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丁的妻子,有64位(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
據說這是從甲骨卜辭統計的數字。
我不敢不信,但不敢確信。
最出名的,叫婦好。
她驍勇善戰,是“中國最早的女將軍”。武丁寵愛她。她先武丁去世,武丁思念了好多年。
她的壯舉,很多人講。
我依然不敢不信,不敢確信。
我只知道商代女性,跟后世有很多不同。
安陽小屯M5墓,1976年發掘的。
據說保存完好,未被盜擾。
出土文物很多,僅青銅器就有468件、有銘文的禮器190件、銘文“婦好”的有109件……
所以叫它“婦好墓”。
但有疑問——
①.既為武丁之妻,怎么不葬在王陵區?
②.同為王妃墓的“母戊墓”77.76平方米,她才22.40平方米,一條墓道也沒有,太低調了。
③.發掘了16具殉人骨,性別、年齡都測出來了,還有6只殉犬骨,卻沒見墓主的骸骨。
④.隨葬品的花紋、形制、字體差異很大,明顯不是同一時代的物品。
所以墓里埋的應該不是婦好,可能是殷商享有崇高地位的巫覡(張素鳳 卜師霞《也談“婦好墓”》)。
但巫覡的骸骨呢?
張政烺找到一塊卜辭(小屯南地卜骨917片)——
“乙酉卜,御箙旋于帚好,十犬”。
箙旋,人名。帚好 = 婦好。
箙旋向婦好祭獻十犬,祈求保護。
張教授說,這個婦好,就不是武丁的妻子,而是一位歷代商王皆有的“世婦”。那么,武丁的妻子婦好,就只是歷代“婦好”之一(《婦好略說補記》)。
但我還是不懂,為什么沒有骸骨?
據說,黃帝成仙升天后“群臣葬其衣冠”,所以巫覡死后會被尸解,只葬衣冠……所以婦好墓就只是個衣冠冢(《史記·孝武本紀》)。
可商王也是巫,也沒有骸骨嗎?
總之,殷商信神,我們不信。用無神的大腦去思考有神的史前,很多東西
講不通透。而且心無敬畏,容易妄論。
有史家說,婦好是武丁的親姐姐,內婚制,姐弟成了夫妻(鄭慧生《婦好論》載《南方文物》1994.02)。
螞蟻嘎的
!毀三觀了。但我不大相信,他的解析有矛盾——
①.婦好本叫“婦子”,姓子;商王族也姓子。
商族人可以同姓而婚。
“夏殷不嫌一族之婚,周世始絕同姓之聚,斯皆教隨時設,治因事改者也”(《魏書·高祖紀》)。
用后世說詞解釋遠古,要小心!
因為你很容易被騙。
②.婦好是“巫兒”,不嫁外族。
殷商與東夷圖騰同源,直到春秋,齊國還有“長女不得嫁,名曰巫兒,為家主祠,嫁者不利其家,民至今以為俗”(《漢書·地理志》)。
但查原文,這是齊襄公下令——“令國中民家長女不得嫁”。
③.婦好的待遇太特殊。
武丁多次卜問妻子婦井、婦自的田產收成咋樣;但婦好的田產,他從未卜問。
因為她內嫁,自家田產,不必卜問。
婦井、婦良、婦喜都參與鉆龜,婦好一次也沒參加。因為她們是外來的媳婦,她是自家姑娘。
鄭教授還有很多敘述,不羅列了。
我很敬重鄭教授,但不相信這些解釋。
因為我找到了一個“嘬口罐”——
這個罐子,對婦好太重要了。
制作這樣一件在殷墟不常見、帶有異域風格的器物,顯然來自王族特殊的訂制要求。這個罐子最有可能與婦好的娘家風貌有關。
許偉等人考證認為——
婦好的娘家在子方,今晉中或忻州地區,是商的方國(《萬邦林立有娀乃大》載《中國文物報》2021.12.3)。
