的一千個答疑(1)

      針對易經相關的問題其實越來越層出不窮的顯現,當下傳統文化在舉國上下之熱度,無數人越來越關乎易學的所謂研究或好奇更上一個臺階。本平臺就大眾關注易學問題的普遍現象酌情梳理一些問題,予以最簡明扼要的解答。同時,也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留言。

注:關于易道的一千個答疑。不分問題先后順序、不按問題之深淺順序。

01

“陰陽師” ?

陰陽師是起源于中國的掌握著陰陽家、道家,懂得觀星宿、相人面,還會測方位、知災異,尋風水,畫符念咒、施行祭祀的一種道士或修士。

先秦時期的煉氣士和修士了吸收中國先秦諸子百家時期的道家和陰陽家在漢代逐漸形成道教,而陰陽師則是脫胎于道教的一種修行派別。由于近代歷史原因,陰陽師在中國已經不可多見,大部分陰陽師在國內主要從事觀測風水,相人面為生。

02

“風水師” ?

風水師,民間相信風水者常尊稱其為風水先生,又稱這種人為陰陽先生。現特指專為人看住宅基地和墳地等地理形勢的人。

03

玄學 ?

玄學,“玄”字,起源于《老子》中的一句話“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學指的是魏晉時期出現的一種儒家哲學思潮。是對《老子》、《莊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說,產生于魏晉。玄學是魏晉時期取代兩漢經學思潮的思想主流,即“玄遠之學”,它以“祖述老莊”立論,把《老子》、《莊子》、《周易》稱作“三玄”。鑒于自漢至晉中國的社會結構、經濟基礎、政治制度和社會價值觀念基本上都無變化的情況下,在意識形態領域內不可能憑空冒出一個與儒學對立并引導當時觀念形態的玄學。事實上,被后世認為的'玄學家',彼時都自認為在致力于經學,并做出很多成績,'玄學'之名是在魏晉之后出現的。獨尊儒術以來,儒家一直有談論形而上學的傳統,并以倫理綱常為自然之道。后來佛學也屬兩晉談玄的內容,因此把玄學簡單地稱作'新道家',是一種誤會。

04

《易經》?

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其中《連山》《歸藏》已經失傳,現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易經》蘊涵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和和諧辨證思想,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其從整體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世界,把人與自然看做是一個互相感應的有機整體,即“天人合一”。

《易經》長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

《易經》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

05

《周易》?

《周易》即《易經》,《三易》之一(另有觀點:認為易經即三易,而非周易),是傳統經典之一,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卜之用。《周易》沒有提出陰陽與太極等概念,講陰陽與太極的是被道家與陰陽家所影響的《易傳》。《傳》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撰。

春秋時期,官學開始逐漸演變為民間私學。易學前后相因,遞變發展,百家之學興,易學乃隨之發生分化。自孔子贊易以后,《周易》被儒門奉為儒門圣典,六經之首。儒門之外,有兩支易學與儒門易并列發展:一為舊勢力仍存在的筮術易;另一為老子的道家易,易學開始分為三支。

《四庫全書總目》將易學歷史的源流變遷,分為“兩派六宗”。兩派,就是象數學派和義理學派;六宗,一為占卜宗,二為禨祥宗,三為造化宗,四為老莊宗,五為儒理宗,六為史事宗。

06

風水 ?

風水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一門玄術,也稱青烏術、青囊術,較為學術性的說法叫作堪輿。風就是元氣和場能,水就是流動和變化。風水本為相地之術,即臨場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稱堪輿術,它是一種研究環境與宇宙規律的哲學,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比較完善的風水學問興起于戰國時代。風水的核心思想是人與大自然的和諧,達到“天人合一”,早期的風水主要關乎宮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選址、座向、建設等方法及原則,為選擇合適的地方的一門玄學。

風水有兩種釋義:其一指水腫病的一種,多由風邪侵襲,肺氣失于宣降、不能通調水道、水濕潴留體內所致;其二指住宅基地、墳地等的自然形勢,如地脈、山水的方向等的體系。

07

相地 ?

