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9年3月,在南非奧蘭治河附近,一名牧羊人撿到一塊光彩奪目的石頭碎片,他試圖用這塊石頭換點物品,但遭到所有人的拒絕。后來被當地一位叫范·尼凱克的人用1匹馬、10頭牛和500只綿羊換走了這塊石頭。范·尼凱克后又以11,200英鎊的價格將其售出。這塊重達83.50克拉的原石,即著名的“南非之星”金剛石。“南非之星”發現后的7年內,南非的鉆石占到全球鉆石產量的90%。但今天,南非出產的天然鉆石在全球總產量的占比不到10%,因為俄羅斯、博茨瓦納和加拿大開采了更多鉆石。那么,偌大地球,哪里有鉆石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全球主要鉆石開采地。印度印度是第一個向全球市場供應鉆石的國家,也是1730年以前的主要鉆石產地。當時,印度最著名的鉆石礦區為今天特倫甘納邦和安得拉邦的戈爾康達地區。該地區的科魯爾礦山,出產了很多著名鉆石,包括“科依諾爾”鉆石、“德累斯頓”綠鉆、“奧爾洛夫”鉆石、“攝政王”鉆石和“希望之星”鉆石。印度鉆石產量在17世紀達到頂峰。然而大約到1750年,印度的鉆石產量已經很小了,但不時能發現一些大型鉆石。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印度成為全球最大的小型鉆石切割中心和重要的大型鉆石切割中心。據估計,全球15顆鉆石中就有14顆是在印度切割和拋光的。
巴西
1730年,巴西取代了印度成為全球第一大鉆石產地。巴西的這一地位一直保持到1870年南非開始出產鉆石。18世紀中期至19世紀中期,歐洲的大部分鉆石均來自巴西。
大部分巴西鉆石由獨立礦工采用簡單工具和淘盤回收。全球已知最大的紅鉆“穆薩耶夫”紅鉆是1989年一位巴西農民在沖積礦床上發現的13.90克拉晶體,經三角形明亮式琢型切割成的5.11克拉鉆石。
巴西的黑金剛石也很出名。黑金剛石硬度比較大,大部分用以工業用途。1895年,在巴西巴伊亞州Len?óis的地面發現了一顆重達3,167克拉的黑金剛石,命名為“塞奇奧(Sergio)”,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型黑金剛石。最后,人們將“塞奇奧”切割為3至6克拉的小塊,用作工業金剛石鉆頭。
如今,在巴西發現了金伯利巖管狀脈。2016年7月,名為Braúna的金伯利巖礦區進行商業生產。該礦區是南美洲最大型的鉆石礦。
南非
1869年,“南非之星”金剛石發現后,數千名鉆石勘探者從世界各地涌入南非中部。
后來,人們發現了金伯利巖管狀脈。金伯利,金伯利巖管狀脈的所在地,后來成了世界鉆石行業的中心。1874年,人們在金伯利地區劃分了數百個礦權地,持有者來自南非、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歐洲等地。如今,金伯利已發展成為一個人口超20萬的城市。
1902年,托馬斯·庫里南發現了普雷米爾礦場,2003年,為了慶祝被發掘100周年,其被更名為庫里南礦場。1905年,在該礦場發現了全球第二大寶石級原鉆,重達3,106.75克拉的“庫里南”原鉆。1907年,德蘭士瓦殖民地政府將這塊原鉆獻給了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后來,“庫里南”原鉆被切割成9顆鉆石。愛德華七世得到了最大的庫里南一號,命名為“非洲之星”,并鑲嵌在十字權杖上;庫里南二號則嵌在帝國王冠。
俄羅斯
當前,無論從數量還是價值來看,俄羅斯都是全球最大的鉆石生產國。
俄羅斯早在1829年就報告發現了沖積鉆石,但直到1947年才開始密集的開采。
俄羅斯為全球提供了大部分無色或接近無色的鉆石。另外,鑒于澳大利亞的阿蓋爾礦場已封礦,俄羅斯有望成為彩色鉆石的領先供應國。俄羅斯西北部的 Lomonosov MBD鉆石礦生產了大量的黃色、粉色、紫色、棕色和綠色等彩色鉆石。
俄羅斯雅庫特礦區于2017年10月發現一顆27.85克拉粉色原鉆,后經過一整年的切割和拋光,得到14.83克拉的內部無瑕艷彩紫粉色鉆石,即著名的“玫瑰花韻”。2020年11月,“玫瑰花韻”在蘇富比日內瓦拍賣會上以2660萬美元的價格成交,創下艷彩紫粉鉆石歷史最高拍賣價的記錄。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最有名的鉆石礦是阿蓋爾礦場。阿蓋爾礦場建成于1983年,是澳大利亞的第一座大型鉆石礦,并于1985年成為全球最高產的鉆石礦(按產量)。在1994年巔峰時期,阿蓋爾礦場生產的鉆石占全球總量的40%。
阿蓋爾礦場以粉鉆聞名。但是其出產鉆石中只有不到1%為罕見粉色、紅色、灰藍色或綠色鉆石,但這不足1%的量已足以使其以粉鉆聞名。
2020年,礦場持有者力拓關閉了阿蓋爾礦場。
除以上鉆石開采點,世界上主要鉆石出產地還有加里曼丹島、美國、加拿大,另外則集中在非洲,包括納米比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安哥拉、塞拉利昂、博茨瓦納、坦桑尼亞、津巴布韋 萊索托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