婦好是武丁之妻,并不能作為商族實行內婚制的證據,并沒違背同姓不婚原則。因為他倆不一個國家,不是親姐弟(曹定云《婦好乃子方之女》1989)。
陳小三、武俊華也認為,晉中地區是武丁時代殷商的西北邊陲。婦好是子方的傳奇女子,在抵抗西部族群的入侵中,她戰功卓著。
她與武丁,是政治或戰爭聯姻。她33歲就去世了,武丁重奠子方,占卜選在辛日。
武丁配偶中受祭的有妣辛、妣癸、妣戊三人,婦好墓中還有一組重器銘文“司母辛”,那么婦好的本名,叫“妣辛”(《婦好 子方與并地》載《南方文物》2023.02)。
讀史籍,看文物,我更側重于文物。
那我大約就可以信了——
婦好有很多,妣辛是其中一個。
翻《說文解字》查“婦”(“婦”)——
“婦,服也,從女持帚灑掃也”,手拿笤帚掃地的人,就是婦。
甲骨文 “婦”,左上方一把用黍穗扎制的笤帚,右邊一個跪著的女人。
跪 ≠ 卑賤,甲骨文“人”,也是跪著的。
隋唐以前,跪是先民正常的坐姿。
許慎是東漢人,他已不懂“帚”的古義了。
所以“婦,服也”是有問題的。
在遠古,女子才有真正意義的家,她們有固定的居室,要操持家務,生兒育女。
男子由母親養大,成年后住在集體宿舍“公宮”里,他們無家,需要到女子那里去做“賓”。
所以“婦”是有個人居室、可以容納男子留宿的成年女子(焦偉娜《“婦”字淺析》載《語林考古》2007.12)。
好,那你肯定以為,女人有家,天天要拿笤帚掃地,所以,帚 = 掃把。
不,“帚”在殷商,是武器。
操持家務事很多,掃地指代不了女人。
帚是武器,從“侵”、“歸”也可以找到佐證。
侵,右“帚”下有手,武力掠奪。
歸,左“追”右“帚”,而“追”上面是“??”,就是師-師-軍隊,追殺敗逃之敵。
所以許慎對“婦”的解釋,是西周之后的鬼款。
它篡改了殷商所造“婦”的本義。
許慎《說文解字》是歧視女性的鐵證。
漢代“獨尊儒術”,解析漢字,以血緣為基礎、以等級為特征的儒學三觀貫穿始終。
很多貶義詞,莫明其妙都是“女”旁。
偷、褻瀆、傲慢、懶惰、愧、攘、懦、淫、濫……該跟“女”無關吧。
但《說文解字》里全是“女”旁——
偷-媮、褻瀆-媟嬻、傲慢-嫯嫚、懶惰-嬾媠、愧-媿、攘-孃、懦-嬬、淫-婬、濫-?……
這是一種態度。
“婦”本是發號施令、武力征伐、保衛族群生命安全的女性;“帚”是她的武器、權杖,身為女酋長身份的象征(焦偉娜《“婦”字淺析》)。
西周把“婦”弄成“服也”,“帚”也成了掃把。
這是一種態度。
突然想到
我好笨啊……西方的巫婆會飛,騎的不也是掃帚嘛。
人類文明,至少在初始,是相通的。
甲骨文“帚”也表示“托魂樹”。“商代的帚,人數眾多,是一個階層”(趙誠《甲骨文與商代文化》2000)。
巫覡是商王的幫手,地位崇高。
后來,巫覡地位下降,女巫淪落為裝神弄鬼的婦女,原來作為女巫專稱的“婦”就變成普通的已婚婦女了(張素鳳《釋“帚”》載《中原文物》2007.2)。
查詢“好”字何義。
甲骨文“好”是女人看護孩子,商亡后這個本義就失傳了(路愛軍《“好”字本義商榷》載《漢字文化》2017.5)。
用的都是引義——
貌美為好、有孕為好、有妻有子為好、兒女雙全為好、花好月圓、百年好合、琴瑟之好……
還有,你好、好冷……
讀到一篇趣文,比較漢英之“好”。
好,hǎo,聲母 h 。
以 h 開頭的英語單詞,很多都與“好”對應。
你好!How are you!