原是中國踏勘選定園林地域的通俗用語,明末造園家計成所著《園冶》一書中有專論踏勘選定園址的《相地》一章。相地包括園址的現場踏勘,環境和自然條件的評價,地形、地勢和造景構圖關系的設想,內容和意境的規劃性考慮,直至基址的選擇確定。

08

堪輿 ?

堪,天道;輿,地道。堪輿即風水,中國傳統文化之一。《史記》將堪輿家與五行家并行,本有仰觀天象,俯察地理之意,后世以之專稱看風水的人曰:“堪輿家”,故堪輿在中國民間亦稱之為風水。然或有稱“堪輿”不只看風水而已,而應分五部分,曰:羅羅、日課、玄空學、葬法及形家。

09

陽宅風水 ?

陽宅風水,風水學術語。通俗的講,就是風水好的地方,居于此處,能助人事興旺、發財,可令后代富貴、顯達。嚴格的講,就是符合風水學中“富“和”貴”原則和標準(即所謂“好風水”)的地理位置或環境。風水寶地標準:后有靠山、左有青龍、右有白虎、前有案山、中有明堂、水流曲折,以使墳穴藏風聚氣而令生人納福納財、富貴無比;外洋寬闊能容萬馬,可致后代鵬程萬里、福祿延綿。魯班符咒記載:伏以,自然山水,鎮宅地板,抵抗一切災難,家宅吉祥如意,家庭興旺發達安康。

10

陰宅風水 ?

陰宅,風水學名稱,就是安葬祖先靈柩的地方(與墳墓有所區別)是祖先得以長眠安息的地方,故稱之為陰宅。

陽宅要看風水,陰宅也要講究風水。古人認為將祖先安葬在絕佳的風水福地,必能帶給子孫后代吉祥如意,反之,如果風水不好,后人輕則諸事不順,重則噩運不絕、家庭破裂。

11

數術 ?

數術,也寫作術數, 是中華古代神秘文化的主干內容。數術的特征是以數行方術;基礎是陰陽五行、天干地支、河圖洛書、太玄甲子數等。“術”,指方術;”數”,指氣數、數理;即陰陽五行生克制化的數理。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漢書-藝文志》將天文、歷譜、五行、蓍龜、雜占、形法等六方面列入術數范圍。《中國方術大辭典》把凡是運用這種陰陽五行生克制化的數理以行占卜之術的,皆納入術數范圍。如:星占、卜筮、六壬、奇門遁甲、相命、拆字、起課、堪輿、擇日等等。

基本四個概念:

1、盤概念:大六壬,奇門遁甲,太乙式,紫微斗數。

2、卦概念:六爻法,梅花易數。

3、干支概念:四柱推命,河洛數理,風水術,鐵板神數,演禽法。

4、形式概念:面相、手相、骨相、字相、風水術。

12

易理 ?

易者,變化也,易理是指客觀變化前提下形成的規律,只有客觀性質的變化,才能叫“易”,易之一切都強調客觀。“易”核心是變易,但是“唯變所適”并非沒有確定性的基礎。易道之基本構成被歸結到剛柔二爻,一剛一柔的交錯和推蕩便是變易的根本動因。

13

象數理占 ?

象數理占:《周易》的組成要索。“象”為卦爻,“數”為筮數,“理”為哲理,“占”為占筮。一般認為“象”、“數”是《周易》特有的符號和數量形式,“理”是對象數以哲學上的闡述,“占”則是象、數、理在社會生活,人生實踐中的具體運用。參見“象數義理”條。

14

《連山》 ?

《連山》,后亦稱《連山易》,古多只稱《連山》,其名初見于《周禮·春官宗伯·大卜》,據傳為天皇氏所創。遠古有三易,《周禮》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易,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其中連山易和歸藏易,兩千年來歷代典籍鮮有記載,學術界無不認為其已失傳,已成定論。此二易也成為中華文化領域里的一件千古之謎。歷來學界以為,連山易是以艮卦開始,如山之連綿,故名連山。

15

《歸藏》 ?

