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逐漸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IP化生存是注意力稀缺時代商業模式的必然選擇。 個人IP具備明確的個人識別和價值主張,可以持續內容生產,同時擁有強大的用戶粘性和傳播勢能。如何能夠打造優質IP內容并持續運營成為每一個IP打造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01
IP內容的價值
在 IP 中植入的信息被稱為 IP 內容營銷,IP內容也就成為了實現營銷價值的優質載體。優質的IP內容應當具備三個條件:
(一)獲取有形商業價值
在共享經濟時代,隨時隨地的內容創作與價值分享,開啟了 “眾創” 內容的時代。內容要走向市場才能實現其最終價值。IP內容的價值分享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快速實現商業變現,獲取有形的商業價值。不僅如此,構建“內容銀行”,對內容貨幣進行管理,才能確保商業變現的穩定性和持續性發展。
(二)積聚無形情感認同
通過故事輸出,營造情感和精神的共鳴,培養用戶相互傳播的主動鏈接意愿,從而構筑IP勢能,依靠低成本甚至負成本連接能力實現跨渠道全平臺分發,形成現象級事件,其結果是高效率的商業變現和無形資產的積聚。
(三)營造沉浸體驗
沉浸感是個體將精力全部投注在某種活動當中以至于無視外物的存在、甚至忘我時的狀態。就如我們玩抖音一樣,通常無法感受時間的流逝。一旦達到沉浸體驗,用戶就會表現出與內容保持關系的強烈意愿,對該IP的忠誠度也更強。
02
如何打造個人IP內容
對于受眾而言,如果IP內容足夠精彩,情景處理恰到好處,受眾在信息接受過程中就能夠積極參與并產生思考,與內容共鳴與IP互動,沉浸其中,不知不覺信賴IP。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個人IP內容打造需要做到四個要點:
(一)視覺化
在碎片化時代,從靜態的圖文模式,到更加可視化和具有交互性的視頻模式,IP內容為用戶創造更具沉浸感的體驗。為了讓IP內容在海量信息中脫穎而出,內容會更強調原創性,以新鮮有趣、引人入勝的故事,在幾秒鐘內抓住用戶的注意力,將IP核心內容介紹給用戶。
(二)社交化
如今,“社交”已經全面滲透至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場景,打造個人IP,必須要借助社交工具,通過社會化平臺激活品牌私域流量、運營用戶資產、并實現銷售轉化。目前所有社交平臺,微信的生態圈是最健全的,也是最容易實現商業變現的。
(三)圈層化
任何一個個人IP都不可能讓所有的人都喜歡,在網絡中,受眾細分與日益增長的個性化使我們需要精準用戶畫像,吸引特定圈層的人,讓喜歡的人更喜歡。
(哈弗的“全民掘金”計劃)
哈弗精心打造的十冠嘉年華之“全民掘金,輕松賺錢”活動,由于低門檻和高回報的特點,自4月初上線伊始,即從哈弗粉絲圈開始,引發了刷屏式傳播,并一路裂變、泛圈層傳播,迅速成為現象級的營銷活動。
(四)節奏化
在信息過剩的時代,必須要跟上信息更新速度,不然就很容易被用戶遺忘,做個人IP,內容的節奏同內容質量同等重要。
任何的IP內容,只有當受眾沉浸于內容環境中,IP才能成為故事的參與者和出演者,為受眾打開參與內容的情感窗口。而受眾在故事中產生的關于內容的情感溢價,則是IP內容帶來的真正價值。
03
打造個人IP矩陣
打造超級IP是當下每個人的共同目標,個人應深度挖掘自身商業價值,增強IP意識,推動自身超級IP化發展,實現多領域變現,使自身價值得到充分發揮。
(一)定位有溫度的IP
互聯網時代,人們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更加豐富,選擇更加多樣,消費者很難靠理性做出最優選擇,IP將魅力人格作為信息的篩選工具,比品牌更高效、更有溫度感,能為產品自動附上景和情感屬性,大大縮減了從用戶到產品的決策周期。
(二)打造“場景化+規模化”的IP矩陣
與PC時代的互聯網傳播相比,移動時代場景的意義大大強化,場景成為了繼內容、形式、社交之后媒體的另一種核心要素。 場景傳播實質是特定情境下的個性化傳播與精準服務,同時,通過規?;蛟炱放朴绊懥εc構建IP矩陣來提高粉絲黏性。
(三)強力運營亞文化社群
亞文化是積極地尋求一種小眾的風格。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消費者追求的不是 “大眾趨同”,而是 “小眾自我”。不同亞文化群體的個體認同、表達和需求,成為微社群商業的基礎,關注亞文化的小需求和生活中的微需求,組建基于垂直化、強關系的社群,發現長尾市場存在無限的可能。
(四)深度打通“直播+短視頻”的表達形式
直播與短視頻作為平臺內容的兩大載體,兩者以“網紅”為核心,呈現相互導流,共同發展的態勢。直播雖然有即時性強、互動性強的先天優勢,但長時間、高流量的消耗并不利于用戶在碎片化時間重復觀看;短視頻的異步結構使短視頻內容可以被反復無損消費,可為用戶省時間、省流量、省精力。直播+短視頻”強強聯合的表達形式在未來超級IP的孵化過程中必將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只有明晰IP內容的巨大價值、如何打造個人IP優質內容以及打造個人IP矩陣的方式,我們才能在web3.0時代的IP化生存中取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