今天好冷啊!How cold it is today!
有好多?How many are there?
好 = 幸福 happy、健康 health、治愈 heal。
好 = 英雄、好漢,hero。
好 = 光榮、榮耀,honour。
百年好合的好合,whole harmony。
最神奇的是古玉器,“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爾雅·釋器》)。
好 = 玉器的中孔;肉 = 中孔以外的邊。
肉(ròu)= 圈、卷、輪,roll、round。
好(hǎo)= 孔洞,hole、hollow。
環(huán),hoop。
婦好,王后級別,可謂之“圣女”——
好 = 神圣的、上帝的,holy。
Holy God
推測這種神奇關聯,可能跟同樣的太陽和天空崇拜有關(繆煜清 楊慧《漢英對比釋“好”字》載《漢字文化》2016.5)。東西方語言迥異,但往往在人性基本點上發音相似,媽媽 - mom、父親 - father。
有很多漢英詞“音近義同”。
如:飛 - fly、給 - give、售 - sell、買 - buy、羞 - shy、訴 - sue、綁 - bind、親人 - kinsman、冬眠 - dormant、旦 - dawn、刻 - carve……
發現沒,這些詞多與商業有關。
商業才可以連通世界,農耕不可能。
周武王
攻訐商紂王——“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婦言是用”(《尚書·牧誓》)。
現行翻譯,說紂王只聽女人的話。
翻譯錯了!
商代的“婦”,不只指女人。
婦不是家庭性稱謂,而是對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已婚婦女的稱謂(徐義華《甲骨刻辭諸婦考》2003)。
而“身份地位”,時代不同,表現也不同。
殷商尚巫,知識主流 = 巫師。
“在女曰巫,在男曰覡”(《國語·楚語下》)。
巫就是“婦”;最牛的巫,就是女酋長。
商不是專制王朝,是聯合王國。
各方國松散結盟,民主共政,各抒己見,吵吵嚷嚷,一語不合,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商王是老大,但還不是獨裁。
不然——
商湯會冒生命危險“燔柴焚身”親自求雨?
盤庚遷都需要占卜兩次、還三次演講婆婆媽媽以理服人?
武丁還需要用“做夢”的方式舉賢用能?
從司馬遷寫紂王“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也可以看出,如果商紂王真能動不動炮烙、挖心,你敢“諫”他?
他吭一聲你都尿褲子
……所以他“高天下以聲”,只可能是跟人辯論。
朝堂上議論紛紛的,就有“婦”……
所以周武王罵的“婦”不是妲己;“婦言”也不是“枕邊風”,是共商國是、群口群言。
紂王倒霉,他為“殷式民主”背了鍋。
“惟婦言是用”的,武丁更是。
“牝雞之晨,惟家之索”,母雞打鳴,家就會破敗。但武丁的家不但沒破敗,還興旺發達。
殷商六百年,“武丁中興”是極盛。
商代金文有婦47位,卜辭157位,共204。
絕大多數在武丁時代。
但說有64位是武丁的妻妾,并不妥。
商王和兄弟、大臣、諸子的配偶,都稱婦。
侯外廬說,占卜是先民憲章,崇拜天神和祖先的宗教形態是由自然物類的圖騰變革來的,是革命性的,諸婦參與政治,表明商王很信任,視她們為治國伙伴(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7)。
首先,軍中有“婦”。
是去打仗,不是去唱歌。
婦好征討過羌方、巴方、土方、尸方。
她是三軍統帥,沚冒、望乘、侯告這些悍將,也歸她指揮。她可不是“象征性統帥”。
婦好墓出土的玉鞢,就是拉弓時套在手指上用于防護的扳指。
測量分析,她拇指關節直徑約2.4cm,跟現今男人的拇指粗細差不多,她體格壯碩。
看來,這老妹兒彎弓射大雕,杠杠滴。
“貞戊不其獲,貞乎婦好執”(《合集》176)。
能活捉敵人嗎?婦好能抓住俘虜嗎?