《歸藏》是《三易》之一,與《連山》、《周易》統稱為《三易》。該易書是以坤為首卦,故名為歸藏。《周禮·春官》曰:“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意思是說《連山》、《歸藏》、《周易》是三種不同的占筮方法,但都是由8個經卦重疊出的64個別卦組成的。《連山》、《歸藏》是我國遠古時代的文化典籍,有說《連山》與《歸藏》不是失傳了,而是被改了名為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或其它名稱。 

案《歸藏》之名,現存文獻最早見載于《周禮》和《山海經》。《周禮·春官·大卜》:“(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連山》、《歸藏》是我國古文化的典籍,歷來人們認為它們是《周易》的前身。

16

“爻” ?

爻是組成卦符的基本符號

從上古伏羲創易時開始,爻的符號表述也有一個演變的過程,也有不同的表述形式,符號是一個演變結果。以時空角度來看,爻也是一種時空狀態的基礎表示形式,是伏羲易基礎邏輯的立足點。

爻表示的是陰陽交織的整體作用,對地球來說就是指太陽和月亮的運動對地球的交織作用,有“作用相交織”的含義。

其基礎符號用“—”來直觀表述太陽的陽性作用,用“--”來直觀表述月亮反射太陽對地球的作用和月亮自身對地球的作用,即兩個“-”表述陰性作用。這樣就形成了兩種特征的爻,在伏羲易中分別用“—”、“--”來表示,并將其分屬陰陽,稱“—”為陽爻、稱“--”為陰爻。這也是表述陰陽的初等基礎符號,也可以稱為一級或初級符號。

17

“卦” ?

卦是一個漢字詞語,拼音是guà,釋義為是古代用來占卜的工具,它是象征自然現象和人事變化的一套符號,供占測用。卜卦即算卦,包括自己為自己占卜,及向他人問卦。

《周易》中一套有象征意義的符號。以陽爻(―)、陰爻(--)相配合,每卦三爻,組成八卦(即經卦),象征天地間八種基本事物及其陰陽剛柔諸性。八卦相互組合重疊,組成六十四卦(即別卦),象征事物間的矛盾聯系。古代視占卜所得之卦判斷吉兇。如:卦數(《周易》中的一套有象征意義的符號。八卦互相重疊,組成六十四卦。故以卦數代六十四卦);卦肆(卦鋪);卦爻(《易》的卦和組成卦的爻)

18

“陰陽” ?

陰陽是一個簡樸而博大的中國古代哲學。

陰陽哲理自身具有三個特點:統一、對立和互化。在思維上它是算籌(算數)和占卜(邏輯)不可分割的玄節點。自然界中生物的基因,人工智能中的二進制都充分彰顯了陰陽的生命力。

陰陽是中國古代文明中對蘊藏在自然規律背后的、推動自然規律發展變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是各種事物孕育、發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動力,是奠定中華文明邏輯思維基礎的核心要素。概括而言,按照易學思維理解,其所描述的是宇宙間的最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是伏羲易的基礎概念之一。

陰陽相沖化萬物,世間萬物,皆有陰陽之道。即可從萬物萬事之間領悟到一絲陰陽之理。古人與后人都對其領悟,擁有不同的見解,因其萬物存于陰陽之道,所以古今在各個學術中都有其影。

陰陽一詞,代表了很多的意思和道理,簡單籠統分為:陰陽對立,陰陽相沖,陰陽轉換。

19

“五行” ?

