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是處事的基礎;
處事,是為人的表現。
心智,決定應對事情的態度;
遇事,能夠反映識見和能力。
大智慧、高格局的人——
遇到大事,會以靜制動、沉著應對;
遇到難事,會及時轉彎、靈活變通;
遇到爛事,會拂袖而走、繼續趕路;
遇到順事,會內斂低調、謙和待人。
遇大事要靜——
靜,是一種修養、一種素質,
是一種“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心態;
是一種“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的境界。
靜,是一種能力、一種格局,
是一種“猝然臨之而不驚”的從容;
是一種“無故加之而不怒”的淡定。
人世間真滋味,惟靜者能嘗得出;
天地間真機括,惟靜者能參得透。
靜,才能穩得住心神、沉著應對;
靜,才能經得起考驗、謀定而動。
于冷靜中觀察,方能察萬物之規律;
于沉靜中思考,才能鑒天地之精微。
萬物靜觀皆自得,人生寧靜方致遠。
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
遇難事要變——
水無常形,人無常勢,
天無常道,事無常態。
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
心,明于諸變之道;
道,合于諸心之變。
知時為上,知變為大;
尊時守位,識常達變。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知常知變,能神能明。
明者因時而變,智者隨事而制。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
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
因事制宜,隨機應變,以變求進。
改變思維,格局放寬,機遇更多;
改變心態,境隨心轉,天高地闊。
改變角度,換位思考,豁然開朗;
改變方向,換道而行,迎來成功。
寒冰不能斷流水,枯木發芽再逢生。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遇爛事要離——
小事,總想不開就會變成大事;
大事,總放不下就會變成煩事。
和一些俗人爛人交往,會沾晦氣;
被一些破事煩事糾纏,會受煎熬。
人生很快,余生很短,須學會放得下;
事業太忙,生活太累,要學會想得開。
為人處世須小心,說話辦事要謹慎;
遇到爛人不計較,遇到破事別糾纏。
不亂于心,不困于情,
不念過往,不懼將來。
不為爛人傷心,不為煩事傷腦,
不為閑話傷人,不為得失傷情。
失去的坦然面對,擁有的好好珍惜;
明天的認真籌劃,昨天的盡快忘記。
該斷則斷,該舍則舍,該離則離,
遠離爛事,及時止損,走出困頓。
遇順事要斂——
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物極必反。
德以滿而損,福以驕而減。
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
做事,越是順利越要知道收斂;
做人,越是出眾越要做到低調。
做事,越是喜悅越要保持謙卑;
做人,越是鼎盛越要注意謹慎。
低調不張揚,虛心不炫耀,久遠;
謙和不傲慢,寬容少計較,踏實。
心高氣傲、咄咄逼人,會吃虧;
愛出風頭,恃才傲物,跌跟頭。
別以為真崇拜你,因為你手中有權;
別相信真吹捧你,因為你手里有錢。
人,奮斗的其實就是一個平臺;
事,在乎的其實就是一個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