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花令」本是中國古代一種喝酒時用來罰酒助興的酒令,「飛花」一詞出自唐代詩人韓翃《寒食》詩中的「春城無處不飛花」。
在這個特殊的假期,家長們不如和孩子一起玩玩「飛花令」,不僅能讓孩子掌握更多古詩,還能提高思維能力。
下面是給大家整理的關于“勞動”個字的飛花令,希望您在和孩子玩飛花令的時候可以用到。
三八念誦,勞動大眾。——宋·釋痰濟《偈頌六十五首》
迎勞動都門,旌旗風亦好。——宋·曾鞏《韓玉汝使歸》
兒女競勞動,工農共戚休。——近代·老舍《詩二首 今日》
豈要留離偈,寧勞動別容。——唐·白居易《天竺寺送堅上人歸廬山》
勞動諸賢者,同來問病夫。——唐·劉禹錫《病中一二禪客見問,因以謝之》
清曉。清曉。勞動數聲啼鳥。——元·張雨《如夢令 山中逃熱三首》
未成三徑已荒蕪,勞動先生枉棹過。——宋·蒒師石《水心先生惠雇瓜廬》
脫離勞動逾三世,來到農村學績麻。——近代·俞不伯《績麻》
勞動人民干凈土,桃花今日識風流。——近代·老舍《春游小詩 參觀閔行新城》
盡叫得鵑聲碎,卻教人空斷腸,漫勞動送客垂楊。——元·阿魯威《雙調·湘妃怨》
謾勞動空山子規,一聲聲猶勸人歸。——元·阿魯威《雙調·山鬼》
閑身偶爾病魔侵,幾番勞動黃金錫。——元·張雨《踏沙行 為朱德輝送醫僧道二首》
一床方丈向陽開,勞動文殊問疾來。——唐·白居易《答閑上人來問因何風疾》
盡叫得鵑聲碎,卻教人空斷腸,漫勞動送客垂楊。——元·阿魯威《湘妃怨_楚天空闊楚》
勞動故人龐閣老,提魚攜酒遠相尋。——唐·白居易《病假中龐少尹攜魚酒相過》
曾沾幾許名兼利,勞動生涯涉苦辛。——唐·元稹《新政縣》
遙見朱輪來出郭,相迎勞動使君公。——唐·白居易《初到江州》
經年不上江樓醉,勞動春風飏酒旗。——唐·白居易《病起》
勞動更裁新樣綺,紅燈一夜剪刀寒。——唐·王建《酬于汝錫曉雪見寄》
勞動先生遠相示,別來弓箭不離身。——唐·王建《從軍后寄山中友人》
聰明的家長帶孩子玩「飛花令」,長知識不僅能讓孩子掌握更多古詩,還能提高思維能力,同時能鍛煉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等等。
家長們可能要問了,自己的古詩儲備量也不多,怎么和孩子能長久的玩下去呢?
其實有兩個方法:
一個是平時多積累,剛開始玩的時候,可以只玩幾句,誰能勝出,就給誰獎勵,然后再一次次的增多,比如第一次,誰先說出3句帶水的詩句,誰就贏,然后第二次就增加到5句,以此類推。
二就是選一些好點的古詩書籍,家長通過玩飛花令的方式讓孩子背誦上面的詩詞。
但是市面上很多古詩詞并不是以飛花令的形式出現的,如果一個個的找那就太麻煩了,這里我有一個辦法推薦給大家,可以完美的解決家長們的難題。
特別是家中有小朋友的讀者,小編覺得呢,《飛花令》是一本十分不錯的書,很適合小朋友閱讀,從小就為孩子培養這種氣質,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大家在看《中國詩詞大會》的選手們在電視上機敏應變,冷門詩詞張口就來時,一邊佩服他們深厚的文化積累,一邊也為中國傳統文化中這種雅致的文化底蘊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