五行是中國自古以來道學的一種系統觀,廣泛用于中醫、堪輿、命理、相術和占卜等方面。五行的意義包涵借著陰陽演變過程的五種基本動態:金(代表斂聚)、木(代表生長)、水(代表浸潤)、火(代表破滅)、土(代表融合)。中國古代哲學家用五行理論來說明世界萬物的形成及其相互關系。它強調整體,旨在描述事物的運動形式以及轉化關系。陰陽是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五行是原始的系統論。

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的取象比類學說,不是五種元素,而是將萬事萬物按照潤下、炎上、曲直、從革、稼穡的性質歸屬到水火木金土五個項目中,與西方古代的地、水、火、風四元素學說有區別,是集哲學、占卜、算命、歷法、中醫學、社會學等諸多學于一身的理論。

20

“太極” ?

所謂太極即是闡明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的過程。其中的太極即為天地未開、混沌未分陰陽之前的狀態。易經系辭:“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即為太極的陰、陽二儀。“太極”是易學的基本概念,最初見于《上系》:“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同時與“大衍筮法”相關,即《上系》所載:“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于扔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后掛……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圍繞大衍筮法,歷代以不同側重對太極的哲學涵義進行了探索。 

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邯鄲學院為太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21

“太極圖” ?

《太極圖》據傳是宋朝道士陳摶所傳出。陳摶是五代至宋初的一位道士,對道家思想和易學都有很深造詣。據史書記載,陳摶曾將《后天太極圖》、《八卦圖》、《河圖》以及《洛書》傳給其學生種放,種放以之分別傳穆修、李溉等人,后來穆修將《太極圖》傳給周敦頤。周敦頤著《太極圖說》加以解釋。現在我們看到的太極圖,就是周敦頤所傳的。周敦頤“一方面從陳摶派道家易里吸收了太極圖式說并與新的解釋,另一方面繼承了漢唐以來義理學派的傳統······成為宋明道學家解易的先驅。” 

《太極圖式說》是《莊子》“太極”思想在儒、道兩家結出的碩果。

22

“無極” ?

“無極”出自《道德經》,一種古代哲學思想,指稱道的終極性的概念,代表著上古華人對事物產生之前狀態的抽象理解。

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人們就已經知道,數學的運算過程本質上就是收斂與發散的過程。古人稱收斂與發散這對矛盾為“陰陽”。收斂與發散是宇宙間最本質的矛盾,其他一切的矛盾都是在收斂與發散的基礎上通過組合與迭代形成的,比如善惡、有無、動靜等等。收斂可以自然而然彰顯出發散就是“無極”,所以有了老子給出的“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于無極”的定義。《道德經》本身就是以“無極”為核心思想建立辯證法的書,不知“無極”,那么對“有無”“無為”“道德”的解釋就都是無根之談。

23

“無極圖” ?

陳摶及其《無極圖》 《太極圖》諸圖式,皆大同而小異。究其源流,則有穆修授周敦頤及周敦頤曾就學于佛教禪宗僧壽涯、慧南等之說。究竟陳摶《無極圖》的圖式是什么樣子?《太極圖》是否來源于它?這都必須對陳摶《無極圖》加以探討。

24

“伏羲易” ?

伏羲女媧所創立的易,稱之為伏羲易,是易學的根源和基本模型,早在文王演易之前幾千年就已存在。不論從體系的完整性還是從創立的時間上來看,伏羲創立的易才是易學的鼻祖,才是易學的根本。

易的定義就是指《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圖》。這種一方一圓兩個圖所組成的圖形成了易研究的所有內容,伏羲先天易學所研究的核心內容就是在這張圖中。既包含大量的基礎定義,也包含大量的邏輯關系。

在易學歷史上,由于存在大量龐雜而模糊的關于易的定義,所以為了區別于易學歷史上故弄玄虛、玄之又玄甚至錯誤的易的定義,為了對易的基本概念進行正本清源,我們在這里明確指出易的研究就是對《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圖》的研究,《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圖》就是本源易學的理論模型。《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圖》所蘊藏的豐富內涵我們定義為伏羲先天易學,簡稱“伏羲易”。

25

“河圖洛書” ?

