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文人的生活和創作中,詩酒永遠不分家,可以斗酒詩百篇,酒興到位,下筆自有神。所以,凡是大詩人大文豪,都是好酒的大酒鬼。有豪飲的豪放,有小酌的婉約,有獨飲,有對飲,有一群人共飲,有邀月共飲,有對酒當歌,酒量不同,環境不同,意境也自然不同,關于飲酒都有傳世之佳作。而酒量酒品和作品的數量和質量均卓絕者,可能要數李白,蘇軾和辛棄疾。
《山中與幽人對酌》
唐 李白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李白可能是詩人中喝酒寫酒最多的,關鍵他是個游手好閑(不當官)又不缺錢的主,游邊天下交遍酒友,他的詩里常常透著濃濃的酒氣,或者酒醉后奔放的意境。沒人陪,獨飲時可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宴席上,如流傳千古的《將進酒》中的“將進酒,君莫?!?,也是一個能搞氣氛,能喝能勸的主。《山中與幽人對酌》這首小詩,記的是太白在深山里和一位世外高人隱士兩人對酌,既然是隱士,自然和太白遺世獨立的孤傲很投脾氣,酒量也不亞于他?!皟扇藢ψ蒙交ㄩ_,一杯一杯復一杯”。既然氣味相投,酒逢知己,還在山中小亭對著爛漫山花,如此意境,兩人你一我一杯,不知道喝了多少杯。最后“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我醉了我盡興了,我也承認自己喝多了,我就地而眠也沒法起來送你了,你就先走吧,如果你沒盡興,明天再來我們再喝。詩中還有“抱琴”,看來這兩人的對酌還有更高的品調,有可能是朋友彈琴,李白舞劍,一場琴劍和鳴伴奏下的兩人對酌。
酒中詩仙,執劍游俠。上可入九天醉臥皇宮,下可游八荒遍交酒友,在李白眼里李隆基和汪倫是平等的,玩的來就詩酒相合,不開心就拂袖而去。能把詩(chui)酒(he)劍(da)游(lang)玩到如此出神入化,你說服不服!朝堂得志的,文藝落魄的,吹牛的,喝酒的,打架的,浪游的都能找到靈魂的共鳴,你說誰不喜歡。李白為所有的率真,墮落,放縱都編織了的脫俗的華服,總有一款適合你,你選哪款?
《西江月·遣興》
宋 辛棄疾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上闋且不論,大意是最近天天喝酒過的很開心都沒工夫發愁,閑來無聊翻翻書,感覺古人書中的大道理都沒啥可信的也沒啥用處,也算較早發現“盡信書不如無書”的人,還可能是“讀書無用論”的發明者。下闋是關鍵,昨晚在松邊醉倒了,問松樹”你說我醉了嗎”,自己步履搖晃,倒向松樹,卻疑是松樹要來扶自己,“去去去,我沒醉,不要你扶”。
稼軒大半輩子都是空懷一身武功,志在報國殺敵,因懷才不遇,只好寄情詩酒,做不成將軍才落魄為文人,和很多天生的文人是不同的,更不同于很多貪杯嗜酒,附庸風雅的假文人。
松邊醉倒,問松,扶松,推松,四句詞,每一句都有松樹,都有和松樹的一個動作互動??此坡收?、瀟灑、可愛。但誰能體會其中多少的苦悶、凄涼和無助?為何醉倒松邊,為何沒有人攙扶?喝醉了都沒個人可以傾訴,自己和松樹玩起了互動,一種“樹猶如此,人何以堪?”的無奈和凄涼。自己的坎坷只能自己走,自己的苦悶只有知己知,獨醉后的路也只有自己晃蕩。但還是有一種“樹也不扶,誰也不服”的倔強!這才是稼軒留給后世的正能量。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宋 蘇軾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開篇就是醒復醉,醉了又醒,醒了又醉,跟現在酒量不行喝了又吐、吐了又喝的差不多,不過,出自大文豪的口,這話聽起來就高大上多了。看來是夜東坡轉了好幾場酒席,東坡一生多有失意,但生性瀟灑,非常有生活氣息和品位,也有很多好朋友。愛酒,估計凡是約酒的都不拒絕,喝完酒又愛抒發感情,愛嘮叨,回來的時候已經半夜三更了,家童都睡著了,敲門都不醒,干脆“倚杖聽江聲”,倒也愜意,這也能說明,東坡脾氣很好,凡事看得開,醉酒后也不失這種美德。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喝高了難免胸中起伏,感慨人生,這是文人的通病。但看到眼前 “夜闌風靜縠紋平”,激動的心情逐漸平復下來。最后,在酒意中幡然悟出“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這人生境界一下子就出奇的超脫了,也成為世代以來最撫慰人心的一句哲理名言,人生沒有什么過不去的,天下之大,與我何干,小舟一片,江海余生。你可以不服人生各種不順,但不能不服東坡的這種境界!
喝酒三位應該都是高人,但醉酒后的表現從詩詞中看應該不一樣,而且是三種典型:太白是酒醉昏睡型,稼軒是酒后耍酒瘋型,東坡是酒后話癆型。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醉了自己就睡,朋友走了也不送,這倒也爽快,比現在很多人酒后在大街上你送我我送你,“領導您先走”、“兄弟我送你”,唧唧歪歪,讓路人看了笑話的要好很多,酒量,酒風,酒品很重要,酒后的形象和節操也很重要。
“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平時見誰都不服,喝醉了扶樹還不服樹,喝多了看樹都不順眼,和樹都過去不,這要遇到過平日有仇的,那不得干起來!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這句雖是史上最有人生哲理的詩句,酒后獨自坐門外聽江聲,都能夠發出如此多的人生感慨。那你想想,如果他是你的朋友,喝多了不得拉著你的手、抱著你的肩,絮絮叨叨的說個沒完,一會大聲吹牛,一會哭著傾訴,還時不時給你講講人生大道理,很是情緒化。如果你也是男人還好,若是女人,還真不知道怎么應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