這不是商王占卜婦好大軍能不能活捉敵人,是卜問她本人。因為上古戰爭,統帥沖在最前面。
婦好墓里還有兩把銘文“婦好”的銅鉞,一把重9公斤、另一把重8.5公斤。
她就是揮舞這樣的利斧,沖鋒陷陣。
婦好有自己的軍隊,大約3000人。還可以派遣自己的大使,她擁有另一個國家(《合集》6568)。
但她跟武丁是夫妻,卻要給武丁交稅。
武丁是總公司,她是分公司。
情歸情,事歸事;睡歸睡,稅歸稅。
一碼歸一碼。
還有很多其他的婦。
注意,并不都是武丁的老婆。
有兩塊卜辭(《合集》6057反、137反)記有兩名女將,電腦敲不出名字,應該是方國或大臣的妻女。
婦井也打過仗,征伐龍方,跨越了華北、華東和川鄂。但她主抓農業,種黍、割取禾穗,還經常參加田獵(《合集》9965、10986、6584)。
婦奏主管房地產,督造住宅(《合集》13517)。
婦都有領地,實現了財務自由。
殷商分封跟西周不同,諸子之封、功臣之封以外,還有方國之封、諸婦之封。
婦不住京城,夫妻常年分居。
我懷疑那時的婚戀觀,跟現代很像。
武丁想念婦好,天天發微信(占卜)——
“貞婦好……來”(《合集》39653)。
“貞生十三月婦好不其來”(《合集》2653)。
“婦好其來”(《合集》2654)。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婦不僅參加祭祀,還整理甲骨,主持祭祀。
婦有除祟權能,被劃入商王室血緣之中,死后立即與其他祖先神和自然神一樣,享受祭祀。
都罵商朝人祭血腥,記住,婦也血腥。
“貞,今庚辰夕,用鬲小臣三十小妾三十于婦。九月”(《合集》629)。一次用60人祭婦,高規格。
“用”就是殺牲,那一豎,是開膛破肚。
殷商祭神祭祖,取悅神靈,祈求祂們不要作祟于人。他們認為婦與先公、先王、先妣一樣,具有近似的神格(朱鳳翰《商人諸神之權能及其類型》)。
殷商最關心的,是產婦。
婦辭860多版,130版卜問生育,占15%。
反復卜問生育是否順利,還為嬰兒能否成長而憂慮,祈求祖先保佑幼兒。
男孩女孩都叫“子”,都納于婦的名下,獨立性并未剝奪。大量占疾、攘災卜辭表明,殷商對婦的生死危病十分牽掛,反復求神保佑。
武丁之后,“婦”就很少見了。
祖庚-祖甲,1例;
廩辛-康丁,未見;
武乙-文丁,出現了8位婦;
帝乙-帝辛(紂王),只有兩版卜辭有婦。
可能是武丁之后制度變化了。祖甲改制,占卜趨于正規化、制度化,
但從先妣受祭的隆重程度和青銅銘文看,婦女地位并未貶抑。甚至可以說,終商一代,婦女始終保持較高的地位(徐義華《甲骨刻辭諸婦考》)。
有身份的婦這樣,民間的婦呢?
未見史載,但通過平民墓葬可略知一二。
平民墓有三種形式——
①.單人墓。殷墟西區平民墓,單人墓占90%,夫妻各埋各,完全平等。
②.異穴并葬。兩個墓穴挨著,男女頭向一致,墓穴規格一樣,隨葬品夫妻無別,基本相同。
③.合葬墓。兩人或多人同槨,男人仰面直肢,女人側身面朝男性,明顯女性依附于男性。這樣的墓葬,商代少見(王奇偉《從“牝雞之晨”看商代婦女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