河圖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蘊含了深奧的宇宙星象之理,被譽為'宇宙魔方',是中華文化、陰陽五行術數之源。語出易經《系辭.上》,“河出圖,洛出書”,河,黃河。洛,洛水。 

河圖洛書是遠古時代人民按照星象排布出時間、方向和季節的辨別系統。河圖1—10數是天地生成數,洛書1—9數是天地變化數,萬物有氣即有形,有形即有質,有質即有數,有數即有象,氣形質數象五要素用河洛八卦圖式來模擬表達,它們之間巧妙組合,融于一體,以次建構一個宇宙時空合一,萬物生成演化運行模式。河圖上,排列成數陣的黑點和白點,蘊藏著無窮的奧秘;洛書上,縱、橫、斜三條線上的三個數字,其和皆等于15。河圖洛書和二十八星宿、黃道十二宮對照,它們有著密切聯系。

河圖洛書的來由,是中華文明史上的千古之謎。“河圖洛書”最早收錄在《尚書》之中,其次在《易傳》之中,諸子百家多有記述。但從實證的角度確定河圖洛書出在某個具體地點,很難找出嚴格的科學依據。

2014年11月11日,河圖洛書傳說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6

“玄學” ?

玄學,此處的“玄”字,起源于《老子》中的一句話“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學指的是魏晉時期出現的一種儒家哲學思潮。是對《老子》、《莊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說,產生于魏晉。玄學是魏晉時期取代兩漢經學思潮的思想主流,即“玄遠之學”,它以“祖述老莊”立論,把《老子》、《莊子》、《周易》稱作“三玄”。鑒于自漢至晉中國的社會結構、經濟基礎、政治制度和社會價值觀念基本上都無變化的情況下,在意識形態領域內不可能憑空冒出一個與儒學對立并引導當時觀念形態的玄學。事實上,被后世認為的'玄學家',彼時都自認為在致力于經學,并做出很多成績,'玄學'之名是在魏晉之后出現的。獨尊儒術以來,儒家一直有談論形而上學的傳統,并以倫理綱常為自然之道。后來佛學也屬兩晉談玄的內容,因此把玄學簡單地稱作'新道家',是一種誤會。

27

“易道” ?

易道,《周易》之道。是基于中華幾千年傳承遺留下來“易”文化,以伏羲、老子、孔子思想學說為基礎,融中華易、道、儒、武、醫等傳統文化中“易學思想”于一體的易學文化體系,是中華特有的文化遺產。是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易,也是中國儒家經典之一,分《經》、《傳》兩部分,《經》據傳為周文王所作,由卦、爻兩種符號重疊演成64卦、384爻,依據卦象推測吉兇。

1、《周易》所揭示的對宇宙萬物運動變化規律的認識。

2、《周易》的四項基本內容,指辭、變、象、占。

3、指“易學”,《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而好易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說至繁。”

28

“干支” ?

天干地支,簡稱為干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十干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十二支曰:困敦、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

簡化后的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干支紀元法。天干地支的發明影響深遠,至今依舊在使用天干地支,用于歷法、術數、計算、命名等各方面。

29

“五行” ?

五行是中國自古以來道學的一種系統觀,廣泛用于中醫、堪輿、命理、相術和占卜等方面。五行的意義包涵借著陰陽演變過程的五種基本動態:金(代表斂聚)、木(代表生長)、水(代表浸潤)、火(代表破滅)、土(代表融合)。中國古代哲學家用五行理論來說明世界萬物的形成及其相互關系。它強調整體,旨在描述事物的運動形式以及轉化關系。陰陽是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五行是原始的系統論。

30

“十二生肖” ?

十二生肖,又叫屬相,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十二生肖的起源與動物崇拜有關。據湖北云夢睡虎地和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秦簡可知,先秦時期即有比較完整的生肖系統存在。最早記載與現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傳世文獻是東漢王充的《論衡》。

31

“占卜” ?

