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高考是一個常說常新的話題,高考從77年恢復到現在每年都會舉行,而且高考對人生的改變和影響的力量也是很大的,雖然有人對高考的評價方式以分數來衡量高低有所質疑,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公平,而且分數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學生的水平,同時這也是一種十分科學合理的選拔方式。
在我國高考中一直不乏高分群體的出現,甚至現在很多人稱其為學霸,但是在高考中能夠成為狀元的卻是寥寥數人,畢竟在眾多學霸當中能夠考到全省第一的位置,簡直就是一個可以被忽略的概率。而說到高考狀元其實每年都有產生,而能夠被人一直記著的高考狀元卻不算很多,比如19年的廣西狀元楊晨煜算是一位了,這位去年高考以730分考出全國三卷裸分最高分數的學霸,長相帥氣,甚至有些幾分與明星相似,所以被很多人熟知,而且進入到了清華后,楊晨煜依然表現出了強勢,在各省市狀元當中考入到了智班,與一眾的奧賽及保送學霸為同學。
說到高分高考狀元除了楊晨煜外,說到16年高考來自山東的王端鵬也是一個很好的例證,當年還有加分項放在高考總分之中的他以749分的成績刷新了很多人的認知,這位學霸同樣進入到了清華,如今已經畢業多年,沒有出國一直在國內的科研機構工作為我國的科學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而20年前也就是2000年,來自河南的一位神童女孩當年剛剛滿15歲,這位85后女孩當時比一般的考生要小了近4歲,但是有志不在年高,何碧玉以750分的標準滿分成績拿到了省內第一的位置,一時間轟動全國,甚至清華北大搶著來要人,最終為了學習生物學專業的她進入到了清華。
在清華學習四年后畢業的時候還不到20歲,后來遠赴美國留洋讀研讀博,就這樣她在美國一呆就是16年時間,甚至一直沒有回國,讓很多人十分的失望和飽受質疑,認為祖國培養了這么多年卻沒有為國家效力。
她學習的生物學類專業,在醫學和生物學的研究發展上可以為學界做出很大的貢獻,特別是在當下我國正需要研發一些疫苗和針對一些傳染病的科研中需要高尖端人才,更多的人期盼有這樣的人才回歸。
如今算來這位已經在海外生活超過15年的何碧玉也成為了一名年齡在35歲的中年人,對于為何她不愿意回國其實一直都有很多的爭議,有人認為不愿意放棄國外的高薪工作,也有人認為她所學習的專業在國內可以獲得更好的發展等等。
其實一直以來不單單是何碧玉一個清華北大學子學有所成去了美國等地沒有歸來,在統計的數據當中,每年都有很多清華北大畢業生去了國外最終選擇定居,讓很多人感到十分的惋惜。
對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