占卜,意指以小明大、以微見著,通過微觀與宏觀的聯系為原理,用龜殼、蓍草、銅錢、竹簽、紙牌或占星等手段和征兆來推斷未來的吉兇禍福,為咨客分析問題、指點迷津的方法。

原始民族對于事物的發展缺乏足夠的認識,因而借由自然界的征兆來指示行動。但自然征兆并不常見,必須以人為的方式加以考驗,占卜的方法便隨之應運而生。占卜是由外界事物的動向和變化向非人的靈體探詢想要知道的事物。它和預言不同的地方在于,通常會出現模棱兩可的答案,讓占者去找出一種合理的解釋。

如果要和算命作一個區別的話,占卜具有儀式性或社會性的特色,通常與宗教有關;相對來說,算命大多是服務個人的日常活動。占卜常常被人質疑只是一種迷信而已。然而,擁護者會說有許多奇聞軼事來證明占卜的效力。占卜是一種普世文化現象,人類學家發現從古代到我們21世紀都可以在宗教與文化中發現占卜的存在。

32

“星象” ?

指星體的明、暗及位置等現象。古代中國人民據以占測人事的吉兇禍福。

春秋戰國時代,甘德、石申、巫咸等,各自建立了自己的星官體系。到三國時代,吳國的太史令陳卓,綜甘、石、巫三家星官,編撰成283官1464顆恒星的星表,并繪制成星圖(該星表、星圖早已散佚),晉、隋、唐繼承并加以發展,我國的星區劃分體系趨于成熟,此后歷代沿用達千年之久,這其中最重要的星官是三垣、二十八宿。

33

“兩儀” ?

兩儀指天地或陰陽。一些武術家借用此詞來引申到拳法中,如武術家孫祿堂就將動為陽、靜為陰,合稱動靜為兩儀。

關于“兩儀”,綜合歷代易學家的理論,計有七說:一說為陰陽,一說為天地,一說為奇偶,一說為剛柔,一說為玄黃,一說為乾坤,一說為春秋。但通常是指陰陽。

34

“四象” ?

四象即為:太陽、太陰、少陰、少陽。

而其又名:少陽、老陽、少陰、老陰。

從數學角度論四象為:七、九、八、六。

從方位角度論四象為:東、南、西、北。

從一年季節論四象為:春、夏、秋、冬。

從人的名字論四象為:孟章、執名、監兵、陵光

從飛禽走獸論四象為:青龍、玄武、白虎、朱雀。

四象還有兩種說法為:

一說為:金、木、水、火。

一說為:陰、陽、剛、柔。

四象分別為:東 南 西 北

注:從飛禽走獸上分配四象為秦漢以后的方法,西白虎在秦漢之前稱之為咸池。后人因為不能組成一個完整的體系而把咸池改為白虎。東吳時代的《七帝紫庭延生經》里為四象起了名字。分別為:前朱雀為陵光;后玄武為執名;左青龍為孟章;右白虎為監兵。

35

“八卦” ?

八卦,見于《周易·系辭下》云:“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八卦生自太極、兩儀、四象中,“四象生八卦”。

它也是中國古老文化的深奧概念,是一套用三組陰陽組成的形而上的哲學符號。其深邃的哲理解釋自然、社會現象。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系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八卦成列的基礎是易象,重卦的基礎則在于爻變,“爻在其中矣”便是易道周流的內在動因。八卦表示事物自身變化的陰陽系統,用“一”代表陽,用“- -”代表陰,用這兩種符號,按照大自然的陰陽變化平行組合,組成八種不同形式,叫做八卦。八卦其實是最早的文字表述符號。

36

“北斗七星” ?

北斗是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七星組成的。古代漢族人民把這七星聯系起來想象成為古代舀酒的斗形。

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為斗身,古曰魁;

玉衡、開陽、瑤光組成為斗柄,古曰杓。

北斗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據初昏時斗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北斗七星從斗身上端開始,到斗柄的末尾,按順序依次命名為α、β、γ、δ、ε、ζ、η,古時漢族天文學家分別把它們稱作: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從“天璇”通過“天樞”向外延伸一條直線,大約延長5倍多些,就可見到一顆和北斗七星差不多亮的星星,這就是北極星。

37

“二十八宿” ?

二十八宿,是黃道附近二十八組星象的總稱。上古時代人們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跡和位置,把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為二十八組,俗稱“二十八宿”。古人選擇黃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個組星象作為坐標,以此作為觀測天象參照物。因為它們環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棲宿的場所,所以稱作“宿”。二十八宿分為東南西北四方各分為七宿,即為“四象”:東方蒼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二十八宿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的重要創作。

東方青龍:龍是東方的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這七宿的形狀又極似龍形;

南方朱雀:南方七宿的總稱:井、鬼、柳、星、張、翼、軫;

西方白虎:西方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

北方玄武: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虛、危、室、壁;

38

《火珠林》?

《火珠林》是火珠林卦法的代表作。有三種本子,現存最古的是日本真福寺藏北宋刊印一卷殘本。二是明《永樂大典》引用的本子只存一些片段。三是清刊印的本子。本書收錄的是清印本。《火珠林》成書年代當在唐末宋初。麻衣道者是唐末宋初人,相傳為陳摶的老師,善相術,為中國歷史上術數名人。

《火珠林》是否就出于麻衣道者之手,尚不能定論。

《火珠林》提出了“卦定根源,六親為主”,主張用五行生克刑害,合墓旺空等進行斷卦,繼承了京房易的理論,又為后來卜筮的傳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后人稱這種筮法為“火珠林”法,原因就在于此。

39

《大六壬》?

大六壬,唐書《太白陰經》中記載為《九天玄女式》;《戰國策》等書籍,都記載有大六壬的只言片語。

大六壬起源非常之早,歷史時間推論,《周易》是商朝之后的周朝所創作,而大六壬歸類為上古體系中,要比《周易》更早。《三字經》記載易有三,連山易,歸藏易,兼周易。目前研究歷史易學的學者普遍認定三易的歸類,夏朝的《連山易》,商朝的《歸藏易》,周朝的《周易》。

六壬術最早案例在《吳越春秋》《越絕書》中可查。

六壬術數,大致可分為四種:①大六壬;②中六壬;③小六壬;④金口訣等等。其實,除了大六壬外,其它的皆為分支或掛名依附而已。

40

命理學 ?

命理學是對人生命運規律的探索,以人的各式各樣的數字(出生年月日、姓名筆劃等)來推測人的性格與命運并占卜推測未來會發生的事情。

古今中外都有相關方面的理論,中國的周易系列就是探討這方面的,還有八字命理、紫微斗數、七星命理和占星術等。

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若命理真是注定的,宇宙也將會失去前進的動力。所謂命理,只是一種心理安慰。歸根結底,人的命運由人本身決定,若沒有實際行動一切都是枉然,不可癡迷其中。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易經》與《周易》
【學易】中國風水學講義(四)
連山易、歸藏易、周易、兌易推演2
很多學者都苦于無法讀懂易經,其實大家人人都可以自學易經
周易卦數及先天八卦數圖解
6、何謂“八卦相錯”?何謂“數往則順、知來則逆”?為何說“《易》逆數也”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穗县| 田林县| 乌恰县| 普兰店市| 沙湾县| 高要市| 肇州县| 桦甸市| 渭南市| 额尔古纳市| 离岛区| 泉州市| 筠连县| 寿阳县| 襄樊市| 康马县| 新河县| 沈丘县| 尼玛县| 司法| 巢湖市| 赤水市| 新疆| 桃园县| 桐乡市| 海口市| 西乡县| 磴口县| 霞浦县| 来凤县| 大渡口区| 都兰县| 邢台市| 进贤县| 诏安县| 农安县| 天津市| 丰台区| 镇坪县| 永福